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拓展材料科學領域新應用

0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逐步導入材料科學領域,傳統研發模式正走向轉型,過往材料開發仰賴大量實驗試錯與高成本模擬,其週期冗長且效率有限,而AI可透過加速運算與深度學習模型,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材料的設計、性能預測與製程優化,可大幅壓縮開發時間並降低資源浪費,例如可協助人們由目標材料特性反推潛力候選物、設計可行的合成與驗證流程以及根據實驗數據即時調整模型參數等。 過去耗時、耗力的流程,現在僅需數天即可完成,大幅縮短傳統研發流程。因此,AI應用於材料科學的技術亦受到國際企業的高度關注,如Google與Microsoft已積極布局相關應用,顯示出AI在材料科學的應用將正成為新一輪技術投資與產...

川普力推SMR核電拚2028上線 打造AI算力與國防戰備不斷電根基

0
2025年5月17日,核三廠二號機停機並正式進入除役階段,至此,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同年同月,美國在川普總統領導下,將開啟核能復興新時代。歷經數十年停滯與反應爐關閉後,川普為核能創新指明道路,於5月23日簽署了行政命令 (下稱《命令》),要求快速部署先進核技術以支持國家安全目標,包括為人工智慧(AI)計算基礎設施和國家安全設施供電。該《命令》指示陸軍部長制定建設計劃,在三年內於國內軍事基地建造並運作一座核反應堆;並要求能源部長將位於能源部設施內或與其協作運行的AI數據中心指定為關鍵國防設施,並將其供電核反應堆列為國防關鍵電力基礎設施;《命令》同時允許在能源部實驗室進行反應爐設計測試,為聯邦土地上的核設施建設掃清障礙以保障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並透過要求核能管理委員會及時作出許可審批以破除監管壁壘。

小反應爐,大戰略 — 美國推動SMR為AI供能,台灣能源政策新選擇浮現?

0
在人工智慧與能源安全成為國際戰略核心的2025年,美國前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迅速簽署一項引發全球關注的行政命令。[1]這項命令不僅揭示了「AI + Nuclear」的新戰略組合,更明確宣示:為保障國安與科技競爭力,將快速部署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 SMR)於軍事基地與能源需求龐大的AI運算設施之中。這場核能復興運動背後,不只是技術轉型,更是能源地緣政治板塊的重塑。

協助企業補足綠電需求,台電RE30商品6/1開賣

0
因應國際淨零碳排趨勢,為協助台灣出口企業達成RE目標,取得國際供應鏈門票,台電首度推出RE30電力商品,以補充企業綠電需求為目標,配合用戶向民間購買的綠電度數,由RE30電力商品補足至用戶用電量的30%。台電說明,預計釋出台電自建案場5億度綠電,並搭配市電共計約16.6億度,將於6月1日起至12月31日販售。 單一電號購買量上限為1億度 台電表示,RE30電力商品銷售對象適用於高壓以上且已向民間購買綠電的現行轉供用戶,企業單一電號購買量上限為1億度(含3,000萬度綠電),下限為100萬度(含30萬度綠電),轉供期間則固定為一年。用戶可在100萬度至1億度的範圍內,以10萬度為單位申購...

從美烏簽署礦產協議看科技強權的稀土戰爭

0
2025年5月1日,美國與烏克蘭正式簽署關鍵礦產合作協議,目標直指關鍵資源—稀土(Rare Earth Elements, REEs)。雙方將在烏克蘭稀有金屬及關鍵礦產的勘探、開發與供應鏈建設上深化合作。根據協議內容,美方將提供技術援助與資金支持,協助烏克蘭發展本地礦產資源,並優先保障美國高科技產業的關鍵原料來源。此舉不僅是烏克蘭在戰後重建進程中的一項重要外交與經濟成就,也進一步凸顯稀土與關鍵礦產在當代地緣政治中的戰略地位。對美國而言,此協議為其降低對中國稀土依賴再添一環,並強化其在北約盟邦中的資源整合與科技韌性。 關鍵又陌生的稀土元素 儘管我們每天使用的高科技產品幾乎都離不開稀土元素...

