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礦物「鎵」與「鍺」的專利申請分析
地緣政治下中美科技戰愈演愈烈,為報復美國對中國計畫性實施高科技產業出口限制,中國對「鎵」、「鍺」等關鍵礦物實施出口管制作為反制,衝擊半導體、顯示器面板、光電材料、太陽能電池等諸多產業原物料市場。本文將針對鎵、鍺等關鍵礦物資源的加工精煉及創新應用進行檢索與分析。
本文使用WIPS Global和PatSnap兩套受全球認可的專利資料庫,針對鎵、鍺等關鍵礦物之加工精煉及創新應用相關技術,從2004年1月1日到2024年5月30日二十年間在IP5五大專利局進行檢索。
鎵之專利分析
(一)鎵之主要區域分佈
圖1以日輪圖方式展示鎵相專利申請中各個地區所占的比例。中國的申請人主要的專利申請...
掌握散熱及熱管理技術 智慧局發布《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專利趨勢分析》
全球汽車產業面對淨零碳排的政策,各國紛紛加速燃油汽車轉型電動化。台灣為實現2050運輸載具電動化之目標,正積極推動電動車產業開發關鍵零組件之政策。而未來電動車正朝向高智慧和高效能的發展,散熱與熱管理技術成為其發展的一大挑戰。為此,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於2024年12月發表了《電動車產業開發關鍵零組件之專利趨勢分析:【以電池、馬達散熱及車輛熱管理系統為例】》報告(下稱《報告》),旨在對相關專利趨勢進行詳細分析,為產業決策提供方向性建議。
全球推動淨零碳排放的目標,讓電動車產業成為技術革新與市場增長的重要焦點。在此背景下,電池、馬達散熱以及熱管理系統作為電動車性能的核心零組件,其專利技術的發...
2025邁入「AI代理」新階段,AI正在全面翻轉專利產業!
2025年的到來,象徵著人工智慧正邁入「AI代理」(AI Agent)的新階段,AI將取代傳統的工作方式,並能自主執行任務。對專利產業而言,這樣的趨勢亦不容忽視,那就是AI正在改變專利實務的遊戲規則,企業必須善用AI改變專利運營的戰略。經過機器學習和模型訓練後,目前利用AI專利翻譯的技術成熟度最高可達90%,可替企業省下大幅的專利翻譯成本與時間;AI語義分析可涵蓋欲檢索標的之技術全貌,縮短檢索時間、加速初步判斷專利無效的可能性。透過AI工具的輔助撰寫專利,可以改善人工撰寫專利申請書曠日費時、成本昂貴的問題,並將更多時間用在提升專利品質。
AI正在從各種層面翻轉產業生態,專利產業當然也...
智慧局公告「2025年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 ─ 企業出題辦法」 誠摯邀請企業共襄盛舉
為促進創新與研究成果的流通與應用,智慧局 (TIPO) 持續辦理「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打造專利分析人才與產業技術趨勢交流的重要平台。自2024年起競賽首度採行「企業出題 X 人才解題」賽制,將產業實務需求與關注重點融入題目設計,獲得廣泛好評。2025年將延續此創新模式,對外公開徵求企業參與出題,再結合專利分析人才深入解析,協助企業掌握專利技術趨勢並優化布局策略,同時也促成企業媒合優秀人才,達成雙贏目標。
由智慧局舉辦的「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於2025年已邁入第5年,從歷年的過程中吸取經驗,不斷的調整及改進,以更貼近參賽者及業界的需求;然而;宗旨及初衷始終不變,為的是「促進創...
USPTO將於2025/01/19開徵IDS及延續案附加費
USPTO公告2025/01/19起調整美國專利規費,多項規費將大幅調高,且有數項新規費將開徵,其中包括IDS附加費及延續案附加費,美國專利申請人及所有權人務須特別留意。
2024年11月20日USPTO公告2025專利規費調整方案,預定2025年1月19日生效。領證費應繳金額仍以授權通知所載為準,但絕大多數的常用規費,若遲至生效日才繳納,即應依新費率繳交大幅調高後的金額,比方一基本美國發明、設計專利的取得成本(加總申請、檢索、審查及領證費)將各調高9%及47.8%,分別達到US$ 3,290及US$ 2,600。且USPTO還將開徵資訊揭露聲明(information disclo...
