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Q1智財申請出爐,發明專利外熱內冷、商標微幅成長
智慧財產局公布2022年第1季智慧財產權趨勢,智慧局共計受理3種專利申請合計17,498件,較上年同期增加2%,而商標申請24,450件,比去年同期略增0.3%。發明專利方面,本國人申請件數增加10%,其中台積電申請723件居冠、外國人以高通242件最多。商標方面,以「農業食材」產業為申請最大宗,本國人在「農業食材」件數最多並已連續兩年正成長,外國人則在「技術研究」件數最多且成長顯著;申請人中,統一企業以220件商標申請案拿下本國人之首,外國人則以廣東龍順國際物流76件最多。
外國人發明專利申請成長10%
台灣智慧局受理申請的三種專利案件中,以發明專利12,534件為最大宗,件數較上年...
美國專利進步性面面觀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v. 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美國專利實務需要基於相關的引證案論證,本領域中具有一般知識者,具修飾/結合先前技術的動機 (motivation to modify/combine the prior art) 與有對成功的合理期待 (reasonable expectation of success),才能斷言請求項不具進步性。而這個動機,是可以透過引證案中一些負面評價來被推翻的,即所謂的反向教示 (teach away),但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甚麼樣的評價可以被認定是負面的?」
技術背景
燃氣渦輪引擎 (gas turbine engine) 得益於直接輸出旋轉運動的特性,在航空、船舶領域被大量應用,又由於對不同燃...
思覺失調症藥物化學構造的顯而易見性:Eli Lilly and Co. v. Zenith Goldline Pharmaceuticals, Inc.( Fed. Cir. 2006)
醫藥是許多人日常所必須使用到的,例如:有著思覺失調症的患者,每天都需要定時服用治療藥物,但是較少有人會想知道自己使用醫藥的成分為何,更不用說進一步了解其中的化學構造。然而,醫藥的化學構造是病症療效的來源,也多半是專利權所層層保護的部分,而且更是醫藥專利侵權訴訟中常被侵害的熱點之一。由此可知,醫藥化學構造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
其中,思覺失調症藥物的化學構造更鮮有人探討,因此,本文藉由Eli Lilly and Co. v. Zenith Goldline Pharmaceuticals, Inc.( Fed. Cir. 2006)案件來探討思覺失調症藥物化學構造的顯而易見性。
思覺失...
元宇宙 vs. 智財權
元宇宙 (Metaverse) 不是一種技術,它是一個市場、一種應用、一個商機、一種體驗…。
簡單且具體的說,元宇宙是一個虛擬現實的世界(宇宙),用戶可以在其中互動、玩遊戲、工作、以及體驗現實生活;元宇宙是一個使用電腦耳機和特殊設備進行社交互動的 3D 虛擬世界網路。進入元宇宙,用戶可以沉浸在其中世界並與虛擬對象和虛擬化身於視覺效果中同步進行互動。
元宇宙 (Metaverse) 不是一種技術,它是一個「技術集」,要實現元宇宙,需要的技術包括區塊鏈 (blockchain)、虛擬現實 (virtual reality)、增強現實 (augmented reality)、人工智慧 (...
降壓藥物的文義侵害:Pfizer, Inc. v. Teva Pharmaceuticals, USA, Inc.(Fed. Cir. 2005)
當我們欲申請發明專利時,需要由專利申請權人備具申請書、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摘要及必要之圖式,向專利專責機關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申請 。而所需繳交的文件中,以「申請專利範圍」最為重要,因為發明專利的專利權範圍,是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於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得審酌說明書及圖式 。
申請專利範圍是以中文字所描述而成,而這些文字構成了發明專利的專利權範圍,使我們的發明能受到專利的保護。當被控侵權對象完全符合這些文字所描述時,就稱為被申請專利範圍之文義所讀取(literally read on),而被申請專利範圍之文義所讀取時,就會被認定有文義侵害(literal infringement)。...
