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矽應用成長快速,2027年產值挺進60億美元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Yole)的最新預測,全球碳化矽(SiC)元件市場成長超乎預期,將從2021年的10億美元成長到2027年的60億美元以上。隨著SiC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將伴隨新一輪產能擴張和供應鏈整合浪潮,而全球主要競爭廠商的新產品應用,也將進入汽車、工業和能源等各大領域,SiC元件更扮演著推動電動車走向未來的關鍵角色。
特斯拉在2020年、2021年發布的多款電動車,變壓器都採用SiC元件,讓SiC元件在2021年銷售突破10億美元關卡,SiC元件正在推動電動車走向未來。工研院電光所組長莊凱翔指出,功率半導體的應用非常多元,SiC是一種寬帶隙...
國際仲裁人陳希佳:解決智財權紛爭,訴訟之外不妨考慮仲裁
台灣專利訴訟的常態,往往是當事人擔心主持審判的法官是技術的門外漢,無法對專利技術的範圍、侵權事實成立與否做出正確判斷;又或者是隨著證據的不斷提出,自己公司的機密也一點一滴地外洩,反而對公司更加不利。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煩惱,不妨考慮調解、仲裁等替代性紛爭解決機制(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DR)來解決爭議,尤其在國際商務往來中最常使用的仲裁,更是企業利用專利、商標進行合資、授權等活動時,不可或缺的紛爭解決機制。
眾才國際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陳希佳形容,當兩家公司之間發生糾紛,一開始雙方往往會先進行談判,「如果連高階主管出來都談不攏,就會考慮找第三...
歐洲最佳擴產地:捷克啟動10年工業產權戰略
據統計顯示,捷克近年在保護發明創新方面進步不少;然而,與其他工業化國家競爭對手的水平仍有一段差距,尤其是在專利授權業務、專利資訊利用、以及合法免費採用創新技術方面。另一方面,業者也未能充分利用專利資訊來避免重覆投入研發資源;也沒有密切關注競爭對手最新的研發及生產情況,來避免或降低因侵犯其他實體的工業產權而被制裁的風險。
由於以上的不足,促進工業產權制度應用的整體社會面需求被納入捷克 2019-2030 年創新戰略 (2019-2030 Innovation Strategy of the Czech Republic)。捷克當前的工業產權戰略 (Industrial Property R...
疫情紅利消失,2023年伺服器市場成長收斂
市場研究及調查機構 TrendForce發布預測,雖然全球伺服器市場將持續成長至2025年,但隨著前三年疫情所帶來的紅利消退,2023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增幅將收斂至3.7%,而受到地緣政治變化影響,未來各國對於小規模資料中心(Data Center)的需求將持續浮現。
TrendForce資深分析師劉家豪在「集邦拓墣產業科技大預測」的活動中表示,2020~2022年疫情為伺服器市場帶來「疫情紅利」,首先是個人生活習慣的改變,在疫情期間居家辦公與遠端學習需求的增加,電子商務及收看線上影音都增加了雲端的使用量;其次是企業的轉型需求,疫情下企業需要遠端或異地辦公,對於伺服器的需求變大,上雲...
全球移動顯示器恢復成長,預估2023年出貨將逾百億美元
隨著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科技逐漸成熟,跨領域與跨場域的新興應用已是全球科技產業關注的焦點。而面板顯示作為人機介面的重要關鍵,創造出各種互動顯示應用場景,為面板顯示產業帶來一波新商機。近年來,台灣面板顯示廠商已在智慧醫療領域積極布局,其實智慧移動的顯示解決方案,也是面板廠商可以開發的高潛力應用領域。
資策會MIC觀察全球移動顯示器出貨值表現,2021年達到88.26億美元,比2020年出貨成長16.5%。進入後疫情時代,各國逐步採取與新冠病毒共存的生活模式,許多國家逐漸開啟國門並放寬旅客出入境限制,消費者搭乘各種運輸工具或是開車外出之需求增加,預估2022年全球移動顯示器出貨值可達...
