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研析
中國似乎尚未在機器人創新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其國內生產和採用正在迅速增長,並且政府已優先投入該產業發展,即便關鍵技術取得越發困難,但在資源挹注下,中國機器人企業取得領先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隨著人工智慧、MEMS(微機電系統)和機器視覺等軟硬體的進步,機器人變得更加多功能,因此,它們很可能成為未來幾十年最重要的技術之一,機器人已廣泛應用於各種應用和產業,包含製造、物流、酒店、醫療保健、建築和許多其他領域,並看似能扭轉當前全球生產力放緩的局勢。從歷史回顧,美國發明機器人技術,但面對外國競爭對手時失去領導地位,部分原因是業者缺乏耐心,而其他國家的公司願意進行長期投資。
如今,領先的機...
從電動車到AI,看馬斯克開放原始碼背後的商業盤算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電動車和AI領域頻頻祭出開放原始碼大旗,無私地推動產業創新。然而,若深入剖析其開放原始碼策略,卻發現馬斯克的慷慨背後,藏著精心設計的商業算盤。這場看似利他的開放原始碼大秀,實則是一齣商業利益最大化的好戲。
眾所矚目的馬斯克,向來以特立獨行和言語犀利著稱。他的一舉一動總能引發市場的震盪,他的一言一行也常成為輿論的焦點。而眾所周知,他在電動車或者是AI技術領域都有極佳的技術水準,不僅軟硬體整合技術領先業界,甚至擁有自研半導體與平台的能力。近年來,他把開放原始碼掛在嘴邊,甚至也實際做出開放特斯拉電動車部分硬體技術,以及對其AI大模型Grok進行開放原始碼,吸引了開放原始...
AI晶片不止NVIDIA,科技巨頭與新創期望迎頭趕上
人工智慧(AI)技術的突破與應用正在經歷爆炸式成長。從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到自動駕駛,AI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各個面向。而推動AI發展的關鍵之一,正是專為AI運算打造的晶片。隨著AI應用的熱潮席捲全球,AI晶片的需求也急遽上升,成為半導體產業的新戰場。
AI之所以能夠如此盛行,背後有幾個重要原因。首先,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演算法的重大進步,讓AI系統能夠從大量資料中自主學習、提煉出有價值的見解。這些算法的突破,例如卷積神經網路(CNN)在影像識別方面的卓越表現,大幅提升了AI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其次,網際網路時代累積的大量資料,為AI提供了豐富的"養分"。
據估計,全球每天產生的數...
2024年生成式AI趨勢與挑戰
2024年在資本市場的推波助瀾下,各種生成式AI核彈級應用不斷推陳出新,將AI產業推向了另一波新高峰。AI正在進行一場資訊工業革命,以半導體製造聞名全球的台灣,雖是世界上首波受惠於AI的少數國家,但生成式AI帶來的機會很大、風險挑戰亦然。
KPMG顧問部營運長謝昀澤表示,企業投資生成式AI主要著重於三大面向:強化雲端基礎建設與運算效能、拓展業務規模,以及訓練生成式AI。2023年企業裡常見的AI應用,包括課程影片整理重點筆記、自動為會議錄影生成會議記錄、使用者上傳文件或圖片與AI對話、多語言翻譯內部重要文件;觀察2024年趨勢,和去年的生成式AI相比,今年可以生成更高質量的合成媒體,...
AI生成無限可能:晶創台灣方案奠基未來10年科技國力
台灣站在生成式AI革命的浪頭上,生成式AI的導入將重新定義百工百業,開創生成式AI的新未來。國科會今(2024)年1月啟動「推動各產業導入生成式AI先期計畫」,預計投入新台幣1億元,集結政府跨部會資源、產學公私部門能量。此計畫以需求調查及擴散計畫、垂直領域示範應用、競賽選拔深度輔導等「廣、深、快」三大重點,協助百工百業導入生成式AI,共創台灣GenAI新世代。
2023年初ChatGPT引爆生成式AI趨勢浪潮,歷經一年多的發展,生成式AI技術快速演進,以前所未見的速度融入產業應用之中。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在2024年《十大戰略性科技趨勢》指南中預測,隨著AI導入的門檻大幅降低,...
