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erpoint發布MWC 2025 趨勢預測:5G + GenAI = 營收增長?

0
2025 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 2025)即將於3月3日至3月6日登場,全球科技產業的目光將再次聚焦西班牙巴塞隆納。今年的 MWC 預計將吸引來自 2,700 家全球企業的 10 萬名與會者,共同探討行動通訊領域的最新發展。Counterpoint Research團隊於2月26日發布了會前預測,點出了值得關注的焦點。 Counterpoint指出,生成式 AI(GenAI)無疑將成為 MWC 2025 的核心議題,業界普遍期待此技術為行動通訊產業帶來新的活力。此外,也應持續關注物聯網(IoT)、半導體、智慧裝置、智慧交通,以及 5G 及未來連接技術的發展。 MWC 2025...

2025 COMPUTEX 5/20登場,全球科技龍頭齊聚揭示「AI Next」 

0
2025年COMPUTEX將於5月20日至5月23日在南港展覽館1、2館盛大登場,今年以「AI Next」為展出主軸,匯聚全球科技巨頭,大秀AI科技實力。COMPUTEX主辦單位之一外貿協會宣布,今年將邀請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聯發科技執行長蔡力行、美國高通公司(Qualcomm)總裁暨執行長Cristiano Amon發表主題演講。 全球科技龍頭齊聚2025 COMPUTEX COMPUTEX為全球領先的AIoT和新創產業展覽,2025年聚焦「智慧運算&機器人」、「次世代科技」及「未來移動」三大主題,邀集華碩、宏碁、微星、技嘉、明基電通、聯發科、華擎、台灣維諦、芝...

2025台北國際自行車展盛大登場,四大核心主題成亮點

0
由外貿協會所主辦的2025台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3月26日至29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作為全球排名前二、亞洲最大規模的專業自行車展,今年集結來自35個國家、980家國內外企業,共設置3,600個展位,全面呈現自行車產業的技術突破與市場發展趨勢。今年展覽以「Ride the Revolution」為主題,展現全球自行車市場的新世代變革,已吸引來自80多個國家、超過3,000位國際買主預先登記參觀,預期將為產業帶來豐碩的國際商機。 2025年TAIPEI CYCLE四大核心主題 2025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以四大核心主題串接展覽亮點,包括:創新動能(Innovatio...

【MWC2025】榮耀宣佈轉型成為人工智慧設備生態系統公司,推出AI耳機和手錶

0
中國科技品牌榮耀(HONOR)今(3)日宣布了新的企業策略HONOR ALPHA PLAN,宣布HONOR將從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轉變為AI 設備生態系統公司。榮耀將透過三步驟計畫迎接新智慧世界,並呼籲產業共同創建一個開放、價值共享的生態系統。 榮耀執行長李彥宏表示,人工智慧革命將重塑設備行業的範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徹底地改變我們的生產力、社會、甚至我們的文化。李彥宏表呼籲業界團結起來,共同應對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挑戰和機會,唯有業界真正開放,才能充分擁抱這個令人興奮的人工智慧未來。 HONOR ALPHA PLAN 李彥宏解釋,選擇“HONOR ALPHA PLAN”這個名稱是...

《2024創博會》精彩回顧 國家太空中心研發有成,「福衛八號」預計2025年陸續發射!

0
在2024年創新技術博覽會中,國家太空中心在未來科技館展出「福衛八號」模型及光學遙測酬載。國家太空中心指出,福衛八號計畫是「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簡稱「第三期太空計畫」)所規劃執行的第一個先導型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計畫,預計將在2025年的第四季陸續發射。福衛八號傳承福衛五號本體設計的自主研發能量,規劃兼具重量輕、成本低、高效能的先導型衛星通用平台,作為推動台灣第三期太空計畫的主軸,並由任務價值創造出衛星量產的需求,透過快速複製,未來將提供給後續發展的衛星任務使用。 「福衛八號計畫」的期程預定從2019年至2028年,計畫前身為「台灣新興太空產業領航計畫之微小衛星計畫」,...

