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pnews.members
特斯拉2024:技術創新與市場挑戰的展望
隨著2024年的來臨,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上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挑戰源自於多個方面,包括市場競爭的激烈化、政府對電動車補貼政策的調整,以及消費者需求和預期的轉變。
首先,市場競爭方面,其他汽車製造商如大眾、通用、寶馬等都在加速推出各自的電動車型,這些新進入者不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同時也在價格和功能上與特斯拉展開了正面競爭。這種競爭不僅限於傳統汽車製造商,新興的電動車公司如NIO、小鵬等亦在迅速崛起,這使得特斯拉在原本相對獨享的市場中面臨壓力。
其次,政府補貼的減少或調整也是一大挑戰。在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政府對電動車的補貼政策正在發生變化,這可能對特斯拉的銷售造成影響。補貼...
低成本的AI時代 讓個人與大企業站在同一起跑點上
在AI時代的創新與競爭中,現在個人和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擁有同等的起點。LLM(Large Language Model)大型語言模型的出現,更是加速了這一趨勢。AI的核心特點在於其廣泛的知識基礎,但這並不意味著AI真正「理解」他所掌握的數據與任務的內在意義。相反,它僅僅只是模仿人類的知識和行為模式。人類必須深入地了解AI的特性和局限性後,再透過適當的提示詞 (prompt) 才能從AI擷取出AI本來就『知道』的東西,才能在AI時代中找到更適合的生存方式。
LLM與傳統AI的差別
傳統AI系統 (例如自動駕駛) 通常需要人類設定明確的規則和參數,才能實現特定的功能。這種方式需要大量的AI...
國家太空中心積極扶植本土太空產業 專利、新創媒合雙管齊下
2024年第一場太空科技媒合會《臺灣太空新時代_創新三部曲》已於1月11日假台北小巨蛋台灣科技新創基地 (TTA) 盛大召開。是次媒合活動指導單位為國科會、由國家太空中心主辦、工研院負責執行。活動以創新三部曲:專利智權 x 新創媒合 x 專家座談三主軸,展現國家太空中心專利技術及新創育成的成果與資源,並邀請了國內對太空技術應用或商機洽談有興趣的業者,共同參與台灣太空領域重要的新時代。國家太空中心一向以提升國家太空科技研發能力,執行國家太空政策與計畫,促進我國太空活動及太空產業發展為首要任務,是次活動為過往研發成果交出了一張亮麗的成績單。
顧名思義,創新三部曲共有三部分,分別是專利媒合...
影像科學家竊取美國農業數位科技案:2023年United States v. Xiang案
想要從美國竊取營業機密出境,有可能在離境時就被查扣調查並定罪。中國籍科學家向海濤於2008年至2017年受雇於美國農業科技公司孟山都公司(Monsanto)擔任影像科學家。向海濤於2017年6月離職後搭乘飛機前往上海時,被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查扣他的手機筆電等電子設備,並進行科技鑑識,認為他儲存的資訊含有孟山都公司的營業秘密,結果以違反經濟間諜罪將他起訴。向選擇認罪協商,但認為查扣他的手機筆電並鑑識其內容乃違法搜索。2023年美國第八巡迴法院認為,海關基於合理懷疑而查扣電子設備並鑑識內容屬合法手段,並不需要有搜索令。
向海濤離職孟山都公司前的行為
孟山都公司和氣候公司開發了一...
2023年度共81家企業通過TIPS驗證 聯電晉身AAA級廠商
台灣地區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以下簡稱產發署) 於一月下旬舉辦了「2024年度TIPS頒證暨智財管理結合永續經營專題講座」,由產發署署長連錦漳頒證予2023年度通過TIPS驗證之81家企業,表揚企業整合營運策略、建立智財防禦機制及保護創新研發的能力。
產發署為協助企業建立智財管理制度,自2007年起推動「台灣智慧財產管理制度」(Taiw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簡稱TIPS),並於2020年與金管會證期局共同推動將智財管理納入「公司治理評鑑」指標項目,且將通過TIPS驗證列為「公司治理評鑑」的加分要件之一,藉以提升各產業對...
