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又稱星國)在企業創新上的投入不遺餘力,其2014年推出的「智慧國家倡議」(The Smart Nation Initiative)迄今也已十年。上述作為促使許多數位科技業者赴星國投資,而在美中衝突的背景下,該國也成為製造業布局的重點之一。本篇將介紹新加坡當前提出的第三版企業創新平台(Corporate Venture Launchpad 3.0, CVL 3.0)。
一場新創與老創的合作正在展開
CVL是新加坡經濟發展局(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推出的一項協助當地新創企業發展的平台,目的為促成當地新創企業與現存企業的合作,在2024年8月更新到第三版(CVL 3.0)。該平台第一版CVL 1.0是於2021年5月推出,啟動資金為1,000萬美元;在2022年7月再納入更多業者,並承諾將再另外投入2,000萬美元的資金拓展平台。自平台啟動以來,EDB已協助24家現存公司推出14間新創企業,並有更多總部設在新加坡的新創企業,瞄準區域市場,為星國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本質上,透過「外商先行,本土跟上」的作法能帶動星國本土企業的創新風潮。新加坡產業組成以服務業為主,產值占GDP比率近70%(主要項目為零售銷售、商業服務、金融保險),其中的零售業與金融保險業依舊需要老幹長新枝的創新;其他30%則主要由製造業組成,其中以食品製造、精密製造、航太等產業為主幹的製造業產業別同樣也需要尋求新的成長曲線,特別是當前面臨「數位科技」與「綠色科技」交叉時所引發的產業價值鏈重組使得傳統企業在產業架構上的創新需求更有其迫切性。
星國企業需要同時面臨來自上、下游的壓力,與新創企業合作以建立新的生態系為因應再適合不過—一來,可以鞏固上游的夥伴關係,提升產品競爭力;二來,針對下游透過科技整合、功能加值來強化價值鏈效益,以因應市場快速變遷的挑戰。
該平台依照對象與需求可區分為尋求創新的既有企業,以及計劃與新創合作的企業兩類。其中,前者是為現存企業開展新事業,目標是在該公司現有業務之外協助其尋找新的業務。它通常可以作為獨立的法人推出,或者在某些情況下,亦可作為公司內部的新業務開發;後者則為促成一家規模較大的成熟企業與規模較小的新創企業之間的合作關係,這些合作關係的建立是為了善用雙方優勢—大型企業帶給新創資源、產業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市場進入方法等,而小型新創企業則提供大型企業創新的想法和產業上的新思維,介紹如表1。
|
尋求創新的既有業者 |
計劃與新創合作的企業 |
執行模式 |
參與的企業將與風險工作室(Venture Studio)合作,透過驗證新的創業概念並制定可投資的商業計劃,同時建立創新流程,目標是快速建立新事業單位(可分拆) | 建立既有企業與新創企業合作夥伴關係,目標是讓既有企業與新創企業進行小規模試點合作,強化既有企業的新創產品驗證能力 |
其他益處 |
分拆的新事業將有機會獲得EDB、創投與家族辦公室的投資 | 與既有企業合作的新創企業將有機會獲得EDB、創投與家族辦公室的投資 |
表1. 尋求CVL平台協助的企業類型;製表:北美智權報/蘇翰揚
Corporate Venture Launchpad 3.0的運作機制
CVL 3.0已協助新加坡境內的相關業者(包含獨立分拆公司及新的全球化業務單位)取得一共近5,000萬美元的成長資金。這一次,EDB將在未來2年投資3,200萬新元於該平台中,以強化星國在亞洲地區的創新地位。
機制1:風險工作室的加入
CVL 3.0當中的核心機制是加入風險工作室(Venture Studio; Startup Studio)模式。關於風險工作室投資模式的詳細介紹可見北美智權報第305期的《風險投資工作室模式能否協助我國企業再次成長?》。利用企業風險工作室協助企業與新創合作可讓既有企業跟新創企業少走一些冤枉路,知名的企業風險工作室包含花旗集團(Citi)的D10X或Alphabet的X與Moonshot Factory等。
機制2:指定風險工作室與家族辦公室資金協助企業進行技術快速商業化
CVL 3.0與一般加速器模式不同,參與的新創通常是從企業的業務部門拆分(spin-off)或是由外部進駐。爾後透過指定風險工作室(Mckinsey、BCG、FutureLabs、Rainmaking、Mach49)進行技術快速商業化,過程中除企業可提供資金外,也可槓桿外部創投力量協助(例如BCG Venture Studio在新加坡建立亞洲氣候永續創新中心),可說是一種內部創業外部化的營運模式。若經協助後的新創企業可進入市場、建立初步客戶來源,可進一步考慮規模化。既有企業則透過多數持股方式保有對新創的控制權,在IPO時可獲得財務報酬,又或以不上市方式賺取營利所得,合作模式相當彈性。
