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3D列印技術與設備

0
精密工業當中,需要的不是普通的零組件,而是高精密度的零組件。高精密零組件的加工,經常要使用到電腦數值控制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工具機,也就是CNC工具機。這種工具機可以精準地對材料進行切削,把不要的部份切除,只留下想要的部份,這是所謂的減法製程。利用這種減法製程進行零組件加工時,有以下缺點:(1) 切削材料時會產生廢料,造成材料的浪費。(2) 切削時刀具可能受到零組件本身的阻擋,使得某些位置刀具無法進入。 我們在此要介紹一套我國自行開發的金屬3D列印設備,他們所使用的技術稱為「選擇性雷射熔融」(Selective Laser Melting),是屬於...

量子科技戰:未來可期的前瞻技術

0
尋找各國目前的前瞻技術發展方向有諸多方法,例如可以從學研機構的動向進行了解,也可以從企業研發部門作法推測,另種方式是從大國博弈中的特定限制技術觀察。本文將針對除了人工智慧外,未來科技產業的前瞻性技術—量子科技進行介紹及分析。 從美中間的經濟制裁觀察前瞻技術 在推動企業轉移生產和供應的所有因素中,地緣政治上日益加劇的緊張局勢(尤其是在美國和中國之間)是首要因素。由於這2國經貿互動頻繁,因此預計下一波經濟制裁可能相當有挑戰性,成效也令人質疑;此外,美國對中國實施人工智慧、高階晶片和量子電腦的出口管制外,同時亦實施鋼鐵、電動車和太陽能板的進口限制。美國拜登政府更要求其盟國同步採取行動,例如敦...

AI太貴健保給付無法買單?AI可以為醫療產業解決什麼痛點?

0
勤業眾信攜手環球生技於7月初舉辦的《AI浪潮席捲生醫:策略布局實務與指南》論壇之【專家對談】環節邀請了醫療業、科技業及壽險界的專家,共同探討了「AI智慧醫療的成功關鍵」。結果發現AI用在醫療上是相對昂貴的技術,是目前台灣現有的健保給付制度及醫療體系所無法負擔的,因此AI能否在醫療實務上落地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經濟的問題。不過,如果以廣泛的醫療產業而言(包括護理資料整理、大數據分析),AI是可以解決一些痛點的,但業者認為AI於生醫產業能發揮的作用遠遠不止於此。 AI的利多 【專家對談】環節的主持人,勤業眾信醫療照護產業負責人林彥良表示,AI不僅能夠協助處理繁瑣的醫療文件和術前工作,還能簡化...

保障AI生成之音樂著作,著作權法修法應動起來!

0
AI用於音樂著作之創作已非科幻小說,其早存在於國內AI科技公司的實際應用中。例如安譜人工智能音樂有限公司(AMPai Music),其利用AI學習音樂創作,進而透過所訓練之AI程式產出特定風格的音樂著作,而授權他人使用。又例如樂易創股份有限公司的「樂點Letron」APP,以行動裝置軟體提供AI輔助音樂創作服務。因此,為了維護科技創新的智慧成果,著作權法能否妥善保障利用AI程式創作的成果,應屬相當重要的議題。本文意在建議著作權法的修法,以回應當前AI科技的進展。 音樂著作定義之調整 音樂創作的AI程式或系統包括兩類:創作AI著作之AI程式、及執行APP之AI程式;前者產生AI著作,而後...

東海攜手HPE、NVIDIA、AMD ,全台首創LLM校園平台

0
生成式AI為教育模式迎來改革浪潮,東海大學攜手HPE、NVIDIA及AMD打造全台首創「從晶片到應用」的全棧式(full-stack) LLM校園學習平台,讓學生能實際建置AI Agent、微調大型語言模型(LLM),創造具商業價值的AI應用,以克服AI教學的三大斷層。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掀起全球教育革命,東海大學借助HPE等科技巨頭之頂尖技術團隊,結合敦新科技的系統整合專業,導入高效能AI伺服器及AI深度學習解決方案,不僅於校園內提供產業級算力資源,更建構跨領域教學與實作場景,6日於東海圖書館集思區正式舉行平台啟用儀式,包含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HPE台灣暨香港董事...