科技部揭「科研創業計畫」成果,募資逾新台幣67.9億元
為了將具有原創性且有重大商業潛能的研發成果推廣至市場商業化,科技部透過「科研創業計畫」孕育超過148家台灣新創。近日科技部召開記者會發表科研產業創新服務成果,邀集到兩組運用學界技術能量提供解決方案的新創團隊,分別為衛波科技的「現地型AI智慧地震防災預警系統」,以及中山大學教授張鼎張具革命性提升半導體元件良率與效能的「創新半導體缺陷消除技術」。
創新半導體缺陷消除技術 帶動半導體上游產業再升級
台灣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讓台灣在全球產業生態鏈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作為談判的籌碼。為了培植產業實力,科技部致力於前瞻技術學研團隊的輔導培育,不斷注入學術研究所需的能量與投資,...
風險投資工作室模式能否協助我國企業再次成長?
風險工作室(Venture Studio,或稱為Startup Studio)在美、歐地區行之有年,強調創投在協助新創時不應單純僅以資金挹注為主。由於當前新創在數量、技術、人才、商業模式等多樣性逐漸提高,試想,如果有個地方能讓新創點子成真並商業化,且能源源不絕孵化出新的新創(而非提供場域讓新創進駐與業師資源,這與加速器/孵化器的模式相當不同),形成一種製造新創的新創工廠,那會是什麼情景?
一種盛行於歐美,但在台灣剛起步的風險工作室
這正是風險工作室的主要任務:透過特定執行流程與速度來產生大量新創,這種較新的觀念或許在台灣還不盛行,但在企業與政府急於創新的情況下,傳統加速器被動的等待新創...
2021風險投資趨勢:美國以金額取勝、亞洲數量第一、金融科技最熱門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創新創業投資的熱潮越燒越旺,銳不可擋。在2021年,全球獨角獸(unicorn)的數量達到959家,與2020年的517家相比,激增69%;截至2021年底,有44家新創獨角獸的估值超過100億美元,亦即所謂的十角獸 (decacorn)。在整體風險投資金額的部分,2021年創6,210億美元新高,與2020年的2,940億美元相比,成長翻倍 (111%);其中美國以3,110億美元占全球過半比例。然而,如果以融資案數來看,則是亞洲地區以12,485件融資案奪冠,占全球36%,7年來首次超越美國;而亞洲地區風險投資之成長主要來自中國創投公司之快速成長。
CB ...
染色劑之均等論:Mylan Institutional LLC v. Aurobindo Pharma Ltd.(Fed. Cir. 2017)
日常生活中,我們已非常習慣使用文字來描述人事物,但在文字的描述上仍有先天上的限制,就是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準確。即便是較為嚴格的法律,在同一條文中所使用的法律文字,不同的法律學者仍可能做出不同的解讀,更不用說在申請專利範圍之中所使用的文字。
申請專利範圍是專利的核心部分,其描述著申請人所想要保護的部分,這部分是由文字所撰寫描述的。申請專利範圍的文字可以構成一定的範圍,但在這範圍之外,是否也可以被視為是申請專利範圍文字所描述的部分呢?這部分就涉及到「均等論」。簡言之,均等論所要探討的就是申請專利範圍文字的延伸空間,因此,就讓我們藉著Mylan Institutional LLC v. Aur...
美國專利進步性面面觀 ─ TEVA PHARMACEUTICALS USA v. CORCEPT THERAPEUTICS, INC.
要證明一專利請求項欠缺進步性,並非收集揭露了該請求項之全部特徵的多個先前技術,然後表達「該發明之整體對於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係顯而易知」那麼簡單。在美國專利實務下,還需要論證具修飾/結合先前技術的動機 (motivation to modify/combine the prior art) 與有對成功的合理期待 (reasonable expectation of success),才能斷言請求項不具進步性。然而,在這兩個要件中卻存有一個不那麼確定的字眼,「合理」,這就需要專利從業人員透過實際案例來體會此一抽象的概念。
技術背景
細胞色素P450 3A (Cytoch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