WIPO:永續發展和數位化兩大趨勢驅動,交通運輸專利成長快速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一份新報告顯示,全球交通領域的創新正日益集中於更加環保的未來技術,如空中計程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和自動駕駛貨船等,其中九成專利申請來自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和德國;交通運數專利集中在陸地交通領域,主要專利擁有者為日本、德國和美國企業,其中豐田汽車遙遙領先。
根據WIPO發布的最新趨勢報告:《WIPO技術趨勢:交通運輸的未來》,從2000年以來已公佈專利中,高達110多萬項與未來交通運輸有關的發明,以及和永續性和數位化大趨勢有關的技術,如綠色燃料和智慧互聯交通運輸系統。
2023年交通運輸領域已公佈專利的複合年成長率為11%,相比之下,傳統交通運輸領...
2025年地緣政治影響下,川普2.0將引發的變化以及台灣企業的因應策略
在約莫二十年(2005)前,全球國際經貿的輪廓仍由比較利益與低關稅、低通膨所驅動;當前,在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的影響下,地緣政治和經濟安全考量正成為決定性力量,重塑國家與企業戰略的布局。自2018年以來,北美各國正逐漸形成一個有彈性的貿易體系,持續降低對亞太各國、特別是中國的依賴,這種替代性似乎可以期待在川普2.0時發揮更大作用。本文將從全球南方國家當前在國際扮演的角色開始介紹、並就目前供應鏈危機造成的影響以及展望川普2.0將帶動的供應鏈與地緣政治變化和提供台灣企業因應這些影響可以思考的應對策略。
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扮演角色將更加重要
當各國產業都將目光投向川普即...
日本半導體現況與台日合作方向
2024年AI引領半導體產業發展,在AI需求和記憶體帶動下,全球半導體市場呈現成長態勢,成為全球兵家必爭的重點產業。半導體產業受地緣政治、俄烏戰爭持續、國際供應鏈重組的影響,各國紛紛投入巨額資金、租稅優惠,吸引半導體廠商落地,逐步建構自身的半導體生產能量。由於半導體產業仰賴高度分工且供應鏈複雜,各國藉由吸引國際大廠在地設廠或投資、發展產業鏈的關鍵技術,或進一步展開國際合作,以期鞏固自身在國際半導體產業的地位。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Mitsubishi Research Institute,MRI)海外部主席研究員河村憲子指出,日本半導體政策從較為長期觀點出發,力圖建構日本國內的半導體供應鏈,第一...
2050全球氫能市場達1.2兆美元 亞太地區占一半 技術領先歐美
亞太地區正處於潔淨氫能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作為實現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工具,氫能在減少碳排放、推動能源轉型和經濟增長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鋼鐵製造、化工、航空、航運等高排放產業的逐漸轉型,亞太地區對氫能的需求正在急速增長。根據預測,亞太地區的氫能需求將從2030年的6700萬噸增加至2050年的2.35億噸,成為全球最大的氫能需求市場。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24年12月下旬舉辦了《氫供給『政』加速實現減碳未來》研討會,聚焦探討氫能政策與基礎建設之重要趨勢,希望能共同加速擴大氫能供給;並同步發布勤業眾信《亞太地區的潔淨氫能:啟發思維的燃料》報告 (下稱《報告》),...
【川普新政】美國宣布退出OECD全球稅收協議,經濟戰擴展至稅務領域
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主導下約140國達成之全球稅收協議,規定對年收入超過7.5億美元的跨國企業利潤徵收15%的最低稅率。美國總統川普認為該協議允許外國對美商利潤徵稅,妨礙美國的稅收主權與競爭力;並將此企業最低稅率視為對美國創新和投資的不利措施,因此指示美國政府準備對實施國採取貿易報復手段;象徵川普保護主義與民族主義政策再升級,將其經濟戰擴展至稅務領域。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投資部副營運長丁傳倫表示,美國退出OECD全球稅收協議加上加徵關稅措施,可能引發全球稅收戰與貿易戰。美國不參與全球最低稅制將使各國採取不同稅務政策,導致企業合規成本上升、雙重課稅風險加劇。此外,...
