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 汽車取代無線通訊成為最重要的成長動力
KPMG安侯建業日前發布《2023 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受到全球半導體市場面臨人才短缺、地緣政治風險、利率上升等不利影響,2023年半導體產業信心指數降到近五年來最低,但因車用晶片需求大幅增長,即使存在供應鏈、人才和政治經濟方面的各種挑戰,受訪企業仍樂觀看待2023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前景。
今年是KPMG第18年發布《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以下簡稱調查),由KPMG全球總部和全球半導體聯盟(Global Semiconductor Alliance,GSA)於2022年第四季共同完成調查作業,訪問全球151位半導體產業高階主管對半導體產業未來的展望,受訪者分別有38%來自美國...
氫能源專利分析:歐盟石化業與日本汽車業居領先地位
本刊前文(製備成本下降、應用範圍增廣:氫能源未來充滿想像空間)曾經介紹過氫氣能源產業的發展前景,尤其是兼具交通運輸燃料和生產工業原料的特性,被看好成為節能減碳風潮下,唯一能替代傳統石化產品的選項。
事實上,懂得放長線釣大魚的創投資金,還有各大產業龍頭,在過去十年來已經默默佈局氫能源的上下游產業鏈和相關技術。隨著碳排放的法規要求日益嚴格,還有人類社會對能源的需求節節高升,在下一個十年,就能看到氫能源經濟慢慢開花結果。
根據歐洲專利局(EPO)的統計分析,從2015年至今,國際創投在氫氣相關的新創企業投資金額和案量節節高升,例如2021年時,在風險較高、可能還停留在原創技術概念的早...
吉普越野車的外觀商標保護: 2022年第六巡迴法院Mahindra v. FCA US案
吉普(Jeep)從1986年推出經典越野車Wrangler銷售至今,有明顯的外觀特徵,在美國受到未註冊商標的保護。來自印度的馬亨達(Mahindra)生產類似Jeep造型的越野車ROXOR,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認為侵害Jeep車外觀造型保護,命令禁止進口。2020年馬亨達重新設計了ROXOR,但吉普母公司FCA認為修改的幅度不夠,要求法院擴大禁令範圍,要達到「保持安全距離」的程度。
馬亨達模仿Jeep越野車的受保護商業外觀
美國飛雅特克萊斯勒集團(FCA)旗下擁有吉普這個品牌。Jeep從1986年推出經典越野車Wrangler銷售至今,就車前方的水箱罩的七個直立柵格和圓形車燈有註冊立體...
軟體定義汽車:未來,你也能「一鍵更新」汽車功能!
曾經有人估計,電動車所使用軟體的複雜度將不亞於5架波音787飛機的規模,若再考量到感測器、網路通訊等的各類運算,對晶片數量和效能的需求也會大幅增加。這也反映了在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 Defined Vehicle)風潮下,傳統汽車產業將逐漸與資通訊產業相融合,讓更多元的應用創意在新世代的電動車上百花齊放。
本刊前文(Arm:半導體晶片專門化發展趨勢已經成形)曾經報導過,為因應多樣、複雜的新興需求,專門化運算將成為未來半導體晶片的應用趨勢。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方興未艾的電動車產業。
安謀(Arm)亞太區車用市場資深總監鄧志偉表示,汽車的電動化已經是個不可逆的趨勢,而且...
車用晶片商機大,半導體產業不可錯過
科技製造業這兩年最熱門的題材非汽車莫屬。除了下游的品牌組裝外,車用晶片市場也是這波大趨勢下不可或缺的商機。在零碳排、智慧化以及自駕技術的引領下,汽車產業對於車用晶片的需求數量和運算能力只會愈來愈高,半導體供應鏈可望迎來新一波汽車市場的榮景。
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理事長、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認為,車用晶片市場大致可分為兩個區塊。第一個是傳統大廠主導的品牌車,每輛車用在車用晶片的預算頂多500至600美元,「功能很有限,而且車廠開出的規格也很難改,外部廠商很難打入供應體系。」
至於第二個,則是由特斯拉(Tesla)引領的新電車。黃崇仁觀察到,這些業者對於車用晶片的需求大不相同,「...
自駕車智慧決策控制專利佈局:車廠及新創企業聚焦不一
自動駕駛或智慧駕駛系統主要進行環境感知、決策分析、主動控制等車輛工程系統間的複雜整合,其中決策控制系統扮演了大腦的角色,承接環境感測系統/定位系統的資訊,以及下控底盤/車身系統傳來的車輛狀態,經複雜決策運算後決定車輛下一個動作是加減速、煞停、轉彎或是避障等動作,亦可透過HMI與隨車乘客/工程人員溝通。目前各大車廠與新創公司無不力促自動駕駛功能早日實現;然而,自駕車/智慧車的決策控制系統在技術面、產品面甚至應用面的專利布局為何?車廠或新創企業相對的研發重點又為何?就讓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簡稱車輛中心,ARTC) 帶大家一探究竟,以自駕車智慧決策整合控制技術進行相關專利分析,就技術面、產品面...
2022年車用半導體市場動向
電動車產業興起加上疫情引發的晶片荒,讓車用半導體的產業動向備受注目。車用半導體短缺一路從2020年延續到今(2022)年,原因是傳統8吋或6吋廠傳統製程供應不足。整車廠和晶片廠商先前認為,雖然今年車用半導體短缺供不應求的情況將趨緩,但晶片短缺預估恐怕要到2023年才能紓解,然而下半年消費型應用的晶圓需求不斷下修,8吋晶圓出現砍單潮,消費者晶片產能釋出,車用電子而言是利多,缺貨緊張可望獲得紓解。
從傳統燃油車進入電動車時代,最大的差異是車用晶片的製程分配,傳統整車廠燃油車的車用晶片製程70%為40~45奈米、25%為45奈米以上;新興整車廠電動車車用晶片製程45%為40~45奈米、5%...
小米汽車瞄準2024年實現量產,23項公開專利正式曝光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團宣佈造車,到正式註冊成立公司,只花了五個月的時間組建小米汽車團隊,可見小米在汽車行業發展速度之快。除了積極對外收購公司和投資現有技術團隊,負責累積專利的小米汽車科技公司,去年11月成立後更是致力於各項汽車及自動駕駛專利,截至2022年至6月7日,已公開23項發明專利,相信今年小米將會有更多造車新專利陸續曝光。
從無到有,五個月籌組小米汽車團隊
2021年9月份,小米科技集團註冊了法定代表人為雷軍的「小米汽車有限公司」後,時隔兩個月又在11月18日註冊了第二家「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相比於第一家小米汽車多了「科技」兩個字。小米汽車科技的法定代表人依然是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