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接觸需求下的國際自駕車趨勢與挑戰

0
2020年全球自駕車發展受疫情陰霾籠罩,卻也提供物流用途自駕車更多的實戰上路機會。隨著各國法規逐步開放,Level 2已成車市必備功能,Level 3車款在2021年正式上路,預期各大車廠將陸續跟進,2024年全球自駕車出貨量將達到5,425萬輛! 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指出,隨著未來半導體技術提升與成本下降、對車輛安全性的重視促使產品升級,以及自動駕駛日趨進步等因素推升,預測2024年全球Level 1至 Level 5自駕車出貨量將達到5,425萬輛,2020〜2024年均複合成長率約18.3%。看好Level 1和...

物價漲不停,何時才有望回跌?

0
10月初時勞動部宣布調漲基本工資,漲幅高達5.21%,表面上看來是將經濟成長的利益與勞工分享,但在扣抵掉物價上漲的幅度後,勞工實質的所得提升恐怕非常有限,尤其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的走勢已經表明,廠商的營運成本居高不下,未來想看到物價回穩,恐怕還需要政府端出更有利的政策。 10月初,主計長在立法院備詢時,被問到「蚵仔麵線一碗多少錢」時,脫口而出「大約20」元的答案,立刻引來了社會一片批評。批評的原因不只是這個答案太過偏離現實,還包括物價連番上漲所造成的人民財務負擔,已經到達難以忍受的臨界點。 其實,如果想知道一般人民對物價的真實感受,上街走一圈就能略知一二。昔日的鬧區商圈...

為產業學院建立合宜的評鑑機制 各產業公協會責無旁貸

0
在本刊期《一文解構世界大學排名:教育部該醒一醒了》一文文末,提到因應台灣眾多大專院校爭相成立產業學院之際,應適時建立合宜的評鑑機制,以免重蹈「邁向頂尖大學計劃」之覆徹,到最後投資了大量金錢卻落得一場空。前一篇文章分析了台大的排名,本文將焦點轉向國立成功大學,除了再一次印證世界大學排名的不合情理外,也進一步提出對產業學院評鑑制度的建議。 成大一直都是台灣企業主最愛的大學,在《遠見》公布的「2021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榜」中,成大已經拿下7連霸,而「1111人力銀行」發表調查的結果,也顯示成大是全國大專院校中最讓雇主滿意的學校。然而,成大在THE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僅在601-800之間,在...

一文解構世界大學排名:教育部該醒一醒了

0
在北美智權報293期《產業學院3.0:必須由業界主導 打破傳統大學排名的迷思 》一文中提到,雖然許多世界大學排名只是一個虛名,但幾乎所有大專院校對此都趨之若鶩,因為除了有助於招攬學生外,還對爭取政府預算有很大助益。然而,這些排名卻反映不出該校畢業生對社會的影響力、或是對產業的貢獻度。剛好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於9月分發表了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筆者就利用這次排名結果來解構世界大學排名的評分機制;只要花3分鐘閱畢本文,便不應對世界大學排名再存執念。 想當年教育部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補助總額超過500億新台幣,單台大一所大學補助金額即超過1...

賈伯斯離開的十年: 蘋果股價持續走高,產品技術創新逆向而行?

0
一晃已過十年。 2011年10月5日,享年56歲的史蒂夫·賈伯斯病逝,宣告了蘋果公司的賈伯斯時代正式宣告結束。 2021年10月5日,蘋果公司官方網站刊登了「來自Steve家人的一封信」的追憶文章,對賈伯斯身上展現的追求極致精神予以緬懷。 事實上,賈伯斯辭世的當天,也恰是iPhone4S新品正式亮相的日子。 當時,作為賈伯斯接棒人的蒂姆·庫克首次亮相新產品發佈會,對外發佈了iPhone 4S。 對此,有不少人認為,iPhone 4S是賈伯斯留給果粉的最後一份禮物,也有人認為,這也是庫克掌舵蘋果公司後對外發佈的首款新品。 事實上,iPhone4S作為iPh...

