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兩年貿易戰後,中、美誰占上風?
中美貿易戰至今將近兩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商品頻頻增加關稅,但作為回應,中國實質上對美國沒有任何反制手段,反制效果更幾乎難以維持。這樣的發展結果,與兩年前的市場主流觀點,完全不同。
2018年,川普(Donald Trump)率領美國全面反擊中國長年在全球各地設下的貿易壁壘,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許多商品,逐步調高關稅。中國美國商會(AmChamChina)在2018年8月底至9月初對會員進行調查,超過74%的企業認為美國對中國啟動的新一輪制裁,將會「產生負面影響」,希望川普停止打貿易戰,當時全球許多媒體大多認為,關稅暴增,會反映在美國的進口物價,進一步推升美國通貨膨脹,畢竟中國是全球大量...
2024景氣:第1季落底,第2季回溫,唯通膨及戰爭仍無解
踏入2024年,相信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對今年的經濟景氣相當關注。自2019年新冠疫情開始,全球天災人禍不斷,地震、海嘯、森林大火、俄烏戰爭、以哈戰爭、以及貿易戰、科技戰,連綿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些紛紛擾擾讓經濟學家們看到眼花撩亂,很難作出準確預測。然而,踏入2024年,貌似紛擾趨於穩定,不少產官學界專家學者對2024的展望都傾向樂觀。
2023年最後一天,12月31日,臺北大學校友總會與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系友會主辦了「2023第四屆臺北經濟論壇」,是次論壇以「轉型和創新,迎向新挑戰」為主題,邀請產官學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台灣經濟發展的未來趨勢。雖然專家學者意見不盡統一...
房地產是經濟成長的火車頭,也是年輕世代的壓力源
房地產是影響力最大的產業,而股市是財富成長最快的方式之一,要縮小年輕世代和中老年齡族群世代的財富差距,只能靠房地產和股市縮水才有機會,但房地產和股市縮水造成的景氣蕭條,又會讓社會大眾感到痛苦無比,對年輕族群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時代。
很多人會很好奇,為何房地產業會是社會景氣成長的火車頭、影響力最大的產業?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在2023年對美國經濟的統計,房地產市場的產值高達4.9兆美元,貢獻了美國約18%的GDP,房地產業對經濟貢獻較大的州分別是佛羅里達(24.1%)、內華達(23.2%)、德拉威爾(23.1%)和亞利桑那(23.1%);有些州的比重雖然比較低但GDP規...
親中親美,國家發展大不同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說過,「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幾乎已死,而且不太可能再回復,自由貿易瀕死讓晶片業邁入不同賽局。」
全球經濟在過去十多年,由美國、歐元區、中國這三個超過10兆美元的經濟體為主,主導全球進出口貿易和產業分工,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則是擁有極大的製造生產能力,美國跟中國在Barack Obama時代末期,逐漸從相敬如賓,轉為相敬如冰,Donald Trump時代,美國被迫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兩國漸行漸遠,Joe Biden時代則是延續Donald Trump的反中國策,對中國的科技和貿易擴大制裁,中美之間在南海一帶甚至相敬如兵,經歷2022年的全球大通貨膨脹以後,全球地...
政策方向,造成台、韓近年經濟發展差異擴大
經濟學界常會用股市的發展,來象徵該國家的經濟發展現況和前景預期,因為那是市場上許多投資人和企業,用大量資本去支持與否定的實質現象,大部分的企業和投資人,都是希望把資本投資在一個前景樂觀的市場,經濟、政治、外交、商業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關係。
2018年以來,全球最大和次大的美國與中國,在全球掀起貿易攻防戰,台灣和南韓,分別選擇了美國和中國,2018年以來,我們已經可以從兩國的股市發展,明顯看出不同選擇造成的實質結果,韓華、浦項制鐵、樂天、韓進、斗山、鮮京、LG、現代、三星等主要大企業,全面都受到影響,當然,會導致國家證券市場和經濟成長走向的,不會只有中美外交關係這個因素,我們可以從多方...
