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各大晶圓代工廠紛紛積極布局,希望在這塊版圖上取得更多的份額。英特爾正致力於轉型發展代工業務,而聯電長期以來專注於成熟製程,都渴望能在先進製程上有所突破。雙方日前宣布,將在12奈米FinFET製程技術上展開合作,希望能發揮各自優勢,擴大產能與市場佔有率。
英特爾希望透過提供代工服務,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擴大其角色與影響力。然而,英特爾目前在晶圓代工領域的發展方向仍以先進製程技術為主,像是10奈米以下的製程節點。
相較之下,聯電多年來專注於提供穩定可靠的成熟製程代工服務,例如28奈米、22奈米等技術節點。聯電一直有意願跨足更先進的FinFET製程,以擴充其產能與市場佔有率。但是,FinFET製程需要的先進製程設備投資門檻非常高,使聯電在擴產FinFET的規劃上屢屢受阻。
在這樣的背景下,英特爾與聯電攜手合作12奈米FinFET製程,可以讓雙方發揮各自的優勢並降低投資成本。對聯電來說,能夠直接利用英特爾現有的12奈米製程設備,不需自己購置全新的製程機台,就能提升12奈米FinFET製程的量產進度並擴大產能。對英特爾而言,透過與聯電合作,可以擴大其12奈米晶圓代工的產能與市場佔有率,並且吸引更多成熟製程的潛在客戶,以擴大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的客戶群。
合作內容與效益
根據雙方公布的合作內容,英特爾與聯電將共同開發12奈米FinFET製程技術平台,預計最快將於2027年正式量產。在此合作案中,英特爾將提供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Fab 12、Fab 22以及Fab 32等三座成熟晶圓廠的廠房設備;聯電則會提供12奈米FinFET製程的技術與智慧財產權。
透過直接利用英特爾現有的廠房與設備來進行12奈米FinFET製程,合作雙方可避免重複建構一整個新的晶圓廠,大幅降低投資成本。預估與建立一個全新的12奈米晶圓廠相比,這種合作方式可為雙方節省逾80%的投資成本,主要的費用僅包括設備機台的移置和廠房的小規模調整。
在合作的效益上,聯電可從中獲得英特爾12奈米FinFET製程技術的授權,並透過共同營運英特爾美國的晶圓廠,在經營管理與營運模式上獲得寶貴經驗。這對聯電在FinFET製程的布局將產生重大幫助。聯電過去最先進的製程節點僅為14奈米,透過是次合作案,聯電將可加速跨入12奈米FinFET世代,並進一步累積在更先進製程的經驗,為未來在10奈米以下的製程發展奠定基礎。
對英特爾而言,提供現有的晶圓廠設施不僅可獲得代工服務的營運經驗,擴大製程的彈性,也可將資源集中在更先進的3奈米與2奈米製程開發上。此外,英特爾可透過聯電龐大的客戶群擴展代工業務,並利用聯電在射頻與無線製程的專長,以提升在成熟製程領域的競爭力。
綜合來看,雙方的合作將可發揮資源整合的最大效益,為彼此帶來製程布局與技術上的互補優勢,共創雙贏局面。
未來成熟產能供需均衡成隱憂
對於英特爾與聯電攜手合作12奈米FinFET製程一事,業界分析認為,此舉將可以擴大英特爾在成熟製程的產能與客戶來源,也有助聯電加速踏入先進製程的布局,進而提升全球晶圓代工供應鏈的韌性,為客戶帶來更多元的選擇。
更重要的是,隨著電動車、PC市場需求降溫,晶片需求疲軟,現有的成熟製程產能已開始呈現過剩的狀態。加上中國新興晶圓廠在成熟製程領域展開大規模投資與量產,對既有晶圓代工廠形成嚴峻的衝擊。聯電過去主要依靠成熟製程獲利,現有產線使用率恐怕下滑的情況下,直接大舉跨入12奈米FinFET,勢必會加劇產能利用率的進一步下滑。
在產能利用率已面臨挑戰的情況下,聯電若無法順利轉型至FinFET世代並建立穩定的產能,其在先進製程的競爭力將難以提升。此外,聯電過去主要客源為成熟製程的客戶,這些客戶是否願意接受FinFET的產品定價,也存在不確定性。
展望未來,如果聯電能夠透過這次合作案,穩定掌握12奈米FinFET製程技術,並與英特爾在先進製程設計及特殊技術應用上,有更緊密的合作,將可望進一步擴大兩家公司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影響力。業界也推測,若合作順利,雙方未來可能考慮在英特爾其他1X奈米等級的FinFET廠區持續合作。
隨著此次12奈米合作案的執行情形,以及雙方在技術整合上的深化程度,未來英特爾與聯電是否會在策略上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將成為業界持續關注的焦點。整體而言,這次跨國合作案將驗證兩家公司是否能透過開放、合作的模式,發揮各自優勢,創造出超過獨立競爭的總體效益。
結語
綜觀聯電此次與英特爾的跨國合作,雖然有機會讓聯電加速進入FinFET製程領域,但考量到聯電過去在14奈米的技術瓶頸,此合作案能否順利執行,仍存有一定風險。
聯電若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FinFET的核心技術,生產出符合品質要求的12奈米晶片,將難以爭取到客戶訂單,合作效益將大打折扣。此外,聯電的產品定價策略是否能讓過去的成熟製程客戶接受轉移到新的FinFET製程,也是一大挑戰。
總結來說,聯電與英特爾的合作雖具有互補效益,但聯電自身在技術能力上的不確定性,以及未來成熟製程產能的需求能否持續,將是決定合作成效的關鍵所在。聯電自身若無法提升在FinFET製程的技術實力,其在先進製程的地位恐難有大突破,此合作案的策略效益也將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