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專利局EPO發布《2025年品質行動計畫》:以透明化與技術協作鞏固專利核心價值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0
335

歐洲專利局(EPO)於2025年3月12日正式公布《2025年品質行動計畫》,揭示未來一年將透過強化審查流程、深化用戶對話與創新技術應用,持續提升專利授權程序(Patent Granting Process, PGP)的品質與法律確定性。此計畫不僅延續2024年首次公開行動方針的透明化精神,更整合了來自全球申請人、技術專家與法律實務的多元洞見,展現EPO在快速變遷的專利生態中引領標準的決心。

EPO以不同的用戶反饋管道收集意見,用以建構其品質行動計劃。圖片來源:EPO官網。

透明化進程:從數據驅動到成果可視化

EPO始終將「透明化」視為品質管理的基石。繼2024年首度公開品質行動計畫後,2025年進一步推出「品質儀表板」(Quality Dashboard),以動態方式更新關鍵績效指標(KPIs)的進展,讓用戶與公眾能即時追蹤目標達成率。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新增的5項KPIs專注於「上訴委員會(BoA)裁決的系統性學習成效」,此舉源於去年對BoA決議的深度分析結果。深度分析結果顯示,第一審與BoA裁決的一致性高達89%,而新指標將鎖定剩餘11%的潛在改進空間,透過結構化反饋機制,確保審查與司法裁決的無縫銜接。

站在2024年的肩膀上:用戶共創與AI賦能

過去一年,EPO透過與中小企業、跨國企業、獨立發明人的超過200場對話,以及SACEPO委員會與SQAPs工作組的協作,將用戶反饋轉化為實質政策。技術層面,AI工具已成功將特定領域的檢索效率提升30%,並大幅降低「新穎性」與「進步性」的判斷誤差。其中,「主動檢索部門」(Active Search Division)的跨團隊協作模式,更使檢索報告中的無效異議減少了45%,成為EPO內部流程革新的典範。

2025年三大戰略支柱

總結《2025年品質行動計畫》,可以歸納出以下3項戰略重點:

  1. 技術前沿與法律實務的動態平衡
    面對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等領域的爆發性成長,EPO宣布啟動「技術社群論壇」,每季邀請諾貝爾獎級研究團隊與審查員直接對話,確保專利評估緊扣技術演進脈動。同時,AI將從輔助工具升級為「智慧協作者」— 新一代系統能即時比對全球判例,自動標示EPC(歐洲專利公約)適用潛在衝突,並提供標準化建議,減輕審查員的認知負荷。
  2. 從一致性到卓越性:審查實務再進化
    「一致性」仍是品質的核心指標。EPO將針對「進步性」與「專利範圍明確性」發布統一評估框架,並要求所有異議均需附帶實證數據鏈結,避免主觀歧異。此外,隨著「統一專利法院(UPC)」判例庫的擴充,EPO將建立內部知識平台,讓審查員能一鍵調閱相關判決要旨,實現法律適用與司法實踐的同頻共振。
  3. 用戶共創生態系:從溝通到協作
    EPO深知,高品質專利體系需由申請人、代理人與審查機關共同形塑。2025年,除了擴大中小企業技術諮詢服務,更將推出「專利品質共創實驗室」,開放用戶參與檢索演算法測試與流程設計。此外,MyEPO入口網站將新增「即時品質回饋」功能,用戶提交意見後,系統將自動分類並追蹤後續改善進度,打破傳統單向溝通框架。

展望未來:專利品質作為創新基石

「法律確定性不是靜態目標,而是動態承諾。」EPO局長António Campinos強調,「當專利品質成為全球創新者的共同語言,EPO正從『把關者』轉型為『生態系建造者』。」隨著《2025年品質行動計畫》啟動,EPO也同步釋出宣傳影片《Introduction to the Quality Action Plan 2025》,以視覺化敘事向公眾傳遞改革藍圖。

參考資料:

(1) Quality Action Plan 2025, EPO, 2025. 3.15


發表留言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此輸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