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半導體專利角力:美日影響力大,中國以量取勝

0
毫無疑問的,近幾年美、日、韓、中、以及歐洲各國,都在積極的發展第三代半導體 (亦即化合物半導體,又被稱為「寬能隙半導體,WBG」)的技術,其中又以氮化鎵(GaN)及碳化矽(SiC)為主。從目前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及設備的研發來看,碳化矽和氮化鎵是較為成熟及應用較普及的。為了能自由實施技術 (freedom to operate),除了爭取在技術和市場領先外,專利布局也是各國相關廠商,甚至是政府相當重視的一環。雖然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截至今年7月29日為止,碳化矽相關專利影響力最大的前5名都是來自美國及日本的大廠,然而,如以專利總數量來算,中國卻是超前美國的,此一現象值得深入探討。此外,目前日...

遠距醫療專利統計:電子大廠占比高

0
自新冠疫情(COVID‐19)於2019年漫延以來,不僅衝擊全球防疫及醫療體系,更嚴重影響全球各國經濟。由於防疫考量,相關非接觸式診療或非接觸式照護的需求日益提升。另一方面,隨著5G通訊技術步入成熟階段,遠距醫療(Telemedicine)的相關應用也開始蓬勃發展。為此,財團法人專利檢索中心特別製作《遠距醫療專利新視界:5G應用情境與服務模式》報告(下稱《報告》)。此《報告》乃依據經濟部2020/2021 產業技術白皮書中服務創新領域之智慧醫療主題,藉由近20年相關領域的專利布局,洞悉先進國家的技術脈絡。希望藉此專利布局分析報告,除了能提供國內相關領域廠商可發展之方向重點外,且在研發與專利布局...

縱使疫情肆虐,全球2020年專利、商標申請量再創新高!

0
在今年的11月8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了2021年的《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報告,分析2020年間全球在專利、商標上的成績。雖然這一年內世界的經濟活動被新冠肺炎疫情搞得異常混亂,但各類智慧財產權的申請、獲證數量都有維持成長,顯示對未來的十足信心。 根據WIPO統計,2020年時全球發明專利(不含新型、工業設計)的申請總量為327萬件,比起2019年的322萬件約略成長了1.6%;至於商標的申請總量則約為1720萬件,則比2019年(1513萬件)成長了超過13%。很明顯地,商標申請的表現優於專利申請。 其實,在這十多年之間,全球商標與專利在申請量上的差距一年比一年...

電池電動車之車體結構專利布局: 日本領先,豐田、本田成領頭羊

0
《2020/2021產業技術白皮書》指出,「2022年各類電動車輛之總銷量將會超過1,000萬輛,可窺見電動車輛銷量於全球汽車總銷量占比提升,為一明確且值得提前布局之趨勢」。此外,白皮書也指出,「因應智能車與電動車需求,電控動力底盤將為主流,未來車輛可能樣貌在於動力底盤整合、車體可隨需求快速更換」。 因應電控動力底盤將成為智能車與電動車主流之趨勢,與底盤直接相關的車體結構顯得重要。為此,財團法人專利檢索中心特別製作《電池電動車之車體結構專利布局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希望藉此專利布局分析報告,除了能提供國內廠商可發展之方向重點外,且在研發與專利布局的同時,有效避開已知的專利壁壘,促進我國電...

中國半導體大廠中美兩大戰場專利佈局概況

0
如果通訊產業未來的發展會走向「一個世界,兩個系統」,那半導體產業絕對是「一個世界,兩大戰場」。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戰及科技戰持續的情況下,戰況更是激烈。據數據顯示,2020年度中國專利年度公開數量維持4萬件以上,同比增長13.7%。整體而言,83%的積體電路領域中國專利是由中國權利人申請的,只有17%由國外權利人申請,和2019年度相比持平。雖然中國專利權人申請比例較高, 但排名首兩位的專利申請人卻是外國企業,分別是韓國的三星電子及台灣的台積電,此一統計結果值得玩味。 在國家加快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相關政策支援和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雙重驅動下,中國半導體產業規模持續成長。據中國半導...