美國IPO協會去信川普,對下任USPTO局長人選提出建言
隨著川普當選,新內閣即將登場,美國專利商標局 (USPTO) 局長Kathi Vidal於11月中在社交媒體Linkedin發佈了一封公開信,表示她在USPTO的最後一天訂於12月的第2週,現在已逐漸將權力及業務移交給副局長Derrick Brent。USPTO的網站資訊顯示,Kathi Vida在卸任後將回歸她前公司Winston & Strawn LLP的訴訟部門。接下來,下任局長人選備受關注。美國智慧財產權所有人協會(Intellectual Property Owners Association, IPO)於12月11日寫了一封信給即將上任的川普,對選擇下任USPTO局長條件提...
再談「擬制喪失新穎性的直接置換」:智商法院111年度民專上字第19號二審判決
說到擬制喪失新穎性,很多人都把重點放在「先前技術」的適格性。然而,在實際運用擬制喪失新穎性相關規定的時候,先前技術是否適格僅僅是門檻,踏進門檻之後,真正的重點在於如何判斷所謂的「內容相同」。
擬制喪失新穎性規定之概要
依據現行審查基準,擬制喪失新穎性所稱之「內容相同」,其判斷基準除準用「新穎性之判斷基準」之(1)完全相同;(2)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3)差異僅在於相對應之技術特徵的上、下位概念等情事外,尚包含(4)差異僅在於依通常知識即能直接置換的技術特徵。發明專利審查基準中對於上述事項(4)之判斷,僅簡單記載「係指申請專利之發明與先前技術的差異僅在...
「企業出題×團隊解題」模式促進專利分析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 鴻海、台灣大哥大心得分享
隨著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於11月5日舉行,智慧局「2024年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已圓滿落幕,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當天除頒獎外,同時也邀請出題企業鴻海精密及台灣大哥大分享出題契機、選題的考量,及專利布局對於企業技術創新、競爭力提升與專利保護的實際助益。藉由鴻海中央智權處處長林忠億及台灣大哥大主任工程師林宗憲的分享,可以更深入了解智慧局、企業及參賽團隊之間,如何共創3贏局面。
智慧局局長廖承威指出,今年競賽首次實行了全面由企業出題的模式,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改革。在第一屆競賽的時候,所有的題目均由參賽團隊自行設定,這樣雖然鼓勵了創新,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為了讓比賽更貼近企業實際需求,決...
智慧局「2024年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 成果揭曉 8支優秀團隊脫穎而出
自今年3月11日報名開始,到11月5日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歷經7個多月,「2024年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終於圓滿落幕。主辨單位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智慧局)指出,本屆競賽首度以「企業出題×團隊解題」競賽模式,促進專利分析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共有15家企業共襄盛舉,同時吸引了50支隊伍報名參賽。過程中參賽團隊與出題企業深度交流,充分瞭解產業需求及分析目標,讓專利分析布局貼近產業發展趨勢。最終經過初複賽的激烈競爭,8支優秀團隊脫穎而出,獲得總獎金30萬元。
競賽結果由台灣大學與業界人士共同組成的「來自公館的AMY」團隊,以《智能客服技術之專利分析與布局》拔得頭籌,政治大學及清華大學組...
談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1款的實際損害法與「真正的」損害
專利法第97條第1項明訂三種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計算方法;其第1款稱為「實際損害法」,分為「具體損害法」與「差額說」。本文舉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88年度訴字第67號民事判決為例,以點出司法實務並未探究「真正的」實際損害,而將實際損害的範圍限縮在專利產品的銷售量損失。此限制是否為妥當,值得探究。
案例: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88年度訴字第67號民事判決
本案涉及二件新型專利,證書號第068303號「垂直式工具盒」與第055950號「可多層多面多邊成型卡入組合之包裝盒結構」。本案的侵權物僅落入「垂直式工具盒」專利之範圍,但專利權人有實施「可多層多面多邊成型卡入組合之包裝盒結構」專利。本案判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