對商標的多個類別提出異議,但只對一個類別提出理由可以嗎?2023年ULC Monastery v. American Marriage Ministries 案
一個商標可指定使用於多個商標服務的類別。過去美國聯邦商標審理上訴委員會(TTAB)認為,一個商標註冊於多個商品服務類別時,倘若第三人對該商標的多個商品服務類別提出異議,卻只針對其中一個商品服務類別提出異議理由,則視為放棄對其他商品服務類別之異議。2023年11月底,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在Universal Life Church Monastery v. American Marriage Ministries案中提出,如果TTAB要改變過去的看法,應該提供「合理的解釋」。
「GET ORDAINED」商標指定使用於神職服務和線上零售商店服務
環球生命教堂修道院(Universal L...
技術國安化興起,企業應如何做好預防
當前地緣政治議題的重大性快速上升,原因有二,第一當然為以軟體為驅動的數位經濟牽涉到大量數據傳輸、交換、分析應用等議題,以中國為主的國家透過企業與各種手段滲透其他國家,盜取營業機密與搜集個人資訊的行為引起各國警惕;第二要素為美中衝突已經從貿易端的實體清單,進一步發展為全面科技戰,對戰略物資如半導體、電池、高階材料、稀有金屬也成為各國近來供應鏈政策重點,而當前人工智慧無疑又是雙方戰場的重中之重。
美中在科技發展的出招接招更為激烈
2021年6月由美國提出《百日供應鏈報告》(The 100-day supply chain review)明確指出需降低對他國關鍵物資依賴,對比拜登的《印太經濟...
2023美國專利申請揭曉:三星蟬聯榜首、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成長最快!
根據專利服務公司IFI CLAIMS Patent Services (IFI CLAIMS)統計,2023年美國專利的申請量比2022年略為上升,並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不過美國專利授權量則下降3.4%,為201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日本、韓國是2023年美國授權專利最多的國家,三星自從打敗IBM之後,已經連續第二年穩坐美國專利授權榜首,二、三名分別由高通及台積電拿下。2023年台灣不僅有台積電表現亮眼,在多數國家獲證量衰退之際,台灣還逆勢成長3.8%。
2023年美國專利排名及變化
專利申請是衡量科技公司追求創新的最佳指標,2023年美國的專利申請量為41,8111件,比2022年...
《專訪實踐工設系系主任林曉瑛》設計專利就是企業競爭的核心!
實踐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創立於1992年,是全台第一所「人文藝術類組」招生的工業設計系,現今擔任系主任的林曉瑛,正是當年第一屆畢業的學生。在進入實踐大學擔任教職之前,林曉瑛曾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和工藝設計領域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也因為這樣的實務經驗背景,讓林曉瑛深刻體會到,面對百家爭鳴的商業競爭,設計專利本質上就是企業的核心,每間公司都一定要申請設計專利。
實踐創立第一個人文藝術的工設系
實踐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創立於1992年,是全台第一所「人文藝術類組」招生的工業設計系,現今擔任系主任的林曉瑛,正是當年第一屆畢業的學生。跟其他學校的工業設計系相比,實踐工設系除了強調創作性的操作體驗,並透過對人...
工業設計的定義和保護標的-4:工業設計之實施
348期文章已經介紹了東協各成員國內法對於「工業設計」定義,而工業設計的基本目的是為實用或功能對象賦予獨特的外觀,本刊期將進一步說明《東協工業設計實質審查的共通指南》中之「工業設計之實施」。工業設計必須在產品中實施,不能實施或固定在可通過工業或手工業生產或製造的物體中,不能註冊為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必須在產品中實施
工業設計必須實現在工業產品或手工藝品中(如圖13所示)。工業設計的基本目的是賦予實用或功能性物體一個獨特的外觀。不能實施或固定在工業或手工藝中生產或製造的物體中的物質,不能註冊為工業設計。
以下的主題可能需要特別考慮,以確定它們是否有資格作為產品和有用商品的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