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作者 文章來自 Naipnews.members

Naipnews.members

1360 貼文 1 評論

看以色列如何培育新創企業

0
位於中東地區的以色列,人口不過900多萬,卻能以蓬勃的新創發展聞名國際,吸引超過500家跨國企業進駐研發,不但人均專利數位居世界第五,同時在科技產業保持領先地位。新創企業在以色列能有無後顧之憂的創業環境,主導科技產業政策的以色列創新局(Israel Innovation Authority)功不可沒! 以色列新創成功要素 以色列的新創之所以有名,除了早期吸收來自蘇聯的猶太裔科學家及工程師移民,並與猶太裔美國人維繫緊密的人脈網絡,以色列國防軍(IDF)、國營事業也培育了優質的科技人才,再加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育成中心及投資人,都前往以色列設立據點。此外,大量跨國企業也在以色列扮演重要角色,從...

到了該進修的時候了嗎?全球十大智慧財產權LLM介紹

0
自這一期開,北美智權報將會新增一個名為「科法圈」的單元,「科法」,顧名思義就是科技與法律,而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因為科技快速發展而衍生出來的相關智慧財產權法律問題。在台灣,最早因應這個問題出現的是「科法所」(科技法律研究所),為的是讓科技人多了解一些法律常識,後來再衍生出專利研究所、智慧財產研究所…等等更專精的課程。「科法圈」單元會探討的可以是科法教育,也可以是圈中人,這一期的「全球十大」算是一個概觀。 由於市場相對廣大及市場需求急遽提升,智慧財產權法(通稱「智財法」,包含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營業秘密法….等等)已漸漸變成法律系所的顯學。智財法用於保護創新的技術、產品或擁有專利...

專訪專利師公會理事長林宗宏 ─ 專利師應多參與公民活動,適時掌握百工百業脈動

0
面對台灣專利市場的「相對性飽和」,對於剛入行或剛考上專利師證照的菜鳥專利工程師/專利師來說,究竟要如何打拚,才能在困境中突圍?新任專利師公會理事長林宗宏認為,自立自強是很重要的,但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所以年輕人在執行老闆交待的任務之餘,也要隨時注意機會有沒有在自己頭頂飄過,而機會飄過的瞬間也要跳得夠高才能抓住機會。他強調平常多充實自己很重要,因為只要跳得比別人高一點點,你才可以比別人先一步搶得機會;此外,勇於挑戰也是必須的。乍聽之下,這些都好像是心靈雞湯之類的勵志書刊中的老生常談,一般人都會認為說得很簡單,但做起來不容易。不過林宗宏的回答可不是在打高空,聽完他從完全不會日文到考上日本留學的獎學...

從窮酸憤青到本土博士:雲科大楊智傑的教授之路

0
攤開全台灣智財相關系所的師資名單,幾乎都畢業自美國、歐洲或日本,像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教授楊智傑一樣,土生土長、沒喝過半滴洋墨水的「本土博士」,可說少之又少。楊智傑執教鞭至今11載,也是《北美智權報》極受歡迎的專欄作家,他的工作之路看似順遂,其實背後歷經戲劇化般的艱辛,直到今年楊智傑晉升為教授了,天天開車上班時還在聽著英文,督促自己不能停止學習! 故事是這麼戲劇化開始的:那天夏天,楊智傑從新竹高中畢業,順利考上台大法律系,卻在準備負笈北上求學之際,被父母告知家裡經商失敗、負債千萬,從此之後他必須靠自己,楊智傑從小到大無憂無慮的人生,就在一夕之間被宣告終結了。 面臨這樣的人生巨...

誰是正港光纖之父 ? 從高錕離世說起‧‧‧

0
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光纖之父」(The Father of Fibre Optics)? 這個問題很有趣。如果你在Google搜尋引擎用中文輸入「光纖之父」,第一個跳出來的結果會是高錕,但如果用英文輸入「The Father of Fibre Optics」,排名第一的結果會變成印度學者Narinder Singh Kapany,難道跟電話發明人一樣,「光纖之父」同樣鬧雙胞?隨著高錕的去世,讓我們在緬懷之餘,也同時複習一下光纖通訊的發展歷史吧! 9月23日,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的高錕教授在香港病逝,享年84歲。從高錕逝世到追思會。香港媒體都以大篇幅報導,因為高錕跟香...

