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於歐洲投資狀況研析
根據調查,中國於2023年對歐洲的投資降至 2010 年以來的最低水準:中國對歐洲(歐盟27 國+英國)的投資再次從2022年的71 億歐元下滑至2023 年的68 億歐元。併購 (M&A) 活動也持續下滑, 整體價值下降 58%,僅達 15 億歐元,中國的經濟困難和嚴格的資本管制,以及對歐洲外國投資的嚴格審查,導致併購交易減少。
2023年,中國企業投資者面臨歐洲及全球政治經濟等多重因素的挑戰與不確定性,烏克蘭曠日持久的戰爭和中東衝突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影響中國企業的投資意願。後疫情時期中國經濟成長乏力,削弱許多中國企業的財務基礎,嚴格的資本管制和...
歐盟崛起 以綠色多樣設施拓展競爭力
歐盟近期在全球爭霸中相當活躍,大有不讓美、中處於主導之態勢,透過多邊的科技、綠色、經濟合作,歐盟正在努力擺脫美國影響,並與中國維持安全距離。
開展多邊合作計畫,協助開發中國家轉型
2023年10月,歐盟執委會更新戰略能源技術(Strategic Energy Technology,SET)計劃,確保與《歐洲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REPowerEU 計劃》和《綠色新政產業計畫》(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特別是《淨零產業法》(Net-Zero Industry Act),採取一致的方法來實現歐洲的脫碳目標,支持戰略性淨零技術...
數位供應鏈借鑑:國際業者都做了什麼?
當前影響全球每個產業領域的前所未有挑戰凸顯從研發、生產、營運、供應鏈的所有領域對建立企業韌性的迫切需求。最終結果是,公司必須適應並將以彈性為中心的能力嵌入到其營運中,以確保產品的製造成本高效、安全、準時和永續,建立數位供應鏈勢在必行。
數位供應鏈的發展趨勢
從海運封鎖和極端天氣事件、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到蘇伊士運河堵塞等外部衝擊,全球供應鏈在過去幾年經歷極大的變動,當前供應鏈的脆弱性正迫使傳統類比產業擁抱創新和數位技術,數位供應鏈就是這樣一種解決方案。它整合物聯網、人工智慧、數據分析、大數據和雲端運算等先進技術,以簡化和改善供應鏈營運。
物流4.0又稱智慧物流,是數位供應鏈的關鍵組...
全球電子電機製造商在馬來西亞展開戰略性擴張 智財佈局不可或缺
相對於東協十國其他國家,馬來西亞可以說是電子製造業的重鎮,電子電機E&E產業同時也是馬國製造業之基石,於2023年度投資總額達186億美元,占馬國製造業總投資額之56.2%;與2022年相比增長近3倍,證明在產業供應鏈重組的大趨勢下,全球電子電機製造商已在馬國展開戰略性的擴張。市場分析師指出因全球技術週期的復甦預測,預計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將增長11.8%;料將提振馬國出口,尤其是電子電機產品;進一步肯定馬國在全球技術供應鏈中之關鍵作用。另一方面,在全球節能減碳及2050淨零排放的願景帶動下,電動車產業水漲船高,馬國政府也祭出許多優惠條件吸引電動車廠商到當地投資,使馬國成為具規模...
從申請、維護到維權,你必須了解的印尼專利二三事
印尼於2022年在東協10國專利申請中排名第3,商標申請排名第1,年申請數分別達到1,607件及113,162類。申請人超過90%為印尼本地居民,在外國申請人部分,專利以美國居多,商標則是中國領先。雖然印尼並不是台灣廠商進軍海外市場的首選,但在地緣政治及供應鏈重組的影響下,其重要性與日俱增;有意投入印尼市場的廠商,應該對當地的專利申請及佈局考量有基本的了解及認知。
《2024新南向智財權研討會》的印尼場次由印尼智慧局部門主管 (專利、積體電路佈局、營業秘密法規專責小組)Faisal Syamsuddin及Tilleke & Gibbins印尼所合夥人暨負責人 Wongrat ...
