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景氣:第1季落底,第2季回溫,唯通膨及戰爭仍無解
踏入2024年,相信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對今年的經濟景氣相當關注。自2019年新冠疫情開始,全球天災人禍不斷,地震、海嘯、森林大火、俄烏戰爭、以哈戰爭、以及貿易戰、科技戰,連綿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些紛紛擾擾讓經濟學家們看到眼花撩亂,很難作出準確預測。然而,踏入2024年,貌似紛擾趨於穩定,不少產官學界專家學者對2024的展望都傾向樂觀。
2023年最後一天,12月31日,臺北大學校友總會與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系友會主辦了「2023第四屆臺北經濟論壇」,是次論壇以「轉型和創新,迎向新挑戰」為主題,邀請產官學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台灣經濟發展的未來趨勢。雖然專家學者意見不盡統一...
2023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回顧-2:美國法院動態
北美智權報繼347期《2023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回顧-1: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相關動態 》一文後,繼續回顧過去一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本刊期將重點放在「美國法院動態」。
回顧2023年,美國法院動態相關動態重點回顧可分「美國最高法院」及「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Fed. Cir.)」分別觀察。
美國最高法院
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美國最高法院2023年拒絕了多數的專利案件調卷令,這也使得Amgen v. Sanofi一案的35 U.S.C 112(a)可據以實施要件(enablement)判決格外引人矚目:系爭專利採上位概念請求項(genus claim)寫法,僅以功能界定專利抗體,...
歷經兩年貿易戰後,中、美誰占上風?
中美貿易戰至今將近兩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商品頻頻增加關稅,但作為回應,中國實質上對美國沒有任何反制手段,反制效果更幾乎難以維持。這樣的發展結果,與兩年前的市場主流觀點,完全不同。
2018年,川普(Donald Trump)率領美國全面反擊中國長年在全球各地設下的貿易壁壘,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許多商品,逐步調高關稅。中國美國商會(AmChamChina)在2018年8月底至9月初對會員進行調查,超過74%的企業認為美國對中國啟動的新一輪制裁,將會「產生負面影響」,希望川普停止打貿易戰,當時全球許多媒體大多認為,關稅暴增,會反映在美國的進口物價,進一步推升美國通貨膨脹,畢竟中國是全球大量...
東協工業設計的定義和保護標的-2:共通的目的
繼346期概論後,本刊期繼續介紹《東協工業設計實質審查的共通指南》中之「共通的目的」。
東協成員國工業設計審查共同指南(以下簡稱「共通指南」)的實施目前面臨挑戰,因為審查和審查制度存在一些重大差異。在東協國家中註冊工業設計,由於各國家法律存在一些差異,如果要進行任何更改,則需要採取立法行動。 然而,行政標準和內部指令層面的更大趨同,將有助於加強東協國家主管局在工業設計權利註冊和維護方面做法的一致性。
共通指南的目的
這些共通指南旨在補充上述內部指南和手冊,並支持東協外觀設計局應用的設計審查標準和標準的趨同。 共通指南還可以作為審查員的實用培訓工具,以及專業顧問和工業產權代理人的參...
無人機應用廣泛多元且持續有創新應用浮現
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或稱無人飛機系統(Unmanned Aircraft System,UAS),就是我們俗稱的無人機(Drone)。廣義上為不需要駕駛員登機駕駛的各式遙控飛行器。通常這些UAV是由操作員遠程控制的,操作員經由無線電與UAV連接通信。除了機上不搭載飛行員的特點之外,還包括能自主飛行或透過人員遠端控制飛行,載具為可消耗性或重複回收使用以及可攜帶武器或其他非攻擊性酬載。
無人機的酬載(Payload)是指無人機所攜帶的各種設備、感測器(sensor)、工具或貨物等,諸如攝影機、感測器(熱感測儀、化學感測器等),以及為執行精...