2024年台商海外布局:傳產、電子業首選越南,服務業瞄準美國
陸委會2月發布最新統計數據,指出2023年台商赴中國投資創歷史新低。近年台商海外布局著重分散風險,反映在赴陸投資金額及占比節節下降,已從2010年83.8%,降至2023年的11.4%。不僅如此,台商未來三年海外投資意向中,東南亞已取代中國成為台商海外投資的優先選項,其中又以越南呼聲最高;而在美中貿易衝突、美國推動製造業回流等影響下,美國也成為台商可能投資地區的優先備選地區。
面對地緣政治動盪情勢,及美中貿易戰、科技戰愈演愈烈,台商已順應國際供應鏈重組,調整全球布局,降低對陸投資,提升對美、歐、日及新南向國家投資比重,以分散生產風險。
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司統計,2023年全年核...
最新研究:USPTO審得快的專利未必是容易啃的柿子
《哈佛法學與科技期刊》(Harvard Journal of Law & Technology)2025年2月刊出一篇美國專利相關論文:《「劣質」專利的迷思:審查所花時間長短對專利訴訟結果的影響》(The Myth of “Bad” Patents: Impact of Prosecution Length on Patent Litigation Outcomes)(下稱《論文》)。其研究發現,美國專利領證前收到的OA愈多,通常的確會導致專利範圍愈窄、愈不易被認定有專利權侵害情事,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OA次數不見得與「專利品質」成正比,反而可能與專利被無效的風險正相關。
持...
2025 CES四大趨勢一次看
匯集全球頂先品牌和新創企業參與的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已於1/10順利落幕,CES 2025聚焦終端消費性產品擴大AI的投入與深化,今年亮點除了人形機器人互動性繼續提升,AI代理(AI Agent)更是全面進入工作與生活領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整體而言,CES 2024聚焦AI從雲端落地終端,CES 2025則聚焦終端消費性產品擴大AI的投入與深化。歸納四大觀展重點:一、人形機器人互動性提升,開發平台推出將驅動互動升級;二、AI PC劃分高階與主流市場差異,高階效能更接近工作站等級;三、AI Agent全面進入工作與生活領域,軟硬整合Edge AI A...
面對國際關鍵礦物資源出口限制的十大因應之道
隨著國際局勢日趨複雜,部分資源出口國針對戰略性礦物實施出口管制,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巨大挑戰。為應對這一風險,國家與企業必須尋求多元化的解決方案,減少對單一來源的依賴,並加強供應鏈的韌性,以確保資源穩定供應和長期發展。以下是面對國際關鍵礦物資源出口管制的十大因應之道。
1.盤點關鍵礦物資源及特用化學品
首先,必須識別哪些礦物資源和特用化學品對國內產業而言是關鍵,且高度仰賴進口。這些資源至少包括以下三個特性:第一,通常是與國防、能源、科技產業密切相關的戰略資源;第二,依賴單一國家或少數國家供應且替代品少之高供應鏈風險資源;第三,國內相關產業對該資源需求量大且對其供應中斷敏感。國際間關鍵礦物...
韓流席捲全球!看韓國如何從串流平台市場競爭中突圍
隨著新串流技術的興起,OTT(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平台在全世界展開激烈的內容與市場競爭,而韓國影視內容不只風靡亞洲市場,更持續透過串流影音平台收獲廣大粉絲,全球有超過60%的Netflix會員曾經觀看韓國作品,韓國更是僅次於美國的熱門影視作品產製國。韓國內需市場不過台灣兩倍大,卻能打造出席捲全球的韓流文化,韓國是如何從國際內容產業中突圍而出呢?
OTT服務是一種透過網路直接向觀眾提供的串流媒體服務,能夠不分海內外市場、不受時差限制,一次性將內容推播給觀眾,取代有線電視、廣播或衛星電視等傳統媒體,不但重新解構內容產業的市場生態,並成為當代媒體收視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