補貼政策對中國企業的打擊,比病毒更可怕!
在過去十年,補貼既是中國政府的經常性支出,也是中國企業的經常性收入。到了2020年,補貼不但不會消失,受到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政府需要補貼的產業,恐怕不只製造業,連服務業也要積極補貼了。對於中國經濟來說,這將是比疫情本身更為不利的影響。
2019年,中國面臨全年企業營運利潤年增率負成長,這跟2015年的情況差不多的惡化,甚至比2015年還嚴重。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關稅,明顯打擊到了中國企業的營運利潤,包含歐債危機那次,中國製造業PMI陷入近年來第三次低迷,雖然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曾經是世界工廠,但是隨著人口紅利逝去、勞工成本大幅提升、以及美國要求中國必須遵守當年加入WTO時的承諾,中國...
美國經濟與安全政策平衡研析
獲得並維持技術和創新的領先地位將成為整個二十世紀全球競爭的關鍵,在當前經濟競爭力與國家安全權衡的情況下,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是國家安全的基礎,為促進其地緣政治平衡並維持經濟發展,美國正從全球技術競爭的角度來看待經濟和貿易政策的各個方面。
美國科技生態系如何支持國家安全?
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是國家超級大國地位的重要因素,該國在全球科學和工業進步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的能力是其國家安全的基石,而半導體以及一系列其他尖端技術則是美國每個主要防禦系統或平台的關鍵驅動力。美國國防戰略指出,軍隊是否能夠迅速採用商業技術,是與他國拉開差距的關鍵。美國國防創新單位 (DIU) 在 2022 年報告中指出,獲得...
2023亞太地區私募市場研析
由於總體環境的不確定性,全球多數市場的私募股權交易和出場數量大幅下降,2023 年,亞太地區私募股權基金籌集資金僅 1,000 億美元,為十年來的最低水準,面對嚴峻的市場,投資人紛紛制定新的策略來尋找買家並提高出場估值。
2023年亞太區私募市場概況
亞太私募股權(PE)市場連續第二年籠罩著不確定性,許多投資人延緩 2023 年的交易,擔心該地區大受到經濟成長放緩、持續高利率影響,致使資金債務成本上升以及公共股票市場波動性增加,同時,不間斷的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全球衝突也加劇投資人的顧慮,亞太地區私募股權管理資產 (AUM) 佔全球資產管理規模 (AUM) 的比例下降至 27%,這是繼十多...
美國正積極打造技術導向經濟模式
鑑於近年來生產力成長乏力以及先進技術製造業空洞化,美國或許未來會推出更加強有力的技術經濟政策,最關鍵的第一步是在白宮內建立一個國家競爭力委員會,類似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家經濟委員會。
雖然美國經濟發展強勁,但鑑於美國生產力成長緩慢、先進技術製造業空洞化,以及各經濟部門創新應用創新不足,美國迫切需要強而有力的技術經濟政策,拜登經濟學(強調公共支出、透過再分配擴大中產階級、促進公平、分散市場以及推動「綠色」轉型)和「美國優先」議程(強調較小的政府、對「大型科技公司」的不信任、放鬆管制和提高關稅),加上《CHIPS法案》提升半導體回流速度,對美國經濟或許有所幫助,但還遠遠不夠。事實上是,美國...
美國經濟現況
美國度過了2023年這個漸入佳境的一年,經濟從市場一面倒看衰,大逆轉為全年GDP成長率高達2.5%,主因是美國強勁的民間消費動能,在高物價與高利率的環境下,美國人竭盡所能的擴張消費,撐起了整個經濟逆風。
2023年3月一度出現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和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在幾天內相繼倒閉,但年底S&P500已經大漲24.2%,年頭的悲觀,到年底轉為樂觀,從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S&P500大漲20%,隔年平均約有10%的漲幅,美國股市和美國經濟的發展,在美國大選的年度,很有機會出現較樂觀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