TrendForce:SiC基板市場2024年營收年減9%, 8吋基板布局成焦點

0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2024年汽車、工業需求走弱,SiC基板出貨量成長放緩,與此同時,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導致2024年全球N-type(導電型)SiC基板產業營收年減9%,為10.4億美元。 進入2025年,即便SiC基板市場持續面臨需求疲軟、供給過剩的雙重壓力,然而,長期成長趨勢依舊不變,隨著成本逐漸下降、半導體元件技術不斷提升,未來SiC的應用將更為廣泛,特別是在工業領域的多樣化。同時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加速企業整合的力道,重新塑造產業發展格局。 四大供應商合計市占達82%, Wolfspeed維持第一 分析各供應商營收市占狀況,Wolfspe...

美國電力需求創歷史新高 能源產業面臨轉型關鍵期

0
隨著電氣化 (electrification) 趨勢、人工智慧 (AI) 驅動的數據中心擴張,以及工業回流或製造業復甦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美國正經歷數十年來最強烈的電力需求增長。根據最新統計數據,2024年前三季全國用電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8%,結束了過去二十年電力需求停滯的局面。專家指出,這不僅是短期反彈,更標誌著美國電力市場結構性轉變的開端,預計未來幾年需求將持續攀升,能源供應鏈及基礎設施面也將臨嚴峻挑戰。

面對國際關鍵礦物資源出口限制的十大因應之道

0
隨著國際局勢日趨複雜,部分資源出口國針對戰略性礦物實施出口管制,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巨大挑戰。為應對這一風險,國家與企業必須尋求多元化的解決方案,減少對單一來源的依賴,並加強供應鏈的韌性,以確保資源穩定供應和長期發展。以下是面對國際關鍵礦物資源出口管制的十大因應之道。 1.盤點關鍵礦物資源及特用化學品 首先,必須識別哪些礦物資源和特用化學品對國內產業而言是關鍵,且高度仰賴進口。這些資源至少包括以下三個特性:第一,通常是與國防、能源、科技產業密切相關的戰略資源;第二,依賴單一國家或少數國家供應且替代品少之高供應鏈風險資源;第三,國內相關產業對該資源需求量大且對其供應中斷敏感。國際間關鍵礦物...

鈷會被限制出口嗎?從回收工藝看鈷的應用

0
鈷是一種製造鋰離子電池的關鍵元素,被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產品。因應全球電動車發展,鈷需求預計將增加四倍。除了電池之外,顏料製造(特殊的藍色顏料)、醫療、合金製造等廣泛用途使其在各產業中扮演關鍵元素。不過,由於鈷的開採存在環境污染和人權問題,鈷的回收利用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 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回收有價金屬 美國專利US10741890B2揭示一種回收鋰離子電池的方法和裝置,能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之正極材料回收諸如鈷(Co)、鎳(Ni)、錳(Mn)和鋰(Li)等有價金屬。過程涉及物理分離、酸性浸出、pH調整、沉澱和燒結,回收的有價元素最終被加工成新電池的活性材料。此方法解決了傳...

金屬中心攜手法國最大工業研究機構Cetim,進軍氫能產業國際市場

0
隨著全球邁向 2050 年淨零排放目標,氫能已成為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為加速建構台灣氫能應用產業鏈,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支持下,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於3月4日,在法國巴黎全球最大的複合材料展JEC World中,與法國機械工業技術中心(Cetim)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駐法國台北代表處大使郝培芝亦親自出席見證,展現政府對台法技術合作的高度重視。 圖1. 駐法大使郝培芝(圖前左六)見證金屬中心與Cetim共同簽署MOU;圖片來源:金屬中心提供 Cetim是歐洲知名工業研究機構,技術服務涵蓋能源、航太、機械工程等領域,於全球擁有超過8,000家客戶。Cetim亦是歐洲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