人在廊簷下:台灣民眾申辦大陸居住證的利弊得失

0
最近港澳台居民居住證(居住證)的議題鬧得沸沸揚揚,便民措施的背後其實隱含高度的政治意味。一方面居住證確實有利於台灣人在大陸發展,但卻涉及的所得稅務及強制納入社保等疑慮,相對於年輕的台青對申辦居住證的熱忱,老一輩的台商或台幹的申辦意願則相對不高。號稱在大陸地區發展的台灣人高達百萬,但迄今申請人數仍不到三萬,數字背後一定反映一些脈絡。筆者認為應該諒解申辦居住證的台灣人民確實有各種「人在廊簷下,不得不低頭」的苦衷,但在大陸地區的台灣人對於申辦居住證也充滿各種疑慮,疑慮未解開之際或已建立申報及管理機制之前,不應該動輒以政治操作為由,而剝奪申辦居住證者的公民權利,讓長年奔走於兩岸的台灣人,內心的政治疏離...

葉雪美:設計師們,說個好故事吧!

0
今(2018)年剛從智慧局退休的葉雪美,是北美智權報最資深的專欄作家。每一個月,葉雪美都會幫台灣的廠商做功課,搜羅全世界重要的設計專利領域中的最新判決進行深度分析。這些扎實的內容,都得歸功於她在設計領域耕耘了超過三十年的寶貴經驗。 這幾年,設計專利在台灣突然成為了顯學。首先,以每年專利申請的統計數字來看,當發明、新型專利的申請數量都呈現萎縮時,只有設計專利的申請量不但維持穩定,甚至還出現微幅成長。此外,蘋果公司(Apple)與三星(Samsung)的手機設計侵權大戰,更於今年四月被判出超過5億美元的天價賠償金。 前智慧局(TIPO)專利審查官、北美智權報專欄作家葉雪美就在文章(Appl...

台灣企業要申請PCT,該選USPTO還是SIPO?

0
拜某部長所賜,使得專利的PCT國際申請議題躍上重要的新聞版面,讓平常對專利不甚了了的國人,結結實實的上了一課,這對於國民教育來說,是一件好事。而對專利業界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溫故知新的好機會,除了對PCT國際申請的流程及優缺點再複習一次外,在分享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新」發現,讓專利業界人士對PCT有新的體認。 日前,專利師公會於新竹舉辦了《企業智權管理實務交流會》,以大數據時代的全球專利布局為主軸,邀請了免疫功坊的專利師滕沛倫及德高行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車慧中,分別就「專利連結對於全球布局政策的影響」及「中國PCT申請」兩大主題,從策略及實務面,和與會者分享他們寶貴的經驗。由於最近PC...

政大智財所助理教授陳秉訓 ─ 錯過了DRAM起飛的年代,轉戰智財迎風遨翔

0
19年前,一個年輕人從研究所畢業之後,選擇了DRAM廠的製程工程師工作,但剛好錯過了DRAM起飛的黃金階段,他並沒有耐心的等待下一波半導體景氣循環,而是毅然決定轉換跑道,一頭栽進智財的領域,進入事務所當專利工作師。因為他知道智財受景氣影響不大,鮮少供過於求的問題,永遠在風口上。 熟悉北美智權報的讀者,應該對於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助理教授陳秉訓並不陌生。他在電子公司擔任過製程工程師,也曾在專利事務所擔任專利工程師,因為憧憬進入科技公司擔任法務,放下工作遠赴美國苦讀法律三年,但沒想到最後法務沒當成,卻搖身一變成為在大學教專利的熱血老師。 向來喜歡研究新東西、分析事情的陳秉訓,從...

吳冠賜:環境改變帶來的機會,專利界不能錯過!

0
從去年開始,在公會的爭取下,專利師的職前訓練正式回歸專利師公會,再加上一連串的國際參訪、實務界交流等活動,專利師公會這兩年變得熱鬧不少。之所以會有這些新措施,是為了回應大環境的一連串變化,讓專利師也能跟上甚至引領產業界的新需求。 從2017年開始,國考及格專利師的職前訓練權責,從智慧局轉移至到專利師公會手上,課程內容也出現了不小的變化。「我們加進了很多專利師在工作職涯中會遭遇的實務問題,」專利師公會理事長吳冠賜舉例,除了基礎的專利審查基準課程外,也安排了拜訪智財法院、專利侵權與自由運作(FTO)分析、專利授權與契約、甚至還有事務所設立與管理……。 「老實說,審查基準他們在考試的時候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