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浪潮下的新思維
所謂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就是機器表現出和人類相同的智慧行為,其概念是機器能夠感知、邏輯和學習的總稱。早在1950年就有與人工智慧機器人有關的科幻小說,名為《我,機械人》(I, Robot.),其英文名稱「I, Robot」中的I有雙重意思,可以指第一人稱「我」,亦可指Intelligent智能的意思。不少電影情節亦取材自此經典之作,2001年美國大導演史蒂芬 • 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所執導的電影『AI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未來世界可以根據不同需求製造出擁有人類真實情感的機器小孩。2...
AI人工智慧在現實世界中之具體應用
在21世紀的今天,AI人工智慧的應用已漸漸滲透各行各業,究竟AI如何影響產業的生態?如何在行銷、金融、運輸、農業、醫療照護等等不同的領域大放異彩?本文作了一些歸類整理,發現原來AI已經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可以說是無所不在。政府究竟要如何將AI融入產業推動的政策中、企業又如何運用AI來推動企業轉形,都是值得深思的議題。
市場行銷
成功行銷的關鍵因素在於了解客戶需求及知道客戶心中在想什麼。在2000年代初期,如果我們要找一樣商品,但不知道產品的確實名稱,這種情況下在網路上搜尋產品是相當困難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現在當我們在網路上任何一個電商平台搜尋商品時,即使不知道產品正確名稱...
AI人工智慧衍生智慧財產權歸屬之探討
AI人工智慧技術 (以下簡稱AI)於現今社會已漸漸融入人類生活中,也因為如此 ,AI所衍生的智慧財產權也開始受人矚目。相信各界已經就此議題討論得如火如荼,筆者希望藉此文抒發個人看法:現今筆者所認知的AI,其所衍生之智慧財產權,個人偏向歸類於發明人的「繼承縮時發明」(此為自創用詞,指 AI所產出的創作發明)。因人類屬於具有社會行為的生物,很難就單一技術思想邏輯,不斷使用同一種學習機制,並僅吸收特定學習資料,就此一生創作該技術思想的創作發明;所以AI可以是發明人至少有一技術思想繼承於一載物上,再透過特定的訓練機制,在短時間內吸收特定學習資訊,並衍生出新創作發明的基礎發明,目前所認知的AI大致結構如...
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智財策略就是國安戰略!
人工智慧(AI)技術是每個國家都銳意發展的研究領域,但傳統認知中的科技強權:美國,卻不見得能在這波AI浪潮中,繼續保有領先地位。根據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在三月初發布的報告,就警告美國不僅在AI的人才培養上出現嚴重缺口,更完全喪失自主生產美國企業、軍隊所需半導體晶片的能力。
NSCAI指出,美國必須持續加大對AI研究的投資以贏得這場科技競爭──而智財權政策,尤其是專利制度,將扮演關鍵角色。
NSCAI成立目的:捍衛美國的AI優勢
NSCAI成立於2018年,是2019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NDAA 2019)的產物。雖說這部法案的主要內容為美國國防部在2019年...
《兩岸專利論壇》 – I 人工智慧領域專利的機遇與挑戰
每年這個時間都是兩岸專利論壇舉行的時候,但在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今年實體的兩岸專利論壇無法實現,因此舉行了首次兩岸線上專利論壇。工業總會智慧財產權委員會執行秘書林富傑指出,是次兩岸線上專利論壇共有1200多人參與,可以成為對岸國家知識產權局以後舉辦兩岸線上專利論壇的一個重要的參考。由於對岸本來是不太傾向於線上論壇的,但因為這次效果彰顯,故可以作為以後兩岸線上互動模式的依據。
今年論壇聚焦於中國大陸人工智慧 (AI) 專利的議題。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日前發佈截至2020年6月底中國大陸專利數據:發明專利申請68.3萬件;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2.95萬件。據市場調研統計,近年涉及人工智慧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