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pnews.members
降壓藥物之禁反言:Schwarz Pharma, Inc. v. Paddock Laboratories, Inc. (Fed. Cir. 2007)
俗話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說出的話,給出的承諾,猶如飛語一般難以收回。專利的申請過程也是如此。在專利申請過程中,因為涉及一些專利要件的問題,而收到審查人員的審查意見時,我們會做出對應的修正、提出一些主張,更可能因此刪除了某些要件,為的就是希望能順利通過審查。
然而,這些在申請過程中因我們做出修正而捨棄的部分,在往後的專利侵權訴訟中無法再次被主張來作為他人侵權的依據,這就是「禁反言」。
在醫藥專利侵權訴訟中,禁反言的主張尤其重要,因為,某些成分曾經被修正或刪除,往後,其他競爭者很可能就會使用同樣的成分。因此,本文藉由Schwarz Pharma, Inc. v. Paddock ...
專利審查高速公路PPH
各國專利審查主管機關為了提升專利審查效率、減少重複的案件檢索工作,藉由「專利審查高速公路」(Patent Prosecution Highway,簡稱PPH)展開合作,當一專利申請案在第一申請局(Office of First Filing,簡稱OFF)經實質審查獲准專利後,專利申請人可將相關資料提供給第二申請局(Office of Second Filing,簡稱OSF);第二申請局便可參考第一申請局的檢索與審查結果,加速該專利申請案的審查。目前與台灣實施一般型PPH計畫的協定國家有美國;實施增強型的協定國家則有日本、西班牙、韓國、波蘭、加拿大等國。
PPH計畫最早的起源,是200...
三年試點期結束,中國即將成立知識產權上訴法院?
包括美國、日本、甚至台灣都對專利、商標等智財權案件設置了專責的上訴法院,中國大陸則是在試點三年後,有意將現行設置在最高人民法院內的知識產權法庭,進一步改制為專門負責知識產權上訴案件的法院。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對於產業界又會有何影響?
今年二月底,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向中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報告時,拋出了知識產權領域的專責上訴法院,使知識產權司法審判體系能更趨完整的風向球。隨後,多名人大委員也紛紛附議,一時間,建立中國版CAFC已成為中國科技與法律界的熱門話題。
為了因應專利、營業秘密等案件在審判上的特殊性,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很早就開始在各地中級法院內設立專責的知識產權法庭,又陸...
俄羅斯以智慧財產權作為被制裁的報復手段
作為對聲援及支持烏克蘭的國家的反擊,俄羅斯採取了罕見的手段,以智慧財產權作為國家的戰爭策略。
俄羅斯政府於3月初發布法令表示,俄羅斯企業已沒有義務向「不友好」國家 的專利、實用新型和工業設計所有者提供損害賠償,這些「不友好」國家都是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國家。
這意味著俄羅斯企業可以無需支付授權金或徵求權利人的同意,任意使用「不友好」國家的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IP),包括發明專利、商標及工業設計等等;而受影響的公司無法針對俄羅斯的侵權者主張任何權利。 由於台灣也在俄羅斯「不友好」國家名單之列,因此台灣專利/商標權人應多加注意。
在法令公告不久,...
疫情點燃全球併購交易熱,2022年醫療照護和生技產業前景看好
過去一年(2021)全球仍飽受COVID-19影響,變種病毒Delta及Omicron再度衝擊醫療資源體系,生技製藥產業陸續開發出檢測試劑及疫苗,醫療照護領域也開始廣泛應用智慧醫療。全球受託開發製造(CDMO)市場規模龐大,併購成為全球CDMO產業的趨勢與成長策略之一,預計2022年將為醫療照護與生技產業帶來更強勁的併購潮,2025年全球CDMO產值將高達到1,066億美元。
過去兩年為控制COVID-19大流行,為醫療照護與生技領域帶來快速的進步,並為快速開發和測試新療法和診斷方法引入了新方法,這些簡化的方法加速了新分子和生物製劑從實驗室到患者使用的速度,為生物製藥、生物製藥服務和...
