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2.0:全球貿易再洗牌,台灣如何突圍? ─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深度解析
川普二次執政,一連串的措施、命令讓人目不暇給,政策的多變與對經濟影響的深遠,可謂比詭譎多變的景氣更加詭譎多變。過去3個多月以來,川普馬不停蹄的推動關稅政策,讓全球金融經濟陷入一片混亂[1]。近一、二年來,台灣對美國出口大幅攀升,占台灣總出口之比重超過2成,對美國出超金額達700億美元之多。川普的高額對等關稅將對台灣電子資訊業、半導體,乃至傳統產業,均帶來重大衝擊。
智慧型手機品牌商因應川普新關稅措施,印度製造可望成替代方案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宣布對來自57個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對等關稅,稅率從10%至104%不等,此舉將對全球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帶來重大影響。
iPhone 15穩坐2024年全球最暢銷智慧型手機
根據全球市調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全球手機型號銷售追蹤(Global Handset Model Sales Tracker),Apple的iPhone 15榮登2024年全球最暢銷智慧型手機。Apple與Samsung持續領跑全球10大最暢銷機型榜單,其他品牌已連續3年未能進入前10大。Samsung在2024年的表現強勁,入榜機型從2023年的3款增加至4款。
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深分析師Karn Chauhan表示:「Apple的iPhone 15成為2024年最暢銷智慧型手機,美國與中國市場貢獻近半數的全球銷量。iPhone...
數位主權下各國雲端標準研析
由於雲端應用快速普及,資料與技術的安全性開始受到國家重視,如何設立保護機制,同時又不過度扼殺創新,是各國政府目前積極思考的事情。
全球雲端安全機制重要性更勝以往
自從雲端服務被使用以來,社會對雲端可信度的擔憂就一直存在,無論是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如評估雲端公司地緣政治風險的關鍵負面地緣政治標準是它們的雲端是否受到外國政府的直接影響和控制(透過法律或其他手段),導致雲端直接或間接受到國家控制,或是雲端在資料隱私以及網路和國家安全方面的角色,正在促使全球關鍵決策者應對雲端服務帶來的眾多挑戰。
然而,許多政策制定者依賴誤導性的、下意識的評估,例如僅關注公司的國籍而不考慮公司或其...
解決台灣缺工問題,不應忽視中高齡族群勞動力
今年以來,「找不到人」是每個產業普遍的問題,也使得企業界對於開放外籍移工和培育技術人才的呼聲愈來愈高。不過,台灣社會在逐步進入高齡化的同時,也有愈來愈龐大的中高齡人口離開職場,對比日、韓等國的例子,台灣應該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善用這些資深勞動力了。
在台灣,「五缺」問題一直深深困擾著每一個企業領導人。其中,與人力資源息息相關的缺工與缺人才,不但牽涉到薪資水準、高等教育等問題,也跟人口結構變化、產業轉型方向互為表裡,可說是五缺當中最為複雜難解的。
受到台灣的少子化危機,再加上海外台商回台投資以及科技業近年的人才需求等眾多因素影響,發酵成產業界最頭痛的缺工問題。根據勞動部統計,自20...
留住人才提升生產力:深入解析員工健康對企業的影響與改善策略
年後一直是轉職及搶人才的高峰期,要如何留住人才,除了單純的提高薪資外,員工福利及職場環境也很重要;身為雇主,關注員工的職場健康責無旁貸。全球職場健康問題日益加劇,對個人、企業和社會的影響深遠。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健康研究所於2025年1月聯合發布的報告《蓬勃職場:雇主如何提升生產力並改變生活》(下稱《報告》)(Thriving Workplaces: How Employers can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 Change Lives) 中指出,投資於員工的全方位健康 (心理、身體、精神與社交層面),能帶來高達11.7兆美元的經濟價值,並大幅提升生產力與社會福祉。本...
川普關稅新政對全球貿易與科技產業的衝擊
美國川普政府宣布自2025年4月9日起,對多數主要貿易夥伴加徵10%關稅,其中乘用車進口將面臨高達25%的關稅,汽車零組件也將在一個月後納入課稅範圍。此舉旨在縮減貿易逆差、促進國內就業,並強化美國製造。不過,這項政策是否真能如預期發揮作用?或將引發連鎖性的經濟衝擊?Counterpoint Research 分析師團隊提出第一時間觀察。
2024醫療科技脈動報告:醫材產業投入研發、併購比重趨緩
安永最新的「2024醫療科技脈動報告」(Pulse of the MedTech Industry report 2024)指出,近一年全球醫療科技產業研發和併購二大成長性投資的比重,創下過去十年來的第三低紀錄,醫療科技產業面對成長趨緩的挑戰,產業下一波成長動能從何而來?台灣又該怎麼做?
報告指出,醫療科技產業2023年針對研發、併購和股東返還現金的總資本配置中,研發和併購的投資只占了63%,是過去十年中第三低的比率,相較於過往動輒7、8成以上的水準,這類成長性投資比重明顯有趨緩現象。同時,醫療科技產業以股息和股票回購的形式向股東退還大量現金,2023年高達239億美元,是安永醫療科...
國衛院研究:提升抗骨鬆長效針劑使用率可有效降低再次骨鬆性骨折風險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王貞予助研究員團隊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部傅紹懷醫師、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骨科Olivier Q. Groot醫師合作,分析台灣健康福利資料中10年間髖部骨折患者的抗骨鬆藥物使用情形及再次骨折風險。這是第一個用真實世界資料搭配嚴謹研究設計分析,證實增加長效型抗骨鬆藥物的使用不但能改善服藥順從性,還能有效降低臨床骨折風險。此研究成果已在2025年1月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Mayo Clinic Proceeding》發表。
台灣面臨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及其引發的骨鬆性骨折已成為重大的公共健康議題,骨鬆性骨折不僅增加個人身體與生活負擔,更...
逆境成長:2023 年全球研發支出接近 3 兆美元的啟示
全球研發(R&D)已成為衡量創新與進步的關鍵指標,展示了各國在科技、經濟與社會領域的競爭力。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於2024年12月的最新報告《End of Year Edition – Against All Odds, Global R&D Has Grown Close to USD 3 Trillion in 2023》(下稱《報告》),2023 年全球研發支出接近 3 兆美元,即使面對疫情、地緣政治緊張和經濟危機等多重挑戰,研發活動仍保持顯著增長,顯示出全球創新的強大韌性與活力。
研發總量的顯著增長
《報告》顯示,自 2000 年以來,全球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