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互通法生效,助歐盟加速實現數位轉型願景
歐洲數位十年(Digital Decade)旨在實現「技能」、「企業」、「政府」以及「基礎設施」四大領域之數位轉型,甫於2024年4月11日生效之《歐洲互通法》即是推動政府數位化的關鍵立法,預計2030年將可於線上提供「所有」主要公共服務。
近年來,鑑於強化歐洲互通性合作的呼聲日益高漲,歐盟進一步通過《歐洲互通法》(Interoperable Europe Act,後稱IEA),以為公部門資料交換明定法源基礎,補充現有機制之不足。除例外規定,IEA預定自2024年7月12日起實施。
「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是健全的數位單一市場(Digital Single...
簡介美國《經濟間諜法》 經濟間諜罪之「圖利外國單位」 要件與案例
美國《經濟間諜法》(Economic Espionage Act,EEA)的經濟間諜罪(18 U.S.C. § 1831)有「意圖圖利外國單位」要件。在比較法上,類似台灣營業秘密法第13條之2或國家安全法第3條第2項的「意圖在境外使用」要件,因此EEA經濟間諜罪的相關判決值得台灣司法實務借鏡。本文透過美國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簡稱「第九巡院」)United States v. Chung案的經典判決,介紹美國法院如何認定經濟間諜罪。
EEA經濟間諜罪
18 U.S.C. § 1831(a)規定:「任何人其意圖或知悉其犯行將圖利外國政府、外國政府所控制之單位、或外國代理人,且知悉其—
...
培育優秀女性科技人才 國科會「2024 GiCS尋找資安女婕思」即日啟動!
每年3月,當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放榜時,想擠進頂大窄門的學子都會為選擇繁星、申請入學或是分科測驗這些入學管道而感到苦惱。當然,這不應該是等成績放榜才來苦惱的事,除非同是打高一開始就打定注意要選擇分科測驗一途,否則,從高中一開始,便應該關注多元發展,做好學習歷程的準備,不然往後即使考科成績再優秀,在進入二階審查階段,也較難脫穎而出。「尋找資安女婕思」活動便是豐富同學學習歷程的一個好機會,過去3年已有數千名同學利用此一學習機會,充實她們在STEM領域能力,增添其進入心儀大學的助力。
國科會於3月8日由副主任委員陳儀莊、IBM政府暨政策事務部門副總經理賴秀雯、國安會主任尤暖霞及教育...
AI生成無限可能:晶創台灣方案奠基未來10年科技國力
台灣站在生成式AI革命的浪頭上,生成式AI的導入將重新定義百工百業,開創生成式AI的新未來。國科會今(2024)年1月啟動「推動各產業導入生成式AI先期計畫」,預計投入新台幣1億元,集結政府跨部會資源、產學公私部門能量。此計畫以需求調查及擴散計畫、垂直領域示範應用、競賽選拔深度輔導等「廣、深、快」三大重點,協助百工百業導入生成式AI,共創台灣GenAI新世代。
2023年初ChatGPT引爆生成式AI趨勢浪潮,歷經一年多的發展,生成式AI技術快速演進,以前所未見的速度融入產業應用之中。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在2024年《十大戰略性科技趨勢》指南中預測,隨著AI導入的門檻大幅降低,...
談國家安全法第三條第二項「意圖在境外使用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之認定
國家安全法第3條第2項規定「任何人不得意圖在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使用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而為各款行為之一」,否則將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上五千萬元以下之罰金。該條款有所謂「意圖在境外使用」要件。此類似營業秘密法第13條之2之規定,故營業秘密法的司法實務有助於認定該要件之操作。本文在介紹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655號刑事判決,其乃最高法院首度就「意圖在境外使用」要件之舉證原則做出解釋,亦為攸關營業秘密執法如何依賴司法達成立法目的之關鍵判決。
背景
本案被告等皆任職於UE公司之新事業發展中心。RONG為部門協理,而HO與WANG屬高階工程人員...