TIMTOS2025圓滿落幕,工具機大廠搶人形機器人商機

0
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2025),今年集結逾千家廠商、6,100個攤位,在南港展覽館1、2館、台北世貿1館一連展出6天,3/8畫下完美句點。TIMTOS2025總共吸引來自90個國家/地區逾4,163個國外買主進場參觀,較上屆國外買主參觀數成長5.1%,前五大買主國依序為印度、日本、中國大陸、南韓與馬來西亞。另外,包括日本、印度、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巴西、墨西哥等多國,都組成買主團來台觀展採購。 隨著智慧製造與AI浪潮興起,本屆TIMTOS展出內容機械產業的最新發展,2025年六大產業趨勢包含高階精密工具機與刀具、關鍵零組件、自動化與智慧...

「2050淨零城市展」海大展示多項永續海洋創新發明專利

0
在全球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進程中,海洋碳匯被視為關鍵解方之一。由台灣海洋大學養殖系特聘教授暨副校長冉繁華帶領的研究團隊,以水產養殖及海洋生態復育為主軸,不僅發展人工溼地碳匯方法學,配合各種水產生物的養殖方式及進程,監測與量化溫室氣體在養殖系統的通透量及含碳有機物質的累積,建構養殖漁業碳匯體系。團隊並建立永續海洋循環資源再利用技術,跨領域整合海洋生態、人工智慧、水產養殖、海洋環境、生物技術、生醫、海洋教育及生物固碳等多個領域技術,共同推進海洋永續發展,其中有多項技術已獲得發明專利。 圖1. 台灣海洋大學參與第三屆「2050淨零城市展」(Net Zero City Expo);圖片來源...

《2024創博會》精彩回顧 未來科技獎與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獲產業青睞

0
2024年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歷經三天精彩展出日前圓滿落幕。在本屆展會的最後一天中,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親自前往未來科技館頒獎,表揚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的6個獲獎團隊、82個榮獲未來科技獎的技術團隊,以及38隊GenAI之星。吳誠文對於產、學、研各界致力讓科研成果落地的努力表達感謝,也勉勵不同領域團隊透過相互觀摩了解,從晶片、模組到系統,串連出深具市場價值的應用,未來隨著政府科研資源的投入,讓創新的科研成果能落地,滿足國人生活、百工百業的需求,對社會、產業有所貢獻,達成總統「均衡台灣」的施政願景。 「未來科技館」吸引逾5萬人次參觀 「未來科技館」整合國科會...

解決全球電子廢棄物危機:清大化工團隊開發出可回收的聚醯亞胺綠色材料

0
聚醯亞胺(Polyimide,PI)被譽稱為「21世紀最具潛力的工程塑膠」與「黃金薄膜」,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薄膜類絕緣材料,被廣泛應用在手機、平板或穿戴裝置等各類電子產品,每年為科技市場創造3,000億的價值,但功能強大的它卻成為環境保護極大的阻礙。由於聚醯亞胺PI材料太穩定,具有非常好的熱穩定性、優異的機械特性,以及非常好的光學特性及化學穩定性,造成回收上的困難,成為聚醯亞胺的市場痛點。 為了兼顧環境保護,又能更繼續保有聚醯亞胺的優點與特色,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周鶴修教授團隊積極著手研發全新的PI材料,稱之為Recyclable Polyimide(簡稱r-PI材料),也就是可回收的聚...

《2024創博會》精彩回顧 中科院發表全台首款80%國產無碳排產氫機,產氫效率超過七成!

0
呼應台灣2050年淨零碳排重要的能源政策,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結合自有電解產氫、儲氫合金、複材儲瓶及燃料電池技術,鏈接前端風光綠能及離峰餘電,透過製氫、儲氫及氫能應用,將可風光綠能及離峰餘電,應用於移動式及分散式電站。由中科院開發出第一款國產化的產氫機,目前自製率超過8成、產氫效率超過70%,極具產業的競爭力。 「高效率綠能電解產氫技術及應用」系統為全台第一款自製率超過80%的陰離子交換膜產氫機,採用中科院自行研發陰離子交換膜堆疊製氫模組,具有觸媒電極片全製程開發技術能量,可變更模組大小調整產產氫量、依需求設計控制系統、並於後端依據不同產氫參數設計氫氣氣純化模組,具有體積小、高產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