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策略佈局稅務指南- 3:馬來西亞稅務重點
繼本刊339期印尼稅務重點後,本刊期會介紹另一個台商重點投資的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的稅務重點。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馬來西亞為我國第8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達305.46億美元,較2021年成長21.57%;我國對馬來西亞出口達170.26億美元,較2021年成長27.74%,為我國第7大出口國;我國自馬來西亞進口達135.21億美元,較2021年成長14.59%,為我國第8大進口國。
基本投資情況
馬來西亞官方貨幣為令吉/ 馬來幣 (MYR),馬國依循該國中央銀行頒佈之外匯管理條例實施外匯管制制度,但對資本、收益、股利、權利金、租金和佣金之資金匯出並無限制。
...
全球策略佈局稅務指南- 1:越南稅務重點
為協助台灣企業應對全球市場經濟帶來的不安與挑戰,勤業眾信推出了《2023全球策略佈局稅務指南》,詳細介紹東協各地的稅務體系,包括企業稅、個人稅、增值稅等。同時,也深入研究印度、美國和墨西哥等地區的稅務制度,幫助企業制定合適的稅務策略,以實現業務最大化效益並避免潛在風險。
為方便讀者針對性了解個別國家,《北美智權報》將以單一國家為單位,整理其稅務狀況,並以越南作為開路先鋒。
基本投資情況
越南的官方貨幣是越南盾(VND)。除非外匯管制規定特別允許,否則越南個體與個人之交易皆須使用越南盾。在特定情況下,外幣可於會計上和申報時作為功能性貨幣使用。居民與非居民皆可以外幣持有銀行帳戶。持有...
全球策略佈局稅務指南- 2:印尼稅務重點
繼本刊338期越南稅務重點後,本刊期會介紹另一個台商重點投資的東南亞國家,印尼的稅務重點。據印尼投資部於2023年2月公布之印尼2022年全年外國人投資統計,其中台灣投資總額達2.36億美元,為印尼第16大外國投資來源。
基本投資情況
印尼的官方貨幣為印尼盾 ( Indonesian Rupiah , IDR) 。印尼盾可以自由兌換,然而,若計畫將1億元 (或以上) 之印尼盾 (或等值之國外貨幣金額) 匯往境外,需要印尼中央銀行的核准,若個人攜帶 1 億元 (或以上) 印尼盾入境印尼時,需向印尼海關驗證該資金。雖然印尼並未限制資金匯入或匯款予境外,但針對境外匯款,匯款銀行必須向印尼中央...
歐盟數位經濟雙法終於塵埃落定,2023年啟動監管措施
為了打造公平、開放、透明且負責的數位競爭環境,歐盟在2020年提出《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 Act, DSA)與《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 Act, DMA)草案,歷經近兩年協商及立法程序之後,DSA與DMA均已於2022年11月生效。
關於DSA與DMA如何維護安全數位環境以及建立公平數位市場,第276期已介紹若干重點(可參見前文:歐盟邁向數位單一市場的新里程碑:數位服務法(DSA)與數位市場法(DMA))。以下將從使用者/消費者、企業及線上平台三者角度,再次彙整DSA與DMA所制定的新遊戲規則概要。
DSA與DMA如何保護使用者/消費者
...
【川普新政】美國宣布退出OECD全球稅收協議,經濟戰擴展至稅務領域
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主導下約140國達成之全球稅收協議,規定對年收入超過7.5億美元的跨國企業利潤徵收15%的最低稅率。美國總統川普認為該協議允許外國對美商利潤徵稅,妨礙美國的稅收主權與競爭力;並將此企業最低稅率視為對美國創新和投資的不利措施,因此指示美國政府準備對實施國採取貿易報復手段;象徵川普保護主義與民族主義政策再升級,將其經濟戰擴展至稅務領域。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投資部副營運長丁傳倫表示,美國退出OECD全球稅收協議加上加徵關稅措施,可能引發全球稅收戰與貿易戰。美國不參與全球最低稅制將使各國採取不同稅務政策,導致企業合規成本上升、雙重課稅風險加劇。此外,...
