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SEP 新戰場:汽車產業首當其衝

0
在過去幾年,標準必要專利 (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SEP) 的戰場一直都聚焦在無線通訊產業,特別是在終端設備 — 智慧型手機的市場。從一開始的摸索、爭論、協調、到後來不斷的調整,經過了多年的努力,智慧型手機業者對SEP的授權模式及機制都已經相當熟稔,不管是授權一方或是被授權一方都如是。然而,最近幾年SEP的數量急速攀升,SEP的授權對象也變得更多元化,凡是需要具備「連接性」(connectivity) 的設備,都會成為授權目標及對象。隨著智慧汽車及聯網汽車的興起及日漸普及,SEP分析平台IPlytics認為汽車產業將會是智慧型手機之外最仰賴5G技術的產業;但汽車...

生技新藥條例修法在即,人工智慧可望納入適用範圍

0
台灣有許多科技業者近年來紛紛表達對生醫產業的興趣,但科技業與生醫業的合作,卻總是停留在硬體製造的層次。如今,藉著生技新藥條例修法的機會,人工智慧在生醫產業上的研發活動,也將被納入政策的獎勵範圍內,可望激起另一波生醫產業和資通訊的合作意願,使這兩大台灣的優勢產業,呈現出全新風貌。 為了因應即將在今年底生技新藥條例在今年底將終止施行,2020年時經濟部就已經開始研擬相關的修法工程,將生技新藥條例的施行期間再延長。根據去年底預告的修正草案,除了條例中既有的租稅等政策獎勵可望再延續10年外,更把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等領域也適用範圍,若修法能順利完成,可望讓台灣的生醫產業競爭力繼續提升...

晶片人才培養難題極待化解

0
編者按:半導體人才短缺不僅是台灣的問題,這已是全球性的煩惱,當然對岸也不例外。大陸所面對的問題和台灣很類似,像是人才供不應求、產學落差大,畢業生不能學以致用…等等。當然挖角是最速成的手段,台灣廠商在這方面也深受其苦;但挖角只能救急,治標不治本。面對人才不足的問題,大陸當局祭出不少手段;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也許有一些地方可供台灣參考。 中國晶片產業需要哪些人才?如何培養高端人才? 晶片是現代電子產業的心臟、資訊技術的基石。自2014年中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發佈以來,中國大陸的積體電路產業連續保持每年20%左右的複合增長率。在當前新形勢下,要保持產業的持續高品質快速發展,尚存在...

顯示技術在智慧醫療的發展趨勢與商機

0
全球顯示科技正在面臨在價格壓力、產品世代交替、需求量改變等不確定因素,迫使國際大廠紛紛進行業務重整,全球醫療用顯示器的市場規模,預計從2020年的21.7億美元,一路成長至2027年的32億美元,平均年成長率達5.6%,智慧醫療將成為傳統顯示器的利基市場。 2020年全球顯示器面板產值為1001億美元,雖然顯示器面板產值略為降溫,LCD產品依然為市場主流,2020年應用在電視、廣告看板的大尺寸TFT-LCD佔全年顯示器面板產品分布的54%,手機、行動裝置、車用使用的中小尺寸TFT-LCD也有26%。 依據行政院科技會報預估,智慧醫療結合零售、育樂與移動應用,將在2030...

中國封測行業景氣高漲:未來競爭力如何?

0
集微網報導,持續近一年的半導體供應短缺問題不見緩解。高盛最新報告顯示,汽車、消費電子、家電等多達169個全球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晶片短缺的影響。半導體製造產能包括晶圓代工和封測高景氣度有增無減,尤其海外疫情控制不利、5G、IoT、服務器和新能源需求強勁等因素推動了中國封測行業訂單強勁成長。 作為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最具競爭力的環節,中國封測行業景氣是否能長期維持?尤其進入後摩爾時代,半導體製造龍頭企業已經從過去靠提升製程技術來提升晶片性能,逐漸轉向系統級封裝技術的創新。在先進封裝重要性日益突出的未來,他們的競爭實力如何? 當前:「缺芯」帶來短期重大利好,行業地位穩定 「缺芯」潮下...

