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限定】
新加坡智慧財產權局(IPOS)已於2025年5月20日啟動兩項關鍵加速審查計畫——「SG專利極速」(SG Patents Fast)與「SG商標極速」(SG Trade Marks Fast),旨在顯著縮短企業取得專利與商標審查意見的時間,為星國本地及國際創新者注入強心針。此舉標誌著2024年底結束的「SG IP FAST」試點計畫正式升級,以更簡化的規則與彈性選項惠及更廣泛企業。
中國發布《專利代理人禁止性從業行為清單》
5月15日下午,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線上舉辦《專利代理禁止性從業行為清單》發布及宣貫會。會議發布並解讀了由國家知識產權指導協會制定的《專利代理人禁止性從業行為清單》(以下簡稱《清單》)。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會長賀化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協會常務理事、各地方協會以及行業代表共600餘人參加會議。
賀化強調,中國各專利代理機構及從業人員要深刻認識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對專利代理行業的新要求、新期待,切實增強守好行業發展環境和自律底線的緊迫感、責任感,要把認真落實禁止行為清單作為日常行為的落腳點、根本點,共同推動行業健康有序和高質量發展。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協會副會長陳浩則從定位、制...
全球專利競逐新局:台灣在半導體與數位科技的戰略角色
在全球知識經濟激烈競逐之際,專利已成為衡量國家創新能量與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智慧財產局 (TIPO) 局長廖承威於4月16日在科睿唯安舉辦的《2025全球百大創機構頒獎典禮暨唯安創新論壇》活動上,發表專題演講,深入分析全球專利趨勢、台灣佈局現況及未來策略,勾勒出台灣於全球創新版圖中的重要定位與挑戰。
蘋果Apple Pencil專利曝光,將支援5G / 多頻段無線通訊
美國專利商標局近日公佈了蘋果公司(Apple Inc.)的一項專利申請,可能涉及未來提供無線通訊的 USB-C版Apple Pencil。根據專利描述,蘋果計畫為手寫筆配備先進收發器電路,收發器電路可以使用一個或多個頻段發送和/或接收射頻訊號,支援Wi-Fi、藍牙、NFC、衛星導航及5G等多種頻段的射頻信號傳輸與接收,廣泛涵蓋從600MHz到300GHz的範圍。
根據科技媒體PatentlyApple報導,未來的Apple Pencil 可能包括輸入輸出電路,可用於將資料提供給Apple Pencil,並允許將資料從 Apple Pencil 提供給 iPad或其他設備。這款 A...
金屬中心發表研發成果,聚焦「智慧製造」與「醫療器材」兩大領域
金屬中心於4/25舉行「2024年度研發成果發表會」,聚焦「智慧製造」與「醫療器材」兩大領域,發表7項前瞻研發成果,並展示逾百件可應用專利,開放技術轉移與會員廠商招募,促進技術落地與產業鏈結。今年也因應AI技術發展對產業的影響,規劃「AI在金屬產業應用的創新與發展」專題演講,深入探討AI如何優化製程、提升產品性能並降低製造成本,助力台灣製造業向智慧化與高值化轉型之需求,獲熱烈回響。
金屬中心董事長林仁益表示,在內外快速變動的產業環境下,積極開發分享多項金屬材料、加工、製程技術優化,並結合日益進步的AI工具等創新應用,積極推動國內金屬及相關製造工業發展,並跨足醫材、能源、航太等領域,順...
全方位探討新網路時代智慧財產權與勞動關係
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4月23日舉辦了「【法律科技創新論壇】新網路時代的智慧財產與勞動」研討會,為配合世界智慧財產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今年訂定之主題「IP & Music : feel the beat of IP」,由各領域專家分享寶貴實務經驗,針對智慧財產、網路科技與勞權保障進行深入分析及建議。
創意無限 專利加值 臺灣專利超級站開啟創新應用新時代
「臺灣專利超級站 TAIWAN PATENT GO」將於2025年4月17日至20日的「台灣國際創意禮品文具展(DG Taiwan)」及4月23日至26日「360゚ MOBILITY Mega Shows - 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E-Mobility Taiwan)」再度亮相。
韓國智慧財產局啟動「高價值專利戰略」 全面革新智財生態圈
為扭轉「專利大國、收益小國」的困境,韓國智慧財產局(KIPO)於3月26日宣布成立跨領域「智慧財產權戰略研究小組」,聯合產學研法四大界別共15家機構,推動以「奢侈品級專利」(Luxury Patent)為核心的政策典範轉移。此舉被視為韓國因應美中科技戰與全球專利佈局競賽的關鍵戰略升級。
專利「量體膨脹、質效不足」 年損百億美元技術權利金
根據KIPO最新統計,儘管韓國專利申請量占GDP比例(73.1件/1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一,但工業產權貿易逆差持續惡化:
近三年逆差規模:2022年6億美元 → 2023年16.6億美元 → 2024年預估18.4億美元...
保護外國投資人的營業秘密是智商法院責無旁貸的責任
台灣國際連結一部分是依賴經濟活動,包括外國人在台灣生產或研發的投資。技術投資須要智慧財產權保護,特別是涉及製程細節的know-how,必須透過《營業秘密法》的刑事處罰制度,才能遏阻有目的性的技術資訊竊取活動。本文舉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109年度刑智上重訴字第4號刑事判決(MC案)為例,揭示檢調執法是一回事,但法院審判結果也很重要。法院如果漠視營業秘密竊取行為的惡性,後果將不利營造吸引外國企業投資的友好環境。
MC案背景
MC案屬典型的透過挖角來取得營業秘密的案例。MC案的系爭營業秘密涉及半導體元件D產品之製程,屬於美國公司MC科技所研發,其在台灣設有子公司(台灣MC)以生產D產品。被告L...
【2025中國全國兩會】人大代表呼籲,警惕「專利武器化」現象
在中國全國兩會期間,中國人大代表、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靜瑜呼籲警惕中國專利「武器化」現象,以維護產業創新生態,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此外,中國人大代表王紅梅也建議,應強化保護新能源電池產業的知識產權。
加強對惡意專利訴訟的規範
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專利「武器化」現象在中國多個產業中日益凸顯,原本旨在保護創新成果的專利制度,被部分企業用來於打擊競爭對手、增加市場壁壘,甚至引發惡意訴訟。中國人大代表劉靜瑜提出了多項建議,包括完善專利審查標準,從源頭上遏制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優化專利佈局監管,確保專利的合理使用。同時,劉靜建議推動行業自律與協作,加強對「武器專利」惡意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