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PTO 2023年4月20日公告啟動新一波專利規費調漲計畫,條列初步調整規畫及各項規費目標金額,預定2023年5月18日在該局專利公眾諮詢委員會(Patent Public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PPAC)聽證會上詳加說明[1]。此次專利規費調整將依修法提案、各方意見徵詢、正式公告等步驟辦理,最終方案可能在2024年底拍板、2025年1月生效,但屆時公告內容未必與USPTO現在釋出的規畫版本相同。

因國會通過的小實體、微實體規費優惠幅度超乎USPTO原先預期,同時2020年10月前次規費調整生效後,美國物價明顯上漲,依USPTO目前規畫版本[2],各項預定變動的規費金額大致上調5%,同時為更貼近使用者付費原則,規費結構也多有調整。重點包括但不限於:新案及PTAB公告後審理(Trial)程序規費將大幅提高、新增或恢復開徵多項規費、部分規費依不同條件細分出不同級距應繳金額。

以下就發明新案規費大幅提高、新增或恢復開徵多項規費、細分不同級距課以不同金額三項,列舉部分值得注意的規費調整提案先供參考,於不同實體差別收費項目,僅以大實體規費金額為代表。
項目 |
原金額 |
新金額 |
漲幅 |
備註 |
|
發明申請案 | 基本申請費 |
320 |
350 |
9% |
官方理由:調漲幅度除基本的5%,再加5%,以減少新案階段官方收費與實際成本的差距 |
檢索費 |
700 |
770 |
10% |
||
審查費 |
800 |
880 |
10% |
||
領證費 |
1,200 |
1,260 |
5% |
||
設計申請案 | 基本申請費 |
220 |
300 |
36% |
官方理由:為鼓勵發明設計,USPTO向來刻意壓低新案前期規費,藉授權後的維持費彌補成本差額。但近年微實體申請案件比重快速攀升,2022年度約占28%,而設計案無維持費可彌補前期成本差額 |
檢索費 |
160 |
300 |
88% |
||
審查費 |
640 |
700 |
9% |
||
領證費 |
740 |
1,300 |
76% |
||
超項費 | 獨立項>3項,每項 |
480 |
600 |
25% |
官方理由:除更加貼合官方實審成本,也希望藉此引導申請人請求項撰寫策略 |
總項數>20項,每項 |
100 |
200 |
100% |
表1. 新案規費大幅提高;部分項目的調幅明顯加高,甚至翻倍,很挑戰新案申請人,尤其是設計案申請人的接受度。
項目 |
原金額 |
新金額 |
漲幅 |
備註 |
|
AFCP 2.0請求費 |
0 |
500 |
n/a |
官方理由:回收審查成本 公眾反應:這是F-OA後修正常見操作,但若需繳費,請求量預料將雪崩式下滑 |
|
轉讓書等文件登錄費 | 線上提交 |
0 |
40 |
n/a |
官方理由:2014年取消線上辦理規費,以鼓勵登錄、方便公眾查詢所有權相關資料,卻導致瑣細(frivolous)文件也大量登錄 公眾反應:何謂frivolous?且恢復開徵恐又重演當年問題 |
非線上提交 |
50 |
60 |
20% |
||
延續案加徵費: -新案送件或 -後補美國國內優先權主張致申請日 距最早優先權日 |
>3年 |
0 |
1,500 |
n/a |
官方理由:這類案件占每年新增延續案件數半數,也占每年新增申請案件數15%,但授權後應繳維持費期數有限 公眾反應:(較晚)申請延續案不一定是申請人蓄意拖延,為何要以高額規費懲罰申請人?部分申請人傾向先就可准範圍領證,以利爭取投資或作他用,剩餘部分另提CA再戰,但這項規費不利這類操作 |
>7年 |
0 |
3,000 |
n/a |
||
IDS呈報資訊件數附加費: – 一案IDS呈報資訊件數合計 |
>50件 |
0 |
200 |
n/a |
官方理由:少部分申請案IDS呈報件數較多(合計超過50件者,目前約占13%),可更貼合審查官考慮成本 公眾反應:母案中官方考慮過的先前技術資料,MPEP寫明子案審查官需加以考慮,但許多子案申請人仍會以IDS形式呈報,以在子案證書留下明確記錄。因此延續案更有機會需加繳規費,又是一項延續案的隱形懲罰條款? |
>100件 |
0 |
300 |
n/a |
||
>200件 |
0 |
300 |
n/a |
表2. 新增或恢復開徵多項規費;多項原未收費項目,USPTO預備開始或恢復收費。其中延續案[3]相關收費項目,似乎是依循國會指導而設計[4]。
項目 |
原金額 |
新金額 |
漲幅 |
備註 |
|
RCE | 第一次 |
1,360 |
1,500 |
10% |
官方理由:除希望回收成本,也有引導申請人RCE申請策略的考量 公眾反應:延續案和RCE申請成本抽高、AFCP 2.0效益歸零,訴願件數可能隨之攀升 |
第二次 |
2,000 |
2,500 |
25% |
||
第三次及後續 |
2,000 |
3,600 |
80% |
||
Terminal Disclaimer (TD) | FAOM前 |
170 |
200 |
18% |
官方理由:九成的TD都在審查官寄發第一次實審意見通知(first action on the merits,FAOM)後提交,在審結後提交的比例亦達21%,USPTO希望藉此鼓勵申請人及早提交TD 公眾反應: MPEP 804.I.B.1說明,遇有非法定重覆授權(nonstatutory double patenting,簡稱NSDP)核駁,申請人須在修正答辯和提交TD間二擇一,否則視為未完整回應。但依此設計,修正答辯若未能克服NSDP核駁,將面臨更高額的TD規費,這是變相懲罰選擇答辯修正但未能成功的申請人? |
F-OA/NoA前 |
170 |
500 |
194% |
||
F-OA/NoA後 |
170 |
800 |
371% |
||
訴願之日起 |
170 |
1,100 |
547% |
||
授權之日起 |
170 |
1,400 |
724% |
||
因非蓄意事由逾期補救未於官期內 -繳費送件致申請案廢案 -繳交年費致專利失效 -補主張優先權致喪失優先權保護 且逾期時間 |
≦2年 |
2,100 |
2,200 |
5% |
官方理由:約有10%的這類Petition是在逾期兩年後提交。2020年3月起,逾期超過兩年才補救者,Petition強制檢附額外說明資料,官方相關審核作業成本隨之增加 公眾反應:規費即使增加,籌足款項即可滿足要件,故所需檢附的額外資料,可能才是逾期兩年要補救時的難關 |
>2年 |
2,100 |
3,000 |
43% |
表3. 細分不同級距課以不同金額;多項舊有規費再分出不同繳費級距,例如延期費將分正式案及暫時案兩級,暫時案延期費有八成,甚至更大降幅。然而,其他新增級距的規費項目,金額多為向上調升,包括但不限於本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