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修法新增的援引加入和優先權恢復、 增加與改正的牽連關係
中國專利法師施細則第45條的援引加入與同法第36、37間的關係如何?再對應到台灣的規定,二者間是否有不同?
筆者曾於《淺談兩岸專利優先權主張復權、新增與修正 》一文中談到中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36、37條,對於申請案遲誤主張期間或記載錯誤的優先權主張,給予恢復、增加與改正的權利。惟於同法第45條中也有涉及優先權基礎案的規定;於此,再深入說明該二項制度的關係與注意點。
● 中國規範
首先,中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45條的條文如下: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缺少或者錯誤提交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或者權利要求書、說明書的部分內容,但申請人在遞交日要求了優先權的,可以自遞交日起2個月內或...
【為台灣加油打氣專欄】光干涉與測量
這篇文章報導我國一家公司利用光干涉測量的技術。
關於光干涉測量技術請見圖1。
我們有一連串的孔洞,要測量每一個孔洞的深度和洞口的直徑,孔洞的直徑大約是1.6μm左右,深度是4μm。因為孔洞非常之小,一般測量的方法不太容易,這家公司用的是光干涉的方法。我們現在先將這個方法的基本原理做一簡單的介紹,請看圖2。
量測器會射出一道細的光束,光束直徑約0.5μm~1μm。光碰到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有反射,量測器能感測到反射光的強度,光沒有到達孔洞的位置,反射光的強度是不會變的,一旦進入了孔洞的位置,反射光的強度就改變了,量測器就可以利用光干涉的原理測出孔洞的深度和洞口...
海底電纜成為角逐地緣政治關鍵產業
海底電纜(下稱海纜)產業的發展,牽涉到大量數據傳輸,在掌握數位主權將成為主導現今雲端產業龍頭的趨勢下,海纜產業儼然成為地緣政治的必爭之地。因此,一場以美中兩國為領頭,並以網路數據傳輸產業為主戰場的爭奪戰正在海面下無形展開。本文將簡單介紹目前美中兩國及俄羅斯在海纜產業的布局、可能引發的風險及目前美國的作為。
海纜的厚度約從1公分到20公分不等,單位長度的成本大致與橫截面積成正比,每條海纜至少有2個「著陸點」,即電纜與海岸線相交的位置。這些著陸點的設施可以提供多種功能,包括串接國際電纜、為電纜供電以及充當各國國內和/或國際連接點等。然而,海纜的所有者可能與著陸點的所有者不相同。帶動海纜產...
工業設計轉向無實體及虛擬環境 – 5:澳洲、加拿大與日本對無實體設計保護的政策趨勢
科技的進步習慣性的地超越並挑戰現行法律法規,對於智慧財產權制度,在註冊設計的進步挑戰智慧財產權制度層面上也不例外。儘管技術進步可以帶來新的設計形式,但國家法律在確定新的或新興的設計是否能夠受到保護的能力僅限於設定主題資格的定義。
然而,那些不強制要求虛擬設計與產品之間存在聯繫的司法管轄區(例如歐盟和英國),虛擬設計(例如透過虛擬實境「VR」顯示並存在於虛擬環境中的 GUI)可能更容易受到保護。
本篇將介紹澳洲、加拿大與日本對於無實體設計保護的作法。
澳洲
雖然虛擬設計無處不在且具有商業價值。但事實上,根據斯威本科技大學變革創新中心發布的2021年澳洲智慧財產局(IP Aus...
談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1款的實際損害法與「真正的」損害
專利法第97條第1項明訂三種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計算方法;其第1款稱為「實際損害法」,分為「具體損害法」與「差額說」。本文舉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88年度訴字第67號民事判決為例,以點出司法實務並未探究「真正的」實際損害,而將實際損害的範圍限縮在專利產品的銷售量損失。此限制是否為妥當,值得探究。
案例: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88年度訴字第67號民事判決
本案涉及二件新型專利,證書號第068303號「垂直式工具盒」與第055950號「可多層多面多邊成型卡入組合之包裝盒結構」。本案的侵權物僅落入「垂直式工具盒」專利之範圍,但專利權人有實施「可多層多面多邊成型卡入組合之包裝盒結構」專利。本案判決在...