大陸《反壟斷法》13年來迎首次修正,三大要點值得關注

0
施行13年後,《反壟斷法》首次迎來「大修」。 2021年10月23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後,《反壟斷法(修正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佈,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 自2008年8月1日施行以來,《反壟斷法》作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基石」,不僅經歷了近十三年大陸市場經濟波瀾壯闊的發展史,也見證了大陸互聯網經濟模式做大做強的全過程。 始於2010年的「3Q大戰」,當時引出了大陸互聯網領域首例反壟斷糾紛——奇虎360訴騰訊公司壟斷案,該案最終在2014年10月以法院判定「騰訊旗下的QQ並不具備市場支配地位,駁回奇虎360的上訴」,畫上句號。 而成立於1...

一文解構世界大學排名:教育部該醒一醒了

0
在北美智權報293期《產業學院3.0:必須由業界主導 打破傳統大學排名的迷思 》一文中提到,雖然許多世界大學排名只是一個虛名,但幾乎所有大專院校對此都趨之若鶩,因為除了有助於招攬學生外,還對爭取政府預算有很大助益。然而,這些排名卻反映不出該校畢業生對社會的影響力、或是對產業的貢獻度。剛好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於9月分發表了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筆者就利用這次排名結果來解構世界大學排名的評分機制;只要花3分鐘閱畢本文,便不應對世界大學排名再存執念。 想當年教育部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補助總額超過500億新台幣,單台大一所大學補助金額即超過1...

我國減碳技術兩大重點專利佈局領域:節能及替代能源

0
「2050 年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減碳技術的研發不僅可促進「淨零碳排」,更是創新科技很好的商機。智慧局 (TIPO) 依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 (WIPO) 於2010年建立的綠色目錄 (WIPO IPC Green Inventory) 七大類別主題完成「減碳技術發展之專利地圖」(下稱《報告》),內容包括近10年相關產業專利申請趨勢分析,以及各技術主題之主要專利申請人其具有參考性之案例分享,提供我國相關業者發展方向及技術分析的重要參考。 此外,TIPO於全球專利檢索系統 (Global Patent Search System,GPSS) 已完成「綠色技術專區」,依據WIPO綠色目...

全球百大創新機構10周年:誰是歷久彌新的長勝軍?

0
科睿唯安(Clarivate)每年發布的全球百大創新機構(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名單,地位就像是科技研發界的米其林評鑑,是每個科技業者和研發機構的努力目標。不過,能夠連年留在榜上,也就是不論景氣好壞,對於研發、智財權保護均穩定投入,成果也獲得同業認可的企業其實少之又少。 由於科睿唯安採用的評鑑方法不只看專利的數量,也把被引用次數、獲證率、專利家族的國際化程度也納入考慮,而且會回溯五年以上的時間,要進入候選名單已經相當不易。而且,這項評鑑是不分產業一起進行,亦即全球化工業、電子業、軟體業的廠商必須同時競爭僅有的100個名額,上榜的難度可想而知。 正因...

因應環境劇變,日本大幅修正智財權法規

0
觀察近年各國專利、商標法制的立法趨勢,都是在因應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後的新興智財權議題,以及強化權利授予後的爭議處理機制,更不用說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肆虐下,各國主管機關都必須快速做出政策回應。因此,在亞洲居於技術領先地位的日本,在今年內完成了一系列修法方向,就很值得外界參考。 今年5月中時,日本國會通過了一系列的智慧財產權法律修正,以因應近年來急速變化的產業環境。由於牽涉在內的法律不但涵蓋了全部的工業財產權,如特許(即專利)法、實用新案(即新型專利)法、意匠(即設計專利)法、商標法,連弁理士(即專利代理人)法都在修正範圍內,影響層面極為廣泛。 不論在哪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