文革2.0讓中國經濟政策加速邁向衰退?
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僅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更與中國政治的變化密切相關。要想掌握中國經濟趨勢,不能只用市場經濟的邏輯去分析,而必須從歷史和政治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我們能夠從歷史的軌跡一窺中國領導人的動機和目的,就能更清晰看到中國經濟的真相和未來。
跟隨毛澤東,甚至超越!
中國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自從2012年上台以來,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集權措施,廢除了鄧小平建立的禪讓制度、集體領導制度和隔代指定接班人制度,並且在2018年修憲正式取消了國家主席任期限制。這些舉動讓許多人感到驚訝和不安,認為他是在倒退歷史,重啟文革。但其實,習近平非常清楚他在做什麼,只是很多人還看不懂。
要理解習...
經濟產值大於舉債效益,舉債未必是壞事
在台灣,很多人不了解「債務」的本質,大多數人都很怕背負債,認為借貸是很不當的財務槓桿,事實上,在財務狀況健全的前提下,適當的融資行為未必是壞事,財務專業者會了解善用資本的優勢,但對於一個平常只能經營200萬以下現金流的普通人來說,突然給他10億,他會怎麼做?他會用200萬的思維來經營200萬,然後9.98億拿去定存起來,因為他無法駕馭龐大資本,那已經超出他的財務認知,所以只能浪費資本的時間價值,因此有些人突然中了樂透,隨意揮霍過日子,最後財務狀況反而更慘,因為他反過來被資本駕馭到失控了;但是善於運用財務者,不僅不會把錢存起來,甚至會希望透過這10億去做一些財務規劃,看看能否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
營業秘密:經濟性
營業秘密法第2條規定,營業秘密必須符合「秘密性」、「經濟價值」、「合理之保密措施」三項要件。在「經濟價值」方面,凡是可用於生產、製造、經營或銷售等相關資訊,若因其秘密性而具有實際或潛在的經濟利益或商業價值,即構成經濟價值要件,營業秘密所有人若要主張營業秘密,應舉證該資訊具有經濟價值。
所謂經濟性,必須是該資訊因秘密性而對企業具有實際或潛在之經濟價值。依司法實務之見解,企業於研發過程投入之成本、實際市場占有率或銷售額之減損,乃至可能影響競爭力,或是未來能為
企業創造的產值或收益,皆屬經濟性要件評估之標的。
司法對於「經濟性」之實務見解
針對營業秘密的經濟性,法院實務上曾做過以下判...
全球最低稅負制2023年上路,各國爭奪課稅權
隨著全球對於疫情由對抗轉為共存,各國政府重新開始關注稅制改革,鞏固稅基最重要的就是租稅資訊的透明度,2023年即將實施的全球最低稅負制,藉由稅收兩大支柱佈下天羅和地網,而各國政府為避免課稅權流失,勢必將相繼導入最低稅負制,台灣目前共有439家跨國企業及外資在台子公司符合全球最低稅負制門檻,最快2023年就會受到影響。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及歐美各國等137國於2021年10月8日達成一項歷史性協議,敲定改革國際稅收制度的兩大支柱關鍵內容。KPMG安侯建業國際租稅諮詢服務主持會計師丁傳倫指出,第一支柱是針對大型且獲利能力最高的跨國企業,部分利潤要重新分配,門檻是全球營收超過2...
親中親美,國家發展大不同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說過,「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幾乎已死,而且不太可能再回復,自由貿易瀕死讓晶片業邁入不同賽局。」
全球經濟在過去十多年,由美國、歐元區、中國這三個超過10兆美元的經濟體為主,主導全球進出口貿易和產業分工,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則是擁有極大的製造生產能力,美國跟中國在Barack Obama時代末期,逐漸從相敬如賓,轉為相敬如冰,Donald Trump時代,美國被迫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兩國漸行漸遠,Joe Biden時代則是延續Donald Trump的反中國策,對中國的科技和貿易擴大制裁,中美之間在南海一帶甚至相敬如兵,經歷2022年的全球大通貨膨脹以後,全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