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搶裝潮太陽能發電設施,帶動2Q25太陽能產業鏈價格集體上漲

0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中國政策刺激太陽能產業整體需求,增添太陽能板供給緊張氣氛,預期2025年3月和4月的需求將出現小高峰,順勢帶動第二季產業鏈價格上升。 中國於2025年1月底、2月初接連公布太陽能發電、新能源電價相關規定,若太陽能發電設施於5月31日後併網,將不再享有固定收購電價,回歸市場供需決定價格,因此引發「搶裝潮」,尤其是設置在用電戶所在地或附近的「分布式」太陽能發電設施,將於今年第二季達到裝機高峰。 由於太陽能產業維持自律,以及中國「531新政」刺激,下游需求快速回暖。近幾個月最上游的多晶矽材料商維持低稼動率,短期尚無增加產量的跡象,預計矽料價格上漲動力...

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出爐,NVIDIA營收占比高達半數!

0
根據TrendForce最新統計,AI熱潮帶動整體半導體產業向上,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合計約2,498億美元、年增49%。其中,NVIDIA 2024年營收成長幅度高達125%,與其他廠商拉開明顯差距,成為2024年半導體IC產業霸主。 領先者寡占半導體IC產業 AI倚賴的高階晶片需要龐大資本和先進技術投入,廠商進入市場的門檻高,造成明顯的領先者寡占情況。TrendForce表示,在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合計營收中,前五名總計貢獻逾90%。隨著各大雲端服務業者(CSP)持續擴大AI server布建規模,NVIDIA H100/H200產品需求旺盛,推升其20...

2025 OLED顯示器再進步:折疊、捲曲、智慧化

0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在色彩飽和度、厚度、重量、靈活性和對比度等方面具備優異特性,雖然成本較高、製造工藝較複雜,仍為中小型顯示器的理想選擇。隨著OLED生產規模的逐漸擴大,加速顯示器市場從LCD轉向OLED,2025年中小型OLED面板出貨將首次突破10億台。今年可以看到OLED產品更多亮眼的表現,並朝向折疊、捲曲、智慧化的設計方向邁進。 根據調研機構Omdia數據顯示,由於OLED技術顯著進步和應用落地,中小型OLED顯示器(涵蓋1吋到8吋)的出貨量,預計將於2025年首次突破10億台大關,並應用於OLED電視、智慧手機、智慧手錶、AR/VR/MR耳機、VR頭戴式顯示器、平板、...

AI需求帶動,2024年三大科學園區營業額再創新高

0
受惠AI熱潮及國際半導體供應鏈庫存調整告一段落,2024年三大科學園區營業額再創新高,達4.76兆元,較2023年成長20.73%;貿易總額達5.84兆元,成長31.88%,其中出口額3.44兆元,成長29.57%,亦創新高。 國科會表示,2024年全球景氣維持擴張,園區產業逐步走出循環低谷,由於AI等新興科技需求帶動,加以先進半導體製程加持,及新興電子產品表現亮眼,科學園區2024年營業額4.76兆元,再創造歷年最佳成績,其中竹科1.51兆元,較2023年成長6.66%;中科1.04兆元,成長10.22%;南科2.21兆元,成長39.55%。 六大產業營業額成長25.4%...

記憶體解決方案助力生成式AI發展,邊緣運算成關鍵驅動力

0
隨著半導體技術持續創新,記憶體解決方案成為推動生成式AI(GenAI)發展的核心動力。各大企業在技術研發上不斷尋求彈性策略,以提升投入資本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並透過供應鏈合作加強Chiplet(小晶片)架構的發展。硬體設計也隨著生成式AI應用和使用者介面的變革而調整,預計2025至2027年間,市場將迎來多項技術突破。 DRAM解決方案在頻寬、延遲、速度、容量及功耗管理方面各有優勢,但成本與上市時程仍是關鍵挑戰。為降低創新風險,客戶需積極參與承諾採購,而製造商則須尋求降低成本的策略。例如,LPDDR、PIM(Processing-In-Me...