美國正積極打造技術導向經濟模式
鑑於近年來生產力成長乏力以及先進技術製造業空洞化,美國或許未來會推出更加強有力的技術經濟政策,最關鍵的第一步是在白宮內建立一個國家競爭力委員會,類似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家經濟委員會。
雖然美國經濟發展強勁,但鑑於美國生產力成長緩慢、先進技術製造業空洞化,以及各經濟部門創新應用創新不足,美國迫切需要強而有力的技術經濟政策,拜登經濟學(強調公共支出、透過再分配擴大中產階級、促進公平、分散市場以及推動「綠色」轉型)和「美國優先」議程(強調較小的政府、對「大型科技公司」的不信任、放鬆管制和提高關稅),加上《CHIPS法案》提升半導體回流速度,對美國經濟或許有所幫助,但還遠遠不夠。事實上是,美國...
疫情後專利申請量年增幅超過20%,印度如何做得到?
《2024新南向智慧財產國際研討會》首場簡報由專利大國印度打開序幕。雖然鄰近緬甸與中國的印度不是東協十國的一員,但卻是許多廠商新南向的熱門選擇。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統計,印度人口數已與2023年4月正式超越中國,達到14億2860萬,成社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勞動力充足、工資相對低廉、內需市場龐大、政府積極吸引外資,印度幾乎擁有與中國一樣的條件;雖然水電的問題仍面臨很大的挑戰,但在去中國化的浪潮下,印度崛起應該是指日可待。為了開放市場、吸引外商,其專利法(Patent Act)自1970年以來進行了5次修訂;專利規則(Patent Rules)在過去10年來也修訂了9次,為的是加強專利對創新的保護及...
2024新南向選擇 智財權發展為關鍵觀察指標
繼「2019新南向智慧財產研討會」後,歷經4年新冠疫情肆虐,新南向智財權研討會終於在2024年6月18日強勢回歸,假台大法學院霖澤館舉行,規範之大為歷年之冠。除邀請了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共計7個國家的智慧局官方代表及專利代理業界菁英擔任講師外;智慧局局長廖承威、專利師公會理事長林宗宏、亞洲代理人協會台灣總會副理事長祁明輝也受邀擔任致詞貴賓。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與會代表的層級也是歷屆最高的,包菲律賓智慧局局長Rowel S. Barba及亞洲專利代理人協會會長Hari Subramaniam。
《2024新南向智慧財產國際研討會》在廖承威局長致詞中掀開序幕,其...
美國推行「近岸外包」策略,墨西哥受惠成全球供應鏈製造重地
因應短鏈製造及近岸外包趨勢興起,墨西哥成為全球製造業搶攻美國市場的關鍵布局,在消費性電子、電動車及資通訊產業佔有一席之地的台商,紛紛將設廠目標轉向墨西哥。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日前舉辦「墨西哥投資實務研討會」,墨西哥商務暨文化辦事處經貿組組長Francisco Javier Martinez Rodriguez指出,台灣是墨西哥重要的商業夥伴,2023年台灣已成為墨西哥第7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超過155億美元。
美墨關係成墨西哥經貿發展重點
墨西哥總統大選甫於2024年6月2日落幕,最終由前首都市長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獲得壓倒性勝利,當選為墨西哥第一位女總統...
美國經濟與安全政策平衡研析
獲得並維持技術和創新的領先地位將成為整個二十世紀全球競爭的關鍵,在當前經濟競爭力與國家安全權衡的情況下,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是國家安全的基礎,為促進其地緣政治平衡並維持經濟發展,美國正從全球技術競爭的角度來看待經濟和貿易政策的各個方面。
美國科技生態系如何支持國家安全?
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是國家超級大國地位的重要因素,該國在全球科學和工業進步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的能力是其國家安全的基石,而半導體以及一系列其他尖端技術則是美國每個主要防禦系統或平台的關鍵驅動力。美國國防戰略指出,軍隊是否能夠迅速採用商業技術,是與他國拉開差距的關鍵。美國國防創新單位 (DIU) 在 2022 年報告中指出,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