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電動車發展八大趨勢

0
2024年將成為電動車(EV)行業的轉折點,預計將迎來一系列創新和變革。本文深入探討了八大趨勢,包括電動車增長率的放緩、純電動車製造商的市場主導地位、中國製造商的國際擴張、進軍歐洲市場的策略、電動卡車市場的競爭、電池交換技術的興起、電池化學成分的變化,以及政府對電動車激勵措施的調整。這些趨勢不僅展示了市場的動態變化,也預示著電動車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隨著2024年的到來,電動車(EV)行業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交匯點。新年度的到來不僅代表著技術創新和市場擴張的新階段,也預示著產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從全球銷售增長的放緩到技術突破的加速,從市場競爭格局的重塑到政策環境的調整,這些因素共同繪...

英國與歐洲紛紛提出主要戰略產業政策

0
在美中進行競爭之際,歐盟與英國則抓緊機會發展綠色科技,以彌補地區經濟成長率不振的狀況,透過大量的政策與補助,歐洲地區正在尋求綠色產業的全球話語權。 英國積極投入汽車與運出產業脫碳戰略 由於交通運輸在英國碳排放中所佔比例最大,因此轉向零排放汽車和貨車將成為英國實現淨零排放之旅中最大的碳減排措施。2023年9月,英國公佈零排放汽車 ( zero emission vehicle ,ZEV )指令意味著該國將擁有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電動車轉型監管框架,該框架要求到2030年,英國銷售的 80%的新車和70%的新貨車實現零排放,到2035年則增加到100%。該指令設定最低年度目標,首先要求202...

資策會推動結合GPT推理的新一代自動駕駛技術發展

0
隨著車聯網與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智慧汽車已成為未來出行的趨勢。台灣作為車輛與資訊科技產業聚集地,在智慧汽車領域具有先天優勢。資策會作為台灣資訊科技研發重鎮,正致力於自動駕駛核心技術的突破,其目標不僅是讓台灣站上世界自動駕駛技術舞台,更要透過技術輸出,帶動台灣整個車聯網產業鏈的智慧升級,爭取在全球新一代智慧駕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資策會於10月30日至11月2日舉辦了《36th MIC Fourm Fall智匯》研討會,會中探討了多種包含ChatGPT在內的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而本文是針對資策會針對自動駕駛技術與結合ChatGPT的DriveGPT概念的場次內容進行紀錄與分析。 資...

低碳轉型、5G專網與車用電子新興應用 為台廠第三類半導體帶來商機

0
市調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報告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第三類半導體市場規模為 432.3 億美元,預計到 2032 年將達到 1191.3 億美元以上,未來10年複合年成長率約11.08%(詳圖2)。 第三類半導體主要材料為碳化矽 (SiC)與 氮化鎵 (GaN)兩種,如果以市場來應用來看,又可分為高頻通訊元件及功率元件兩大類。資策會MIC於第36屆MIC FORUM Fall《智匯》研討會中,預測第三類半導體功率元件全球市場將從2021年的8億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17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9.8%;而通訊元件則將從2021年9億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31億美...

合作還是制裁?歐盟與美國面對中國電動車挑戰的兩難

0
在本刊期另一篇文章《中國製電動車將重塑汽車產業版圖?》中提到,「淨零排放是許多國家的既定目標,而電動車也是必然的趨勢,像歐盟提議到2035年禁止使用傳統引擎的汽車,美國政策也是朝電動車方向前進……,然而,和其他產業不同,就算以高關稅打壓,也輾壓不了中國電動車成長的態勢。」電動車和其他產業有什麼不一樣呢?筆者認為重點在於取代性。以通訊產品為例,即使禁了華為、中興、OPPO、小米、ViVO、海思…….歐美地區還有蘋果、Nokia、Qualcomm,甚至韓國三星可以替代;然而,在電動車領域,由於需求孔急,即使有替代方案在短時間內也會供不應求;且在關鍵零組件電池部分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汽車對歐美國家來...