新加坡推出《國家人工智慧策略2.0》提升全球競爭力
2019 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推出第一個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將深化利用人工智慧改變經濟的計畫,該國對人工智慧的早期投資導致成立約150個研發團隊,以及900家新創公司探索人工智慧的新想法,見證這段時間內,該國認知到人工智慧領域的重大突破,強化企業轉型同時也帶來新產品的開發、功能的增強與產業典範變革。
新加坡以全球視野來解決大規模議題
2023 年,星國政府進一步推出《國家人工智慧策略2.0》(NAIS 2.0 ),以持續強化國際競爭力。事實上,綜觀這幾年發展,可發現人工智慧帶來的機會和風險不斷擴大,同時,人工智慧對於一個國家的持續繁榮和相關性是不可或缺的,國家必須掌握人工智慧,而不是僅僅將...
2023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回顧-1: 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相關動態
時序進入12月,即將揮別2023年的此刻,《北美智權報》會依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美國法院、PTAB動態及USPTO其他相關動態,分4刊期回顧過去一年美國專利法規相關事件。首篇以「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相關動態」揭開序幕。
回顧2023年,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相關動態重點回顧可歸納為「藥品及生物製劑」、「半導體裝置製造」、以及「人工智慧」三大項,現分述如下。
藥品及生物製劑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021年上任後,即於同年7月9發布第14036號行政命令,提示多項行動計畫,希望能加大處方藥取得管道、降低相關藥品價格,美國專利商標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2023年CEO關注的三大議題
在當前經濟前景不明朗、高利率環境及地緣衝突的情況下,企業CEO勢必在追求未來成長的路上面臨各種挑戰,根據KPMG 2023年的全球CEO調查,2020年初有85%的CEO對企業成長信心,今年則下降至77%。
三大議題成管理階層在動盪下的關切重點
地緣政經的不確定性已成為2023年CEO認為的最大營運風險,緊隨其後的企業營運風險、新興顛覆性科技風險、供應鏈風險與監管法規風險亦為CEO所重視的企業威脅。但中長期而言,近四分之三的CEO仍對未來整體經濟前景保持信心。為求在動盪和不確定性高的環境下,達成企業成長及營運目標,2023年全球CEO將著眼於三大議題—科技、ESG及人才。
科技端:生...
美國與合作夥伴如何達成經濟安全
在複雜國際關係的影響下,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認為「相互依存時代的競爭」將是美國的主要挑戰,並希望透過自身與合作夥伴協作,採取一些方法來減輕地緣經濟風險。
美國力推國家級經濟安全戰略
2023 年 5 月廣島G7會議上,與會者試圖將經濟安全定義為「透過一系列政策,制定從建立有彈性的供應鏈到打擊經濟脅迫和防止先進技術洩漏的措施」。經濟安全的基本情境包括針對各種突發事件的後備計劃,例如疫情或與氣候緊急情況相關的日益嚴重的破壞,較為進階的項目則包括地緣政治危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局勢逐漸升高的科技戰等。
同時,拜登政府也針對醫療、礦產、電池和半導體這四個關鍵供應鏈進行審查,列為國家戰略...
東協工業設計的定義和保護標的-1:概論
北美智權報自本刊期推出《東協工業設計實質審查的共通指南》系列文章,將分6刊期分別介紹其定義和保護標的,包括概論、共通的目的、東協成員國法規、工業設計之實施、產業利用性以及法定不予註冊項目,本期先從概論開始。
「東協經濟共同體」(以下簡稱AEC)於2015年12月31日成立,並在現有東協貨品及服務貿易及投資自由化之基礎上,進一步整合以「單一市場」為主之經濟共同體,以2025年前達到貨品、服務、投資、資金與技術勞工的5大自由流通,進而促使AEC成為一個全球供應鏈的生產基地為目標。
對於在東南亞開展業務的中小企業來說,保護其智慧財產權至關重要,因為智慧財產權戰略不力往往會導致該地區的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