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女力調查出爐: 社會認知度尚有加強空間
前期文章(《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女性與智慧財產權:改善萬千人類日常生活的創新發明)介紹過國際上女性在各個發明領域的貢獻,本期(《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接軌國際響應全球智慧財產權日,打造鼓勵女性投入智權領域的環境)則是數位優秀台灣女性在智慧財產權中成就展現;不過,一般社會大眾真的知道「女力」在IP中究竟有多麼強大嗎?女性自己又是怎麼看待的呢?
為了響應2023年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主題Women and IP,並彰顯女性在創新與創作領域的的貢獻,經濟部智慧局、亞洲專利代理人協會台灣總會(APAA Taiwan Group)與中華民國專利師公會攜手合作,針對台灣民眾進行「智慧財產權認知暨IP女力調...
接軌國際響應全球智慧財產權日, 打造鼓勵女性投入智權領域的環境
每年4月26日為世界智慧財產權日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為了響應2023年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主題《女性與智慧財產權》(Women and IP) ,並彰顯女性在創新與創作領域的貢獻,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亞洲專利代理人協會台灣總會(APAA Taiwan Group)、及中華民國專利師公會共同主辦了慶祝活動,力邀台灣女性智權保護專家-台積電副法務長陳碧莉、以及3位傑出創新女力代表:知名監製李耀華、創業家陳苑伊、及科學家陳縕儂,共同分享如何在工作中突破性別框架、透過IP來提升創新及創作成果的價值;期許可以讓更多國人了解智慧財產權、以及女性在創新、創作領域的...
前進新南向市場不可忽視智慧財產權布局
未來五年,東南亞將成為台灣企業首要考慮的海外投資目的地,但要前進新南向市場,需先考量落地時能否確保智慧財產權的安全,以免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普華商務法律事所外國法事務合夥律師張家健指出,當進入一個新市場之前,必須先留意當地是否有潛在侵權的事實存在,並且盡快提出維權的主張。若要獲得智財權的保護,除了申請專利及註冊商標,還有主張Know-how。假設能得到當地的專利和商標權保護,記得一定要提早申請,就不用擔心第三人未經許可使用公司的智財權。針對無法獲得專利權保護的技術,則要落實Know-how的控管,最好能從台灣外派員工過去,盡量不要讓當地的員工知道Know-how,但有些時候在不得已情況下,公司...
女性與智慧財產權:改善萬千人類日常生活的創新發明
每年4月26日的《世界智慧財產權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都有一個主題,世界智慧財產局 (WIPO) 將今年(2023)主題定為「女性與智慧財產權:加速創新和創造力」 (Women and IP: Accelerating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全球的智慧財產局一同讚嘆全球女性發明家、創造者和企業家「我做得到」(can do) 的態度以及她們開創性的工作。
儘管近幾十年來,至少包括一名女性發明人的專利數量已急遽上升,但以美國專利為例,女性發明人在專利總數中所占的比例仍不到20%。
根據婦女政策研究所 (...
可見性要件再釐清
歐盟設計立法看待可見性要件(visibility requirement)之角度與美國專利法頗為不同,其不僅認為此乃設計作為視覺性創作之當然要求,同時也認為是否以可見性作為保護門檻,事涉零備件市場利益分配。
歐盟如何規範可見性
現行規定
共同體設計立法之初便考量到可見性問題。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曾於共同體設計指令(CDD)1996年草稿提案增列相關措辭,儘管如此,歐盟執委會(Commission)在最終版本仍刪去原本冠於「外觀」前之「表面可見」(outwardly visible)等語,僅留下複合產品元件之可見性要件(CDD Article 3(3)(a...
台灣即將建立商標加速審查辦法,JPO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鏡?
根據最新的修法規畫,台灣即將建立商標領域的加速審查制度,未來申請人有望在提出申請後2個月就取得商標權。其實,這套制度在日本也已經有多年的運作經驗,對於案件數量龐大、審查人力有限等問題,他們是怎麼克服的?又還有哪些配套辦法值得台灣引進?
台灣的商標註冊審查制度即將有重大變革。今年3月初,行政院院會通過專利法、商標法的部分條文修正案,重點除了兩部法案共通的申請案件救濟制度外,在商標法部分更將在既有的審查程序外,建立加速審查制度。
根據智慧局(TIPO)提出的修正條文和立法說明,設計加速審查的目的是滿足商標註冊申請人即時取得商標權的需求,申請人可以在向TIPO敘明事實及理由,並且繳納...
2023物聯網趨勢:結合AI技術,產業應用更加百花齊放
經過多年的發展,進入2023年後AI相關應用已經進入食衣住行各個產業當中,也讓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重心從過往的硬體零組件,轉為軟硬整合的系統與應用服務。而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造成的勞動力短缺,以及產業界對淨零碳排、數位轉型的需求日益增加,未來物聯網與AI的結合必然更加密切,對業者將是一場新考驗。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統計,2022年台灣的物聯網產業總產值正式突破了2兆元新台幣。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表示,2021年時,物聯網產業的成長動力主要來自感測層,像是關鍵零組件、聯網模組、IC半導體等硬體產業,但在2022年,感測層的產值僅成長了8.6%,反而是系統整合層與應用服務層的...
塞爾維亞智財權概觀及申請近況
塞爾維亞共和國(Republic of Serbia,通稱塞爾維亞)於2021年7月時估算人口為697萬,大部分為塞爾維亞人(84%)。 塞爾維亞是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人民聯合共和國最後一個獨立的國家。由於歐盟將塞國與科索沃關係正常化作為開啟入盟談判之前提,塞國持續與科索沃就相關技術問題展開對話,並獲得歐盟肯定。塞國於2012年3月1日取得歐盟候選國地位,2014年1月21日與歐盟開啟入盟談判。
塞爾維亞自1992年4月27日起成為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Paris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的締約方、19...
越南泰國智慧城市發展的關鍵趨勢
智慧城市是透過物聯網等智慧科技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以及改造城市運作流程並提升效率,智慧科技不一定要高深,政府與人民對科技的接受與融入程度才是成功關鍵。近年受到疫情和地緣政治影響,全球供應鏈產生巨大的變化,資通訊產業鏈的分散佈局成為顯學,而在東南亞國家中,越南、泰國吸引最多台商製造業前往投資,智慧城市應用有望成為台灣次世代產業轉型的利基點。
2021年台商投資以越南和泰國為主
根據經濟部投審會資料,2021年台商以投資以越南、印度和泰國為主,台商製造業在東南亞國家中投資額最高的國家為越南,投資總額為7.6億美元,其中製造業佔了40.2%(3.05億美元),主要投資領域為紡織業、電腦、電子...
EPO公布2022年專利統計:歐洲企業仍維持既有優勢
在2022年,歐洲專利申請量繳出了連續兩年正成長的成績單。雖然成長幅度不算高,而且歐洲企業在當紅的資通訊領域表現差強人意,但在傳統的化工業、精密機械上還是保持住領先地位,至於醫藥、生技等領域也有所斬獲,讓人期待在單一專利制度正式實施後,歐洲企業是否會有更積極的佈局動作。
今年全球專利界的首要大事,當屬歐盟境內的單一專利(Unitary Patent, UP)制度即將上路。在這之前,歐洲專利局(EPO)也公布了現行歐洲專利(EP)在2022年的各項統計數據,可作為業界日後進行海外專利佈局的重要參考。
根據統計,在2022年EPO收到的專利申請量超過了19萬件,比起2021年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