中國製電動車將重塑汽車產業版圖?

0
中國製造 (含中國本土及海外生產) 的電動車全球市占率在最近幾年不斷攀升,於2022年已經過半,遂引起歐盟及美國官員的關注。歐盟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於9月初啟動了一項調查,調查是否要徵收懲罰性關稅,以保護歐盟汽車製造商免受中國電動汽車進口的影響,歐盟委員會認為中國電動汽車之所以能以低價競爭,主要是受惠於中國政府過度的國家補貼政策。 至於美國,其《降低通貨膨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中,對電動車及大卡車的激勵措施主要是為了削弱中國企業向美國大量供應廉價電動車的競爭力,並希望可以同時促進電池材料的美國本土採購。不僅電動車,近年來美...

2035年全球電動車比重將達九成,美墨成為熱門投資地點

0
電動車浪潮興起,預計2035年全球電動車比重將達九成。目前全球電動車主要產業鏈掌握在中國手中,美國近期透過《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祭出電動車租稅新規,吸引電動車產業鏈前往美國投資、企圖加速美國電動化升級腳步。另一方面,墨西哥受惠於地緣政治與美墨加貿易協定,在特斯拉(Tesla)的號召帶動下,電動車供應鏈業者看中墨西哥發展潛力,考量赴墨西哥設廠。 2035年電動車比重將達九成 全球電動車(xEV)市場近年維持高速成長,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內燃機汽車(ICE)。資誠科技產業研究中心預估,2022年全球電動車款,包含混和電動汽車(HEV...

中國網約車聚合平台監管新規:資質核驗是底線,非法營運要打擊

0
「結合各地實際,探索規範措施。」 2023年4月26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等五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切實做好網約車聚合平台規範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稱《通知》)。 該《通知》首度對包括高德打車、花小豬、百度地圖、美團打車、騰訊出行、華為Petal出行等在內的俗稱「網約車聚合平台」的規範管理提出明確要求。 作為連接供需兩端的平台型經濟體,網約車聚合平台與網約車平台存在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是直接面向當地市民或乘客提供出行叫車服務,並直接接受地方管理部門的監管。 因此,在監管體系設計上,《通知》對網約車聚合平台也延用了網約車「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管理理念。 一方面,《通...

減少關鍵原料的依賴:稀土的減量與替代

0
隨著電動車普及率增加,佔比也隨之攀高,預估2030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上看3,000萬台。電動車指標車廠特斯拉(Tesla Inc.)已嗅覺原物料供應鏈至關重要、是競爭優勢的來源,為此已開始佈局往上游移動、跨入原物料領域,其他汽車業者預料也會跟進。電動車對稀土的需求比傳統車型多25倍,例如豐田汽車製造一台電動車Prius就需要25公斤的稀土,而普通的內燃引擎汽車僅需一公斤左右。在電動車電池等高科技產品的需求年年增加之際,稀土需求飆升,製造商不得不受限於稀土的供應源。然而,2018下半年,中國調降36%之稀土開採、提煉配額,此舉給世界各地的製造商造成恐慌,驅使各國開始尋找新的替代方案,加速開發稀土...

電動車及再生能源帶動第三類半導體發展,碳化矽市場前景看好

0
第三類半導體包括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整體產值又以SiC占80%為重。SiC適合高壓、大電流的應用場景,能進一步提升電動車與再生能源設備系統效率。根據TrendForce統計,隨著美國安森美(onsemi)、英飛凌(Infineon)等半導體領導廠商與汽車、能源業者合作案明朗化,2023年SiC功率元件整體市場產值將達22.8億美元,年成長超過四成(41.4%)。 SiC功率元件的前兩大應用為電動車與再生能源領域,根據TrendForce統計,分別在2022年達到10.9億美元及2.1億美元,占整體SiC功率元件市場產值約67.4%和13.1%。 車用方面,安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