科技的專利檢索與專利佈局
專利數據庫是免費且蘊含大量情報的數據庫,如果能善用相關資源,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掌握競爭情報,也能從中找尋新的合作機會以及解決方案。早期美國及日本的企業常通過專利情報來監督競爭對手的技術發展;近年來中國大陸也積極培訓科研人員掌握專利檢索與信息情報蒐集的能力。創新的基礎不再是從0到1的發想,而是通過前人的經驗積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步邁前。
專利分析是一門公開的競爭情報學
台灣近期在修訂《國安法》,要重懲經濟間諜,防止核心關鍵技術外洩,但條文中所針對的是「營業秘密」而非專利。專利制度鼓勵「公開換保護」,發明人向政府提交專利申請,經過審核通過後,國家給予該專利範圍內的獨占權,專利權人可以從中獲...
淨零排碳目標下的風險與商機,任何產業都無法輕忽
本刊前期文章(三大推力接連出現,通膨問題如何解?)分析過,因替代能源價格高漲造成的「綠通膨」,將是未來數年全球經濟的關鍵要角。不過,若從整個氣候變遷的角度來看,物價上漲恐怕只是最輕微的影響。隨著全球暖化現象日益劇烈,各界對零碳排的呼聲也愈來愈高,對於廣大科技製造業已經形成難以忽視的壓力。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最新出爐的年度全球風險報告,在5至10年內,全球前十大威脅當中,來自氣候、環境面向的就佔據了前五個。「其實,不管在短期的2年內,還是在中期的2至5年內,極端氣候以及氣候變遷因應行動的失敗,都已經是全球的最大威脅,」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指出,縱使當前全球危機重重,但氣候變...
官學研攜手產業 台灣量子科技國家隊成軍
中央研究院在量子科技已布局多年,院長廖俊智表示,從2019年開始體認到量子科技已經在全世界風起雲湧,所以在2019年底疫情開始之前,中研院便展開了一系列腦力激盪的會議,到了2020年初便以視訊會議方式進行,邀請了院內專家來研商要如何發展量子科技。在討論到「為什麼要發展量子科技,有沒有不得不做的理由」時,發現有許多不得不做的理由。最重要的是,經過過去數十年的努力,整個科技界已把量子科技推動到量子2.0的地步,開始能夠利用一些量子中的特殊性質(如量子疊加、量子糾纏等技術)來完成新的應用,進步非常快,幾乎每一個禮拜便有新的技術突破,讓人覺得膽戰心驚,知道如果現在不做就來不及了。
行政院科技...
量子科技專利布局:又是中國 No. 1?
看到此篇的標題,讀者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加上一個問號?
北美智權報在過去刊期中,曾經做過不少不同技術領域的專利調查報導,當中許多高新科技,包括5G、6G、AI、稀土、第3代半導體……等等,中國在專利數量上都位居榜首;這次調查量子科技專利,看完初步資料時,發現中國在此領域的專利數居然又是排行第一,不禁驚訝的置疑。另一方面,提到中國在某些領域專利數量居首時,都有不少人置疑:「數量多不代表什麼,品質又如何?」因此,標題加上問號的第二個目的,是置疑中國在量子科技專利布局方面除了數量第一名外,品質是不是也同樣No.1?
為了寫這篇調查報導,筆者查閱了幾份近年的量子科技專利調查報告,...
2022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出爐, 通訊和工業系統將主導未來產業創新
科睿唯安(Clarivate)針對企業持續的卓越創新能力,揭曉2022全球百大創新機構(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 2022),從今年的榜單可以發現,全球創新活動重心持續東移,亞洲在全球創新版圖的主導地位日益增強,而台灣今年總共有九間機構入榜,僅次於日本與美國,並與德國同列全球第三,再創下歷史新高。
隨著全球創新模式及評估方法的演變,今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有一半以上(54家)來自亞洲,凸顯了亞洲在全球創新舞臺上日益增強的主導地位,其中日本企業上榜35家、台灣9家,中國和韓國各有5家機構上榜。亞洲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主導地位,尤其在電子和電腦設備產業表現特別突出。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