QD-OLED技術再進步!2025年於OLED監視器出貨占比升至73%

0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OLED顯示技術持續發展,帶動QD-OLED監視器(monitor)出貨量成長,預計其在OLED監視器的占比將從2024年68%提升至2025年73%,展現在高階監視器領域的競爭力。受到市場需求趨動,預期未來將有更多品牌、產品線採用QD-OLED技術,以提升畫質表現與刷新率,滿足高階玩家和專業使用者的需要。 從尺寸發展趨勢分析,隨著27吋UHD新產品推出,以及27吋QHD 500Hz超高刷新率監視器新品引發市場關注,這種尺寸的機型對電競與專業領域更有吸引力,也成為QD-OLED監視器市場的主要驅動力。由於產品陣容更加豐富、技術升級,預估QD-OLED...

AI帶動半導體產業,成為驅動相關供應鏈2024年業績的主要動力

0
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為半導體產業帶來新的成長動能。根據產業分析,人工智慧相關應用將為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貢獻約10%的成長。人工智慧需要大量計算資源來訓練模型和進行推理,這將推升對高效能計算晶片的需求,包括圖形處理器(GPU)、應用專用集成電路(ASIC)、以及人工智慧專用晶片,甚至相關的儲存需求等等,隨著人工智慧在產業應用的不斷普及,相關半導體需求也跟著水漲船高,成為驅動2024年業績的主要動力。 人工智慧應用是由訓練和推理建立起來的服務框架,需要龐大的計算能力,因此高速且並行處理能力強的GPU一直是企業建立人工智慧服務的首選。目前主流的GPU廠商如NVIDIA和AM...

全球冰川融化速度驚人!中央大學團隊研究成果登上《Nature》

0
全球冰川正在加速融化,不僅讓當地的淡水資源減少,也讓海平面上升得越來越快。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助理教授鄭懷傑及其研究團隊參與的跨國合作計畫,近日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全球冰川損失日益嚴重,並關注冰川消融對全球海平面上升及淡水資源的影響。 圖1. 阿拉斯加丘加奇山脈顯示冰川不斷消退,融水流入前方的湖泊和河流;圖片來源:歐洲太空總署提供 這項集結來自全球35組科研團隊的研究,對過去23年間全球冰川質量變化進行了詳細統計與分析。根據研究結果,自2000年以來,全球冰川平均每年流失約2730億噸冰。2000年時,全球冰川(不包括格陵蘭和南極的大陸...

碳化矽應用成長快速,2027年產值挺進60億美元

0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Yole)的最新預測,全球碳化矽(SiC)元件市場成長超乎預期,將從2021年的10億美元成長到2027年的60億美元以上。隨著SiC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將伴隨新一輪產能擴張和供應鏈整合浪潮,而全球主要競爭廠商的新產品應用,也將進入汽車、工業和能源等各大領域,SiC元件更扮演著推動電動車走向未來的關鍵角色。 特斯拉在2020年、2021年發布的多款電動車,變壓器都採用SiC元件,讓SiC元件在2021年銷售突破10億美元關卡,SiC元件正在推動電動車走向未來。工研院電光所組長莊凱翔指出,功率半導體的應用非常多元,SiC是一種寬帶隙...

中國贛州離子型稀土開採提取技術研發 智財權自主擁有

0
中國稀土資源豐富、礦種獨特,重稀土礦以江西、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地區的離子型稀土礦為主,尤以江西龍南地區的重稀土礦為最多,占中國重稀土工業儲量的80%以上;贛州市的中重稀土開採量占中國半壁江山,因而有「稀土王國」之稱。 離子型稀土技術可以說是中國自主擁有的智慧財產權。然而,南方離子型稀土礦的開採提取技術已經過40多年的發展,稀土回收率雖有了改善,但仍有不少理論和實際問題有待解決,包括新型高效低污染浸取劑和沉澱劑的研發、原地浸礦過程中的擴散機制等都是未來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化學提取技術研究的重要方向。 20世紀60年代末在江西省龍南發現離子型稀土礦,其礦石中的稀土元素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