OpenAI再寫AI生成模型新里程碑:Sora的優勢與風險何在?
2024年2月15日,OpenAI推出人工智慧影片生成模型Sora,並公開了一系列示範影片,展示Sora極其逼真的動畫製作能力,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透過提示詞描述一個想法,就能在幾秒鐘內看到它以高真實的影片形式呈現在你眼前,這就是Sora的力量。
OpenAI將Sora技術報告取名為「Video generation models as world simulators」,展現OpenAI打造「世界模擬器」的企圖。Sora是AI發展進程的里程碑,將加速超越人類的「通用人工智慧」(AGI)到來,Sora不僅推動上游AI伺服器、光通訊和晶片產業發展,影視、廣告行銷、IP等內容產業,未...
從入門者到專家:如何精通AI提示詞的撰寫
在北美智權報349期《 低成本的AI時代 讓個人與大企業站在同一起跑點上》一文中, 筆者提到目前主流的LLM (large language model, 大語言模型) AI,其最主要的特性就是通用性、共用性,因而衍生出AI變得很廉價的結論。只要任何一個人輸入適當的提示詞,就能讓AI執行特定領域的任務,而產生商業價值,更驚人的是還不僅限於使用者已經很熟悉的領域。
低成本的AI將顛覆許多產業模式
LLM AI的誕生,對於既有的商業模式、工作模式都將帶來極大的挑戰與變革,很容易讓原本的產業巨頭變得很普通,但原本不起眼的個人與小公司卻都可能反過來成為巨頭。就以晶片行業的Intel與NVIDI...
中國AI半導體乘勢而起,卻面臨泡沫化危機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AI晶片作為推動商業化應用的核心元件,受到各國高度重視。中國政府也將AI晶片作為戰略方向推動發展。在國家政策扶持下,中國AI晶片企業數量快速增長,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但結果不如人願,中國的AI晶片產業被過度高估,產業基礎實力與外界評價和預期不符。也因此,在2023年生成式AI大爆發之後,中國AI半導體產業快速泡沫化,被國際大廠拋在腦後,營收普遍出現嚴重虧損。
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支持AI晶片產業發展,但成效極為有限。儘管有政策扶持,但客觀看來,中國AI晶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仍然非常不足,無論是在架構設計還是演算法方面,核心技術仍然依賴國外進口,產品性能與...
AI帶動半導體產業,成為驅動相關供應鏈2024年業績的主要動力
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為半導體產業帶來新的成長動能。根據產業分析,人工智慧相關應用將為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貢獻約10%的成長。人工智慧需要大量計算資源來訓練模型和進行推理,這將推升對高效能計算晶片的需求,包括圖形處理器(GPU)、應用專用集成電路(ASIC)、以及人工智慧專用晶片,甚至相關的儲存需求等等,隨著人工智慧在產業應用的不斷普及,相關半導體需求也跟著水漲船高,成為驅動2024年業績的主要動力。
人工智慧應用是由訓練和推理建立起來的服務框架,需要龐大的計算能力,因此高速且並行處理能力強的GPU一直是企業建立人工智慧服務的首選。目前主流的GPU廠商如NVIDIA和AM...
特斯拉2024:技術創新與市場挑戰的展望
隨著2024年的來臨,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上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挑戰源自於多個方面,包括市場競爭的激烈化、政府對電動車補貼政策的調整,以及消費者需求和預期的轉變。
首先,市場競爭方面,其他汽車製造商如大眾、通用、寶馬等都在加速推出各自的電動車型,這些新進入者不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同時也在價格和功能上與特斯拉展開了正面競爭。這種競爭不僅限於傳統汽車製造商,新興的電動車公司如NIO、小鵬等亦在迅速崛起,這使得特斯拉在原本相對獨享的市場中面臨壓力。
其次,政府補貼的減少或調整也是一大挑戰。在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政府對電動車的補貼政策正在發生變化,這可能對特斯拉的銷售造成影響。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