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防線:印度國防最新財年預算及無人機產業研析
當全球的製造業開始往南亞國家遷移時,印度在莫迪領導下躍上國際舞台,透過多項優惠與生產政策吸引外資,印度除了積極發展製造業外,由於國際局勢詭譎,也開始投入國防工業的發展,在科技與製造齊下,立志成為南亞的強權。本篇文章將從其與主要競爭對手最新年度編列的國防預算起頭並針對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產業進行介紹。
印度與其競爭對手在2024-2025財年國防預算編列情形
印度在2024-2025財年國防預算的編列反映出該國在複雜地緣政治中的戰略重點,特別是近幾年與中國和巴基斯坦(下稱巴國)的緊張關係、國內安全等問題。針對2024-2025財年總體預算撥款...
歐盟《AI法》處理生成式AI著作權問題之規範介紹
歐盟提出的《人工智慧法》(下稱歐盟《AI法》)針對通用人工智慧(AI)模型提供者(下稱GPAI模型提供者)創設了兩項著作權相關義務 — 誰是GPAI模型提供者?義務的具體內容為何?如何履行義務?違反義務會受到什麼處罰?本文嘗試簡要回答上述問題。
歐盟《AI法》是全球首部試圖全方位監管AI的立法。該法由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於2021年4月21日提議,並於2024年3月13日獲得歐洲議會通過,5月21日獲歐盟理事會接受,7月12日公告於歐盟的官方公報,8月1日起生效。
歐盟《AI法》將某些與AI相關的著作權問題納入監管範圍。歐盟《AI法》第5...
光場AR顯示技術引領智慧醫療新進展
智慧醫療技術又有新進展!台灣光場擴增實境顯示技術領先全球,開發出世界第一個光場波導,解決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顯示器長久以來容易造成使用者產生的暈眩和眼睛疲勞問題,提供更精確的三維感知,未來在醫學應用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台灣大學電信工程學研究所教授陳宏銘與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吳明賢率領的研究團隊,以及由台大衍生的新創公司兆輝光電(PetaRay),在國科會顯示科技專案計畫的支持下,成功開發了世界領先的光場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顯示科技。此科技有效解決了人眼「視覺輻輳調節...
電動車帶動鋰電池需求,石墨回收替代技術已成研究顯學
過去石墨被認為是有豐富蘊藏量的資源,近年在降低碳排的共識及政策席捲之下,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帶動了鋰電池的高度使用,石墨做為組成電極的關鍵材料,需求量連帶不斷成長,更是中國管制出口的戰略資源之一。隨著對於環境保護與資源永續議題的關注不斷攀升,自鋰電池負極材料回收石墨以作為其二次資源,已逐漸成為研究顯學,無論在石墨提取、純化和應用技術方面均有重要進展,本文將從鋰離子電池中提取、純化和回收石墨的新興技術和石墨替代技術中,介紹幾個重要專利。
從廢棄鋰離子電池提取石墨
美國專利US20240097227A1揭示了一種從廢棄鋰離子電池中提取黑質(包括石墨)的方法和系統,特別是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提...
數據與風險為GenAI主要挑戰,勤業眾信提5大因應策略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AI Academy)日前舉行了年度「2024台灣人工智慧年會」,以「百工百業用AI」為活動主軸,探討AI的滲透逐步快速擴展至各產業,並分享如何具體應用AI於各產業,從而實現整體創新與轉型。作為AI相關領域年度盛會,今年年會由副總統蕭美琴領軍,與會貴賓包括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國票金控董事長暨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副董事長魏啟林,以及多位產官學專家擔任專題主講人,並有超過1,000人參與盛會;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數位轉型服務團隊今年已是第三度參與。
近年來,生成式AI憑藉強大數據分析能力與自動化功能,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
AI訓練資料集侵犯了著作權?LAION在德國獲得勝訴
人工智慧(AI)的日益普及,為創意產業帶來了許多新的可能性,但各式各樣的法律風險也隨之而來,特別是在著作權方面;在德國漢堡地方法院的一起訴訟就凸顯了這些挑戰。此訴訟案是一名攝影師起訴 LAION未經他的同意,在人工智慧訓練資料集中使用他拍攝的照片。而引起廣泛關注的原因,是因為此案是目前世界先進國家中,少數已經針對人工智慧技術做出判決的著作權案件。
LAION e.V. (Large-sca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pen Network,大型人工智慧開放網路) 是一家德國非營利組織,致力於開源人工智慧模型和資料集的建置,主要的工作是將網路上的公開圖片製作...