雲端協助運算方法屬於抽象概念不具專利適格性?2024年Eolas v. Amazon案
美國Eolas公司擁有一種雲端協助運算的方法專利,並以此提告Amazon、Google和Walmart等大公司。但Amazon等公司反擊,主張該專利只是一抽象概念,不該獲得專利保護。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於2024年2月1日判決Eolas敗訴後,Eolas向最高法院上訴。最高法院於同年10月7日決定不受理此案,故此案確定,Eolas的專利無效,Amazon、Google和Walmart勝訴。
Eolas的「分散式超媒體方法與系統,用於自動調用外部應用程式,以提供與超媒體文件中嵌入物件的互動與顯示」專利
Eolas擁有美國專利第9,195,507號(簡稱'507專利)。'507專利說明書指出,...
【為台灣加油打氣專欄】利用非線性光學的SiC基板檢測技術
在過去,半導體基板都是用矽半導體,但是如果要製造應付高頻及高功率的晶片,利用碳化矽(SiC)基板就有其必要。因此,能夠應對高壓、高溫以及高頻的優異特性成為新的半導體應用發展焦點。
基板內部結構技術
碳化矽(SiC)基板的內部結構必須非常正確,不能有瑕疵,請看圖1。
圖1(a)是一張正常碳化矽(SiC)晶體的示意圖,圖1(b)顯示碳化矽(SiC)晶體有缺陷。如果我們不能確保碳化矽(SiC)基板的品質,就無法製造出優良的碳化矽(SiC)晶片。因此,檢驗碳化矽(SiC)晶體內部結構的技術也變得非常重要。
目前關鍵的晶體缺陷只能以破壞性的KOH蝕刻方式進行抽樣檢測,...
南亞防線:印度國防最新財年預算及無人機產業研析
當全球的製造業開始往南亞國家遷移時,印度在莫迪領導下躍上國際舞台,透過多項優惠與生產政策吸引外資,印度除了積極發展製造業外,由於國際局勢詭譎,也開始投入國防工業的發展,在科技與製造齊下,立志成為南亞的強權。本篇文章將從其與主要競爭對手最新年度編列的國防預算起頭並針對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產業進行介紹。
印度與其競爭對手在2024-2025財年國防預算編列情形
印度在2024-2025財年國防預算的編列反映出該國在複雜地緣政治中的戰略重點,特別是近幾年與中國和巴基斯坦(下稱巴國)的緊張關係、國內安全等問題。針對2024-2025財年總體預算撥款...
工業設計轉向無實體及虛擬環境 – 4:美國對無實體設計保護的政策趨勢
最早對無實體或「虛擬」設計接受法律保護的呼聲,可以追溯到20世紀的70和80年代,Apple、Sun Microsystems和Microsoft等以開發軟體生成的圖像和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作為營利用途的公司。本篇將介紹美國的對無實體設計法保護的政策趨勢。
美國專利及商標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USPTO)一直在探索有關數位設計保護的現行實務。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在2016年開始努力了解世界各地數位設計的保護情況。當時美國和日本主導了一項有關該主題的研究,並...
歐盟《AI法》處理生成式AI著作權問題之規範介紹
歐盟提出的《人工智慧法》(下稱歐盟《AI法》)針對通用人工智慧(AI)模型提供者(下稱GPAI模型提供者)創設了兩項著作權相關義務 — 誰是GPAI模型提供者?義務的具體內容為何?如何履行義務?違反義務會受到什麼處罰?本文嘗試簡要回答上述問題。
歐盟《AI法》是全球首部試圖全方位監管AI的立法。該法由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於2021年4月21日提議,並於2024年3月13日獲得歐洲議會通過,5月21日獲歐盟理事會接受,7月12日公告於歐盟的官方公報,8月1日起生效。
歐盟《AI法》將某些與AI相關的著作權問題納入監管範圍。歐盟《AI法》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