法國已通過逐步開放汽車外觀可視零件的競爭市場(一)

0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順利運行的重要保障,公平競爭原則體現在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協定和協議中,貿易自由化一直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壟斷在今天的現代經濟中很少見,這是有充分理由的。它們給消費者和整個社會帶來經濟損失。反壟斷法、技術創新、放鬆管制和全球化將大多數壟斷企業掃入了歷史的垃圾箱。 汽車外觀零件產業不符合任何自然壟斷的定義,OEM零件的製造商也不應享有受到法律保護的壟斷地位。這個觀念很早就在歐洲萌芽了,1986年英國的上議院在British Leyland Motor Corporation Ltd. v. Armstrong Patents Co. Ltd.案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導...

三方勢力混戰,電動車市場究竟會有多大?

0
2020年全球科技製造業最熱門的話題,當屬電動車無誤,除了龍頭特斯拉(Tesla)以外,包括傳統車廠與新創業者都開始展現實力,鴻海集團與裕隆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也剛在10月中發布了三款自主開發的電動車,整個市場愈來愈熱鬧。 這只是開始而已。資策會市場情報研究所產業分析師蘇奕霖指出,從政策推動、充電設施、價格三大因素來看,到2030年時,全球電動車的累積數量,可望從2020年的1100萬輛左右,成長至2億3000萬輛至1億4500萬輛之間,年複合成長率(CAGR)超過30%。 三大因素當中,政策的影響最大。蘇奕霖指出,許多主要國家已經端出了禁售燃油車、甚至是完全零排放的實行路程,例...

我國減碳技術兩大重點專利佈局領域:節能及替代能源

0
「2050 年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減碳技術的研發不僅可促進「淨零碳排」,更是創新科技很好的商機。智慧局 (TIPO) 依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 (WIPO) 於2010年建立的綠色目錄 (WIPO IPC Green Inventory) 七大類別主題完成「減碳技術發展之專利地圖」(下稱《報告》),內容包括近10年相關產業專利申請趨勢分析,以及各技術主題之主要專利申請人其具有參考性之案例分享,提供我國相關業者發展方向及技術分析的重要參考。 此外,TIPO於全球專利檢索系統 (Global Patent Search System,GPSS) 已完成「綠色技術專區」,依據WIPO綠色目...

台灣應善用私募股權基金推動產業轉型

0
過去在台灣一提到私募股權(PE)基金,總會認為是外國大型投資機構專屬的領域,甚至給人股市禿鷹的負面印象。但這幾年來台灣也有愈來愈多的本土型私募基金案例,不但投資的標的更為多元,也已經開始成功獲利出場,增強資本市場對本土私募基金業者的信心。未來,在政府監管機制逐漸完善、以及世界各國逐漸進入疫後復甦的趨勢推動下,台灣私募基金的發展前景應十分可期。 正如同本刊前期文章(Gogoro選擇以SPAC模式赴美上市對台灣的啟示)所提及,在全球資金成本極為低廉的環境當中,各類型的投資活動均十分熱絡。德勤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潘家涓就指出,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私募基金的活動在2020年...

大學新創團隊的資源與困難

0
為了將具原創性且有重大商業潛能的科研成果推展至市場,並提升研發成果商業化的可行性,科技部以「科研成果產業化平台」的執行機構為提案單位,提供科研創業計畫的審查與經費補助,協助大學新創團隊成立衍生新創公司,或銜接跨部會的新創資源,最近剛在10月8日完成明(2022)年第一梯次的科研創業計畫徵求。 建議科技部在審查科研創業計畫時,可邀集國內各個產業公會成立各產業的評鑑小組,由產業界公會所組成的評鑑小組審查大學新創團隊提出的計畫,更能從實務面評鑑大學研發成果未來走向商業化的可行性,符合產業界實務需求。 科研創業計畫每次補助期間原則上不超過一年,審查方式分為書面初審、商業培訓、會議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