TSMC擴大對美投資至1650億美元,至2030年台灣產能仍逾八成

0
台積電(TSMC)近日宣布提高在美國的先進半導體製造投資,總金額達1650億美元引發注目,若新增的三座廠區擴產進度順利,預計最快2030年後才會陸續進入量產,於2035年推升TSMC在美國產能至6%,TSMC於台灣的產能占比仍將維持或高於80%。 2030年台灣先進製程產能將下降至58% TrendForce表示,為應對潛在的地緣政治風險,2020年TSMC宣布於美國Arizona興建第一座先進製程廠時,便擬定在當地設置六座廠區的規劃。但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和關稅問題越演越烈,必須加快擴廠推進時程。 2018年以後,全球貿易紛爭、新冠疫情等加速供應鏈分化,各地政府亟欲建立在地產能。根...

亞洲電子展覽會 Asian Electronics Online Exhibition 2025/3/3 盛大開幕

0
亞洲電子展覽會 (Asian Electronics Online Exhibition 2025)於2025年3月3日 盛大開幕,展期長達四個月至6月30日,採取虛實整合模式,為亞洲電子供應商與進出口商提供更高效的商務交流平台。 亞洲電子展覽會從2022 年首次舉辦,2025 年展會將進一步擴大規模,並與全球多場頂尖電子產業展會同步舉行,包括世界行動通信大會 (MWC)、美國聖地亞哥國際線路板及電子組裝技術展覽會、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德國紐倫堡電力電子系統及元器件展、以及美國國際電子自動化設計展 (DAC)。這些展會的時間安排將形成市場聯動效應,提升國際買家的關注度,讓亞洲電子展覽會...

突破高溫SiC晶體生長技術瓶頸,成大半導體學院晶體研究中心正式啟動!

0
台灣半導體材料技術再突破,國立成功大學「晶體研究中心」今(2025)年正式啟動,26日上午在成大南科台達大樓舉行開幕典禮。成大晶體研究中心是目前國內唯一具備超高溫(2300°C以上)大尺寸碳化矽(SiC)晶體生長技術的學術機構,未來將攜手全球產業夥伴,加速技術轉移,推動SiC與氧化鎵(Ga₂O₃)材料在半導體、光學、雷射及醫療領域的應用,提升台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成大晶體研究中心長期獲國科會與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支持,已突破高溫SiC晶體生長的技術瓶頸,可生長大尺寸、高純度的SiC晶體,為台灣半導體與功率元件產業提供關鍵材料。這項技術將大幅提升電動車、5G通訊、高效能電源管理等應用...

SEMI SMG:全球矽晶圓市場於 2024 年下半年回穩

0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SEMI) 旗下矽產品製造商組織(Silicon Manufacturers Group, SMG)於矽晶圓產業年終分析報告中指出,全球矽晶圓需求於 2024 年下半年擺脫 2023 年起的下滑走勢,重拾復甦動能。 2024年全球矽晶圓出貨量下降 2.7%,來到 122.66 百萬平方英吋(million square inch, MSI),晶圓營收同樣下滑 6.5%,至 115 億美元。 2024 年晶圓廠利用率和特定用途晶圓出貨量,受到部分高產量類別終端需求疲軟衝擊,整體庫存調整速度也隨之放緩。下半年可望出現較強的修正力道,並一路延續至2025 年。 ...

Counterpoint:DeepSeek高效AI模型突破高成本瓶頸,中國記憶體產業競爭力提升

0
DeepSeek最新大型語言模型(LLM)以極高的性價比震撼AI市場,不僅挑戰AI產業「高成本、高算力」的既定框架,亦為中國半導體產業帶來新的可能性,顯示出中國在全球AI與晶片市場中的潛在競爭力。 高效能與低成本並行 Counterpoint研究團隊指出,DeepSeek R1與S3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成本分別僅為600萬美元與5億美元,較OpenAI的ChatGPT、Google Gemini及Anthropic Claude等領先模型低約96%,在效能上亦毫不遜色。雖然業界對此低成本提出疑問,特別是數據標註與清理等隱性成本是否被計入,但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DeepSeek的高性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