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台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報告》:台灣企業AI應用仍在萌芽期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0
262

在人工智慧快速進步、地緣政治影響供應鏈、以及全球數位化程度提升之下,企業加速數位轉型已成必然。PwC Taiwan邁入第四年協助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發布《2024 台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報告》,綜合1,200份量化問卷調查結果,並收錄四位台灣企業領袖訪談觀點。調查發現,台灣企業對數位工具的掌握度越來越高,數位工具的應用逐漸轉往中高階移動;然而AI應用尚在萌芽期,使用率僅約一成。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數位轉型專注於重塑商業模式,需克服資金與組織變革挑戰

PwC 調查指出,台灣企業目前進行數位轉型的主要目的為提升作業效率(65.6%),其次是有效管理庫存(40.9%);未來三年的數位轉型目的,則會更加關注產品與服務的品質提升與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以及開發與拓展通路,將數位轉型的重點面向客戶與市場。

然而,數位轉型的首要挑戰在於資金壓力(54.7%),包括擔心投資效果不如預期及工具成本過高。此外,42%企業認為推行數位轉型時,組織變革如員工抗拒與營運模式複雜,也增加了執行的困難,顯示數位轉型不只是導入工具,還需要透過變革管理來推動。

AI 應用仍處於萌芽階段,九成企業尋找切入點

PwC 調查顯示,人工智慧的採用尚未普及,僅約一成(8%)企業有明確應用AI,現階段多數應用聚焦於提升工作效率 (如:推薦學習、利用機器學習做分析等)及提升生產力 (如自動化聊天機器人、自動駕駛車輛),而領先企業則已利用 AI 提升客戶體驗。

然而,仍有九成(92%)企業尚未使用AI,尚在探索 AI 的切入點,對 AI 工具的效益仍有擔憂。本調查亦指出,由於訓練 AI 模型的成本高昂,多數企業傾向採用現成的大型語言模型或工具,避免從頭訓練AI 模型所耗費的時間與金錢,並藉由外部專業廠商協助加速導入。

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長盧志浩強調,隨著技術進一步成熟,預期長期 AI 將逐步滲透至企業各項活動,例如提升產品品質、改善獲利能力等。企業應聚焦於痛點,設計AI基礎架構並進行員工技能培訓,以最大化AI效益。

善用政府資源與工具加速轉型

盧志浩表示,川普2.0 時代帶來許多不確定性,在區域化、供應鏈分散、環境變遷的大趨勢下,企業面對新的經營環境與挑戰需要進行商業模式的重塑,透過數位轉型才能夠支持未來不斷的改變需求。目前企業對AI 的關注很高,並期望AI 能夠帶來重大改變,但採用工具的情況不到一成,顯示仍在觀察及萌芽期,需要加速AI 的產業應用。

企業未來仍將政府計畫視為數位轉型的重要外部資源,同時也對數位人才培養、專家輔導等多元創新的補助措施表現出高度興趣。本報告建議企業從科技創新、數據驅動、客戶體驗及組織敏捷等四大面向評估轉型價值,並以八大財務指標衡量成效。同時,參考報告中的成功案例與善用政府資源如台灣雲市集(Tcloud)提供的雲端工具,能幫助企業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解決方案,加速轉型進程。

完整《2024 台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報告》請點此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發表留言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此輸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