另外,CVL 3.0歡迎外部資金進駐,「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的資金即是一大助力。對高淨值資產人士而言,新加坡是在亞洲成立家族辦公室的一個有吸引力的地點,該國健全的監管框架、穩定的經濟、優惠的稅收機制、優秀的勞動力以及戰略地理位置是關鍵的吸引因素。此外,新加坡是世界上腐敗程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其先進的醫療保健基礎設施和安全的環境對富裕家庭具有吸引力。新加坡一直積極將自己定位為全球家族辦公室中心,並實施多項措施來吸引成立家族辦公室;舉例而言,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單一家族辦公室(The single-family office, SFO)如果想管理專有財富,則無需在新加坡獲得許可,其他獎勵措施包括增強級基金稅收激勵措施、新加坡居民基金計畫與家族辦公室慈善稅收激勵計畫等。對新加坡而言,將家族辦公室的財富從國外進入到國內時對產業提升有正向幫助,例如為當地的新創業者提供更多的資金、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以及促進傳統產業的整併等。
新加坡的最終目的:建立亞太創新樞紐
作為東西方之間的貿易轉口港,新加坡長期以來一直是企業家和投資者的主要投資對象,這得益於其在東南亞的戰略位置、政府支持、完善的法律框架;近期,新加坡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中立地位就像是國際間的商業基地,這對希望保護自己免受地緣政治與供應鏈中斷影響的外國企業具有吸引力。
根據國際創業調查公司Startup Genome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業生態系統報告》(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eport 2024, GSER 2024),新加坡取代中國成為亞洲擁有最佳創業生態系統的國家,在今年的全球創業生態系統排名中排名第七,較一年前上升一位,超過位居第八位的中國。因此,不難看出,新加坡上述措施的最終目的為成為匯聚資金與創新能力的中樞,帶動當地企業的轉型,並促進資金流動(前進新創而非房地產);因此,或許我們可以從另個面向觀察新加坡其他創新作為,將這塊拼圖完善。
首先,根據思科全球數位完備度指數,新加坡在「數位化採用」方面表現最佳,包含完整的ICT基礎設施,以及5G與AI的各種應用,新加坡更是計劃在2025年將5G應用拓展至全國,讓其本身成為一個科技應用場域;再者,新加坡以其複雜的創新生態系統而聞名,有助於促進產業的數位轉型,將多個利害關係人連結來共同解決問題、創造商業機會、共同設計新服務與拓展新市場。
最後,新加坡與多個國家簽署數位貿易協定,以進一步加強其國家的數位經濟;舉例而言,新加坡宣布與澳洲簽署數位經濟協議,這是創建繁榮生態系統和促進兩國數位貿易成長的關鍵一步,新加坡也於2020年1月與智利和紐西蘭簽署《數位經濟合作夥伴協議》(Digital Economy Partnership Agreement, DEPA),為全球數位貿易和商業制定一套共同的規則。
可以預見的是,新加坡更新推出協助新創與舊有企業發展的第三版平台—CVL 3.0整合了產業端與資金端的合作,除了讓許多既有的大型企業在數位進展的洪流中不被淘汰,也讓在地新創企業得以獲得豐沛資金與政策支持下起步,一場創新結合傳統的產業革命正在展開。
參考資料:
- The Rise of Venture Studios: What are they and Why are they Becoming More Popular. Published on February 22, 2024, Yi Ming K.
- Singapore Leads: Discover Asia’s Top Startup Ecosystems. Published on June 06, 2024, Kelly Wolfgang.
- Cisco Digital Readiness Index, CISCO.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盧頎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