歐盟選舉在即,多樣政策齊發支持創新發展
全球今年有六十多個國家大選,其中重點國家之一便是歐盟,歐盟在過去面臨經濟成長緩慢、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技術流失等挑戰,因此,歐盟當前積極推動不少創新措施,一方面強化自身科技競爭力發展,一方面也透過大量國際合作,與志同道合國家建立創新生態體系。
2024年1月,歐盟委員會推出一系列措施,用以支持歐洲新創公司和中小企業開發尊重歐盟價值觀和規則的值得信賴的人工智慧(AI),以下為措施內容:
歐洲高效能運算法規修正案
主要目的是在歐盟建立超級電腦作為人工智慧專用中心,包括取得、升級和操作人工智慧專用超級電腦,以實現大型通用人工智慧(GPAI)模型的快速機器學習和訓練,並促進人工智慧專用超級...
英國崛起:政府主導科技與產業趨勢更為明朗
英國在脫歐後雖然在經貿上受到一定程度衝擊,但該國依舊在科技創新上保持全球領先,特別近期科技變遷從技術本身創新一路延伸到國際關係,因此英國政府積極透過三大措施來確保其競爭力。
英國斥資3億英鎊投資先進鈾燃料生產
2024年1月,英國宣布投資3億英鎊啟動「高含量低濃縮鈾 (HALEU) 計劃」,到 2050年幫助提供高達24GW清潔、可靠核電的計畫的一部分,這項計畫將滿足英國電力需求的四分之一。而英國將成為歐洲第一個啟動高含量低濃縮鈾核燃料計畫的國家,加強新核能計畫的供應,並迫使俄羅斯進一步退出全球能源市場。 以下為計劃內容:
該計畫建立在英國作為核燃料生產世界領導者的地位以及英格蘭...
《科技戰與國家安全》台灣國家關鍵技術清單及各國政策布局
隨著全球局勢日益不穩定、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如部分國家帶有政治考量的經濟手段已對他國造成經濟威脅,各國為掌握戰略技術的自主性、保持經濟韌性,「經濟安全」的概念愈趨受到重視,自國家利益和安全的角度出發,確保國家技術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美國、歐盟、澳洲、日本、韓國等國皆已祭出經濟安全戰略和政策,台灣亦透過國安法等政策,保護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防止營業秘密外流。
台灣公布核心關鍵技術清單
基於確保國家安全、提升產業競爭優勢、保護營業秘密等考量,台灣在2021年7月推出「國家安全法」,以防止損害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外流,同時修正「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管制從事國家核心關鍵技...
國家太空中心積極扶植本土太空產業 專利、新創媒合雙管齊下
2024年第一場太空科技媒合會《臺灣太空新時代_創新三部曲》已於1月11日假台北小巨蛋台灣科技新創基地 (TTA) 盛大召開。是次媒合活動指導單位為國科會、由國家太空中心主辦、工研院負責執行。活動以創新三部曲:專利智權 x 新創媒合 x 專家座談三主軸,展現國家太空中心專利技術及新創育成的成果與資源,並邀請了國內對太空技術應用或商機洽談有興趣的業者,共同參與台灣太空領域重要的新時代。國家太空中心一向以提升國家太空科技研發能力,執行國家太空政策與計畫,促進我國太空活動及太空產業發展為首要任務,是次活動為過往研發成果交出了一張亮麗的成績單。
顧名思義,創新三部曲共有三部分,分別是專利媒合...
《科技戰與國家安全》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修訂入法,強化營業秘密保護
在國際政治及經濟角力之下,高科技產業發展與保護儼然成為延續國家命脈的重要指標,大國莫不戮力保護相關專門知識、智慧財產權及營業秘密,並將之提升至國家安全層級,也使得現今「國家安全」概念不再侷限於軍備方面。
近年來頻傳高科技產業違法挖角、竊取機密等不法情事,且根據法務部統計,營業秘密案件量逐年攀升,自2014年(52件)至2022年(393件)為止,已成長7倍之多;其中涉及域外不法使用者,幾乎集中在中國及港澳地區(95.8%),其他則為日本、英國等地(4.2%)。值得注意的是,挖角不單是基於經濟競爭所為,往往意在竊取技術機密,例如中國芯原微電子透過僑外資方式,設立台灣據點以吸引IC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