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現在與未來》AI手機趨勢:iPhone首款AI手機問世!記憶體與散熱為發展關鍵
蘋果(Apple)在今(2024)年9/20剛開賣的iPhone 16,共有iPhone 16、iPhone 16 Plus、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四種機型,搭載全新的A18系列晶片,並首次加入Apple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助理,成為蘋果首款AI智慧手機。雖然以三星(Samsung)為首的Android陣營搶先在AI手機市場布局,預期Apple加入後會掀起一波換機熱潮。圖像生成與智慧語音摘要是目前AI手機主流應用,而記憶體與散熱將成為未來AI手機發展的關鍵!
2022年底OpenAI推出ChatGPT服務後,各科技廠競相推出大語言...
從美國AI & Big Data Expo看生成式AI創新發展
AI and Big Data Expo為全球十大AI展會之一,每年分別於北美、歐洲各舉辦一場國際大規模展會,主要展示企業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資訊安全、可信任AI、深度學習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等創新產品與技術,從2017年舉辦首屆展會開始,累計250名以上業界專家到場演講,每場次均吸引7,000名以上專業人士與會。
2024年北美地區的AI and Big Data Expo,已於6月5日至6月6日在美國聖荷西的聖塔克拉拉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在兩天的展會時間裡,展示來自Google Cloud、IBM、Oracle、Dell Technologies等250多家參展商最前沿的人工智慧技術。今年...
AI太貴健保給付無法買單?AI可以為醫療產業解決什麼痛點?
勤業眾信攜手環球生技於7月初舉辦的《AI浪潮席捲生醫:策略布局實務與指南》論壇之【專家對談】環節邀請了醫療業、科技業及壽險界的專家,共同探討了「AI智慧醫療的成功關鍵」。結果發現AI用在醫療上是相對昂貴的技術,是目前台灣現有的健保給付制度及醫療體系所無法負擔的,因此AI能否在醫療實務上落地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經濟的問題。不過,如果以廣泛的醫療產業而言(包括護理資料整理、大數據分析),AI是可以解決一些痛點的,但業者認為AI於生醫產業能發揮的作用遠遠不止於此。
AI的利多
【專家對談】環節的主持人,勤業眾信醫療照護產業負責人林彥良表示,AI不僅能夠協助處理繁瑣的醫療文件和術前工作,還能簡化...
剖析生醫產業導入生成式AI的機會與風險:該如何做好準備?
AI + 生醫,1+1是不是一定會大於2? 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環球生技於7月初舉辦了「AI浪潮席捲生醫:策略布局實務與指南」論壇,邀集產業領袖與調研機構分享善用AI應對新局之道,並發布《透過AI與GenAI實現生命科技產業的轉型價值》報告。報告指出,生成式AI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協助企業拓展了AI的價值範疇。為確保能成功推動大規模的AI轉型計畫,企業必須於組織內進行「心態、領導型態、投資態度、企業文化及運作模式」5大關鍵改革,以運用AI助攻企業全方位推升價值。論壇講者剖析了生醫產業導入生成式AI的機會與風險,並對企業該做的準備提出建言。
AI為推動生醫產業...
AI在藥物發現中的應用趨勢
藥物發現(Drug Discovery)迄今仍是一個困難、耗時、昂貴、且低成效的過程,若要縮短藥物開發時間,可以透過人工智慧(AI)工具加快速度,同時處理並簡化多個複雜的工作流程,使龐大的資料數據能轉化成真正的治療方法。因此,全球製藥和生物技術產業都在設法導入人工智慧技術,以加快市場發展。
藥物發現中的人工智慧
藥物發現中的人工智慧是一種利用機器模擬人類智慧,來解決藥物發現過程中具有挑戰性問題的技術。採用人工智慧技術有助於發現新化合物,並能夠用來識別治療標靶和開發定製藥物,目前已應用在入了解藥物識別和減輕各種慢性疾病。預計到2030年,全球藥物發現市場對人工智慧的需求將達到近272.5...
看全球11大企業如何利用人工智慧加速公司發展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已悄悄「入侵」百工百業,現在已經不是選擇要不要的問題,而是要選擇如何面對。每一家企業面對AI浪潮時的抉擇及決策肯定不盡相同,但如果以產業別來看,則肯定可以歸納出相同的因子,若能好好整理分析,定能提供產業中跟隨者具價值的參考資料。CB Insights市場情報平台今年5月發表了「全球11所大企業之AI策略」報告,涵蓋了金融服務及保險、製藥業、企業技術及工業4大範疇,這些產業領頭羊對AI的取向及策略,極具參考價值。
下表為CB Insights「全球11所大企業之AI策略」報告 (下稱《報告》)之產業分類及代表企業,分別...
淺談全球人工智慧熱潮如何推動資料管理市場
對於人工智慧使用者而言,資料管理對於人工智慧專案是否成功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企業如何建立出色的數據管理並決定與那些公司合作非常重要。
2024 年第一季度,近 1/3 的公司執行長在財報會議中提及人工智慧,但只有極小部分(占所有財報會議的 1%)討論資料管理的應用。事實上,資料管理對於人工智慧的成功至關重要,調研機構指出,從2023 年到2030 年,整體成長率預計為每年16%,到2030 年底,市場預計將達到5,130 億美元。若進一步觀察,人工智慧模型大幅依賴資料進行訓練和操作,而為了訓練專門設計用於特定業務流程和環境的模型,公司必須評估其資料管理技術堆疊的 7 個關鍵要素。...
從AI輔助音樂創作專利技術思考使用者創作的原創性
以AI輔助創作音樂不是夢,國內有公司推出以AI輔助創作音樂的APP。問題在於著作權法能否保障APP使用者所創作的音樂。本文欲藉由該APP背後的AI技術,即新型專利第M578439號,與使用者操作分析等為基礎,以討論使用者著作之原創性。
技術背景
新型專利第M578439號所採用的AI技術為利用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或遞歸神經網路(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長短期記憶(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之演算法程式,為深度學習技術之延伸。
深度學習技術所採取「人工...
AI虛擬人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
AI虛擬人(Virtual Human)是一種基於先進AI技術創造出的人工智慧角色,可以像人類一樣進行交談、回應和交流,並達成特定的工作任務。隨著元宇宙技術的出現和發展、各大工作領域中對於人工智慧需求的不斷增加,預期AI虛擬人市場將在未來幾年持續攀升,娛樂、廣告、零售、遊戲等不同產業都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AI虛擬人應用,並創造出全新的市場商機。
虛擬人是隨著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XR)、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 AI)等沉浸式科技發展下催生的數位...
AI工具提示詞寫作的挑戰與應對方案
AI工具的提示詞寫作極具挑戰,需精準描述關鍵細節,以簡練語言驅動AI。由專業提示詞工程師開發的AI工具,會比讓每個人學習寫提示詞更有效率,而這也是實現AI賦能大眾的可行路徑,因此企業主應該要慎重考慮雇用提示詞工程師,以避免在AI浪潮中落於人後。
描述自己就已經很困難
在真正談AI提示詞寫作的難度前,不妨先想想用文字描述一件自己再熟悉不過的事物有多難。大部分人肯定都有寫過自傳,即使是身為公司老闆,撰寫商業計畫書時也難免遇到這類挑戰。這些都是在試著用語言文字去描述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但恐怕沒有人會認為這是容易做的事情。
描述技術的挑戰
用語言文字描述一項技術,即使對技術專家而言都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