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首次跨領域與東臺傳播製作團隊攜手合作,特別推出一系列由國科會補助的科普新片《上醫》,將精準全齡健康、精準智慧醫療的研究成果,以類紀實的戲劇手法來呈現,讓科學知識更容易被社會大眾瞭解。
拜醫療水準日新月異之賜,再加上食品安全衛生意識高漲及運動風氣盛行,台灣人追求平均壽命超過81歲和縮短不健康餘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智慧醫院與智慧照護的普及、偏鄉醫療人力與技術和長照等問題,成為了台灣當前社會的最關心的議題。
國家衛生研究院作為衛生福利部的核心智庫,主要任務是為台灣解決民眾重要疾病與健康問題、以及發展醫藥科技。自2018年開始建構國家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累計已有數十萬台灣民眾自願參與提供人體生物資料,科學家因而可以透過資料庫中的大數據與基因來進行研究,發展預防、診斷、醫療、開發藥物之智慧醫療體系,再加上人工智慧的高速篩選與分析,將可以幫健保省掉不必要的支出。不過任何政策要成功,需要全民的充分認識與共同合作,因此國衛院首次跨領域與東臺傳播製作團隊攜手合作,特別推出一系列由國科會補助的科普新片《上醫》,將精準全齡健康、精準智慧醫療的研究成果,以類紀實的戲劇手法來呈現,讓科學知識更容易被社會大眾瞭解。
《上醫》以少有的類紀實手法來拍攝製作,導演夏紹虞繼2022年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作品《下一步,AI。Next,愛》(同時入圍一般節目類導演獎)之後,再度為東臺傳播跨刀。東臺傳播在國科會的支持下,長年致力科普影片製作,去年以真人實境手法拍攝的《實習生的筆記本》拿下團隊的第五座電視金鐘獎,這次製播《上醫》,製作人袁瑗更是力求突破,在配合導演的要求下,敘事的故事軸線和角色發展幾度翻轉,最後使用類紀實寫法承擔了編劇大任,將「全齡健康」理念與背後的醫療、科學與科技知識融入在故事中。
《上醫》影片的概念源於漢代《黃帝內經》的「下醫治已病、中醫治欲病、上醫治未病」,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也說:「下醫醫病、中醫醫人、上醫醫國」。這與兵法「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的觀念相符:與其在問題發生之後再想辦法解決,在問題發生之前先行打造強健的體質,擬定完善的計畫,養成良好的習慣,更能夠維持健康生活,減少個人的不健康餘年。因此《上醫》強調醫生的基本職責首先應該是教會人們如何不生病,醫療技術再怎麼發達,醫治病患恐怕都只能算是下醫。這個概念被實踐在《上醫》影片角色中,故事以一個叫做「上醫」的研究計畫為主軸,計畫團隊包括一位處於阿茲罕默症前兆的老教授黃光和(魯文學飾)和他的二位得意門生,一位是認真而充滿理想的劉宇蓁(周儒欣飾),她遠赴宜蘭偏鄉任職駐地家醫師的工作;一位是個性嚴謹實事求是的研究員郝建安(蕭子墨飾),在智慧醫療和醫院研發上不遺餘力,並與音樂家妻子涂孟靖(詹凱琪飾)共同經歷漸凍症帶因的窘境;而所有的故事發展,全都透過一位熱血記者安慕希(覺婉榕飾)的貼近觀察,從她的深度採訪過程中,觀眾除了能夠一窺台灣在產、醫、學方面邁向「全齡健康」的努力與成就,更可以從整個故事中,感受到傳承與交棒的強韌生命。
為了讓演員能夠融入角色和生醫領域的氛圍中,計畫主持人李岳倫研究員在開拍之前,還特別與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兩位副院長許惠恆和陳為堅等人協商,讓製作人、導演和演員們赴國衛院苗栗竹南院區與他們近距離接觸;更在拍攝時出動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等單位的二十多位學生在拍攝現場支援做臨演。
台灣有累積 20 多年的健保資料庫、世界一流的醫療人員與品質、豐富的工程人才庫與研發能量、世界知名的製造生態系統,並且朝向結合雲端、區塊鏈、IoT、網路安全、5G 以及人工智慧技術基礎發展,建構一個「精準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有了此平台,未來醫生便可以基於個人基因型或是基因表現、環境、生活型態以及疾病之分子基礎差異,而準確地預測、預防、診斷與治療疾病,達到「上醫治未病」的目標。
《上醫》1月12日起一連三個週日下午3:00-4:00,在民視新聞台(原時段為「科學再發現」);播出資訊如下:
1月12日 第一集 精準健康.深入偏鄉
1月19日 第二集 智慧醫療.行為改變
1月26日 第三集 預防勝於治療.交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