汽車市場通訊專利許可爭奪: 華為和諾基亞扳手腕,誰能笑到最後?

0
3.78億輛,其中汽車2.87億輛。 這是截至2021年3月,大陸公安部發佈的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數據。 放眼全球,早在2011年,就有機構發佈數據稱,全球汽車保有量突破10億輛。 據此測算,在加速到來的物聯網或車聯網時代,如果全球汽車的保有量保持在10億輛水平,每輛汽車需要為通訊技術或物聯網技術支付10美元的專利費,那麼,整個汽車市場的通訊技術或物聯網技術的專利費規模可高達100億美元。 面對龐大的市場潛力和商業前景,不僅諾基亞、夏普、高通等老牌通訊巨頭虎視眈眈,就連華為、OPPO等大陸廠商也都蠢蠢欲動。 這廂諾基亞與戴姆勒達成和解協議,那邊華為與大眾汽車集團的...

台灣痛苦指數節節高升,應該如何因應?

0
參考了去年振興三倍券的經驗,政府計劃在今年9月推出五倍券來刺激經濟,問題是台灣正面臨通膨的威脅,繼續刺激消費的後果可能是更難平抑物價,而且失業率節節高升,也與去年的情況大不相同。所以,既然今年的經濟環境與去年已然不同,還應該採用相同的振興券政策嗎? 7月中之後,隨著上半年的台灣經濟數據紛紛出爐,國內主要研究機構紛紛修正全年度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其中,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研院經濟所均把2021年的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上修至5.16%和5.05%。上修的理由也很類似:歐美國家推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並逐步經濟解封,帶動全球市場需求。因此,在出口貿易高速成長的帶動下,台灣今年的經濟表現可望跟剛結束的...

真實世界數據於醫療領域之運用與個人資料財產利益 — 由Dinerstein v. Google 訴訟案談起

0
2020年美國Dinerstein v. Google案分析患者可否主張財產損害作出判決。以下針對RWE使用、與醫療產業關係、以及資料再識別技術開發,及Dinerstein v. Google一案分析,以提供未來國內發展智慧醫療產業相關參考。 真實世界證據(Real-World Evidence, RWE)為佐證、支持醫藥品法規及審查決定(regulatory decision)的基準,亦適用於核准藥品新增適應症的核准,可以減低臨床試驗成本,以解決試驗數據不足之問題。然而真實世界證據,係使用真實世界數據為研究資料來源,經適當分析方法所產生的證據。在醫療產業,需利用各種來源定期收集的與...

意法半導體攜手Norstel AB 共創碳化矽SiC專利佈局

0
晶圓是碳化矽供應鏈的關鍵 晶圓是半導體晶片製造最關鍵的材料之一,而隨著新型材料的發展,以碳化矽SiC為代表的新材料已成為全球企業重點關注的電子材料。全球從事碳化矽晶圓製造的企業並不多,這些企業幾乎壟斷了整個碳化矽晶片製造的材料市場(圖1),真正能有很好市場效益的企業也就歐美那幾家大廠,羅姆、英飛淩和科銳等均在此投入相當大的研發成本和精力。 全球碳化矽晶圓短缺、產能不足已是業界眾所周知的窘境。換言之,現今的碳化矽晶圓市場收購的目標非常少。有鑑於晶圓是碳化矽供應鏈的關鍵,全球碳化矽晶圓告急,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為擴大對碳化矽市場的佈局,總裁兼首席...

服務業的智財權策略 ─ 以餐飲業為例

0
說到申請專利或是更上位的「智財策略」,一般都會想到像是台積電、聯發科、聯電、大立光…等等科技大廠,認為只有科技公司才需要申請專利,建立智財制度來保護公司產品及技術。其實相對於科技業的「技術」,服務業或是消費性產品的「品牌」及know-how也同樣是寶貴的資產,需要完整的智財保護。為了推廣及加強服務業的整體智財保護觀念,USPTO(美國專利商標局)特別舉行了一場線上線上發表會:《Don't burn your brand :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nsiderations for restaurants》,由USPTO的商標代理人Jason Lott解說服務業如何為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