《AI的現在與未來》生成式AI在智慧工廠的五大應用
智慧工廠精髓在於管理統一化,透過工業物聯網等數位化技術,使廠務作業更加透明。在AI技術發展逐漸成熟,陸續應用於智慧工廠後,智慧工廠重點轉為利用數據作決策,以數據導向發展出思考、預測的能力。過往要利用AI進行瑕疵檢測,常因資料量不足而延遲上線,智慧工廠導入生成式AI後,可填補訓練AI的資料缺口,事前預警機器設備的預測性維護,並分析控管供應鏈風險,還能模擬可能發生的情況,自行動態調整因應作法。
鑑別式AI與生成式AI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張家輔指出,AI依應用目的不同,可區分為鑑別式AI與生成式AI,鑑別式AI擅長區別不同數據類型;生成式AI則基於數據生成、文本分析的能力,發展內容生成、...
從AI軟體的性質談AI輔助創作之原創性
在AI軟體輔助人類進行音樂創作已成為常態之狀況下,相關歌曲能否受著作權法保護則為重要課題。假設AI軟體能提供功能選項給使用者操作以產出音樂,則其應類似利用攝影器材創作攝影著作。在此情境下,本文主張可將攝影著作的原創性判斷原則,運用在AI音樂創作之分析上。
著作權法分析之問題
關於AI音樂著作,曾有智財專家撰文介紹英國的AI創作愛爾蘭民謠音樂(Irish folk)的案例,但於著作權法議題的討論上,其卻未考量AI執行音樂創作的實際過程以致內容稍微抽象。另在一篇介紹透過AI所完成、且具「披頭四」(The Beatles)風格之歌曲的文章中,雖該案例之音樂著作是經過自然人就AI所譜的曲而填詞...
國衛院攜手台大醫院 發現癌細胞轉移偵測新標的
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與系統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李華容及台大醫院郭文宏醫師合作,發現癌細胞藉由調控Ago2 K212去乙醯化產生腫瘤特有的Ago2/CAV1新穎交互作用,進而促使腫瘤透過外泌體釋放特定miRNA。並分析乳癌患者檢體中發現可反映乳癌轉移之外泌體疾病生物標誌。此發現證實外泌體核酸可作為疾病生物標的,對於未來癌轉移偵測及治療將有相當大的助益。此研究成果已於2024年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EMBO reports》。
幾乎所有細胞都能釋放外泌體(exosome),其攜帶來源細胞中特定的蛋白質、核酸及代謝物,在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相互溝通中發揮重要作用。外泌體存在於不同類型的生物液體中並且和許多...
《AI的現在與未來》AI帶動虛擬科技再進化:虛擬人、XR、元宇宙最新發展趨勢
虛擬科技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發展上卻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元宇宙更因達成難度過大而備受質疑。不過,AI技術發展將為陷入僵局的虛擬科技帶來曙光,資策會MIC指出,面對勢不可擋的AI浪潮,虛擬人、XR、元宇宙也在智慧進化,包括內容應用加快規模化、相關硬體與設備升級壯大等態勢愈加明朗,只是另一方面,虛擬科技的不當使用、品質成本、隱私安全等議題,同樣不容小覷。
虛擬科技泛指虛擬內容相關之軟硬體技術與產品服務,其中虛擬人、XR、元宇宙在這幾年皆有一定的話題性,彼此間也具備相當的關聯性,亦隱含著人們對未來的許多想像。多人共享、持久存在、隨時隨地、龐大豐富、虛實互通的未來網路,涉及範疇龐大,虛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