Arm:半導體晶片專門化發展趨勢已經成形
在PC、NB時代,Intel設計的CPU晶片定義了資訊產品的效能,而在物聯網、手機、資料中心…..等等應用百花齊放的現在,Arm就算自己不設計或生產晶片,但基於Arm架構的晶片,仍然深深影響著資通訊產業的每個面向。面對未來,Arm認為,軟體將會是決定資通訊產業優勝劣敗的關鍵。
傳統上,高階運算服務市場向來被英特爾(Intel)和AMD所支持的x86架構主導,但如今三大雲端服務市場龍頭:亞馬遜(Amazon Web Service)、微軟(Microsoft Azure)以及Google(Google Cloud Platform)卻漸漸轉向Arm。今年7月中,Google宣布雲端服務...
從零開始認識核能發電:核廢料處理
相信「核廢料」這個名詞會讓一般民眾產生特別的恐懼與不安的印象。可能是誤以為「核廢料」是一種「核彈的相關廢料」,才會把「核廢料」認為是會爆炸的可怕東西;或是誤以為「核廢料」就會產生核幅射,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因此,本文就「核廢料」的本質,基於科學的事實,並參照法令加以詳細說明以正視聽。
人類歷史發展總離不開能源變化。過去幾世紀以來,人們經由從地殼取得的石化燃料,開始了工業革命。之後,又靠蒸汽推動發電機產生電,使得文明迅速發展。但化石燃料等非可再生能源,也帶來廢棄物和許多環境汙染的問題。而其不可再生的本質,又會造成資源枯竭的問題。想解決問題,就必須尋找新的能源。雖然太陽能、風能、水力發...
全球最低稅負制2023年上路,各國爭奪課稅權
隨著全球對於疫情由對抗轉為共存,各國政府重新開始關注稅制改革,鞏固稅基最重要的就是租稅資訊的透明度,2023年即將實施的全球最低稅負制,藉由稅收兩大支柱佈下天羅和地網,而各國政府為避免課稅權流失,勢必將相繼導入最低稅負制,台灣目前共有439家跨國企業及外資在台子公司符合全球最低稅負制門檻,最快2023年就會受到影響。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及歐美各國等137國於2021年10月8日達成一項歷史性協議,敲定改革國際稅收制度的兩大支柱關鍵內容。KPMG安侯建業國際租稅諮詢服務主持會計師丁傳倫指出,第一支柱是針對大型且獲利能力最高的跨國企業,部分利潤要重新分配,門檻是全球營收超過2...
2023世界大學排名的啟示: 只要給私立大學機會 極有可能超越臺大
轉瞬間一年又過去,猶記一年前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發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時,筆者曾為文批評過教育部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浪費納稅人金錢,因為占頂大計劃預算最多的臺大不僅沒有擠上更前的排名,反而是跌出百大;想不到一年後的今天臺大更退一步,於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中跌至187位,與2022年的113位相比,整整後退了74位。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灣43家入榜的大學中,私立大學占了18家,其中有3家私立大學緊隨臺大之後,排名超越包括清、交、成、政等一眾台灣國立大學,這似乎與教育部「國留民退」的大學整頓計劃有點矛盾,值得玩味。
2...
經濟陷入泥沼,英國脫歐副作用逐漸顯現
經歷了6周各式各樣的人事震盪、政策轉彎、還有金融市場大震盪後,英國保守黨在10月底選出印度裔並且曾任財政大臣的Rishi Sunak出任新首相。過去在與特拉絲(Liz Truss)競選時,Rishi Sunak就曾批評對手的預算政策跟「童話故事(fairy tale)」一樣不切實際,但依照英國當前的情勢來看,恐怕任何人都很難收拾好這個爛攤子。
在過去60天內,英國這個老牌強權在因應經濟議題上,表現得極度荒腔走板。
首先是物價。在烏俄戰爭、中國封城、海運塞港、美國強勁升息等眾多因素交叉影響下,全世界各國在今年都面臨了物價飛漲的考驗,英國自然也不例外,即使近10年內總能把CPI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