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下的美中角力:人工智慧新戰場

0
美中科技戰正如火如荼展開,人工智慧領域被認為是半導體之後的新戰場,拜登政府已經頒布行政命令限制美國創投與金融業者投資中國人工智慧公司,若從子領域觀察,則不難看出未來美中人工智慧戰場將在AI晶片、深偽技術、東南亞、技術投資四大面向進行角力,而台灣業者則應從中間抓緊機會佈局。 科技民主主義是美中人工智慧競爭的核心思維 人工智慧軍備競賽正成擴大為中美兩大國的重要戰場,位於這場競賽前線是使用演算法來學習並執行複雜的認知任務,這些技術共同特徵在於提供廣泛的應用、重塑不同產業樣貌的能力,企業若能挖掘相關機會,不僅能加速業務成長,更可透過快速原型設計達到產品與服務快速更迭的效果。根據Hinrich ...

與生成式AI共同創作、及其共同著作人認定

0
透過AI協助創作而完成「使用者著作」,且創作過程是利用AI所自動生成的「AI著作」為創作的元素。在「使用者著作」部分應該如何標示作者,其是否應列出AI為共同著作人之一。回答此問題涉及共同著作的「著作人」定義、AI著作與使用者著作間之關連等思考。 情境假設 R公司舉辦AI歌曲創作大賽。該比賽要求參賽者之創作條件,包括:(1)以「夢」、「想」、和「家」等三個主題為發想而創作音樂;(2)僅能利用R公司的AI APP為工具來作曲;(3)音樂結構為「主歌-副歌」,且最長時間為5分鐘;(4)歌詞須為全型、繁體中文;(5)參賽者可為個人或團體。AI APP在參賽者選取「主歌-副歌」模式與歌詞內容後,...

生成式AI顛覆智慧製造

0
智慧製造與人工智慧可說是近年來最為熱門的議題。人工智慧讓智慧製造技術有了突破性的發展,除了應用在生產製造領域協助整個工廠及相關應用,還能進一步改善生產製造的應用層及網路層,讓整個智慧機械領域進入新的世代。 現階段人工智慧領域,已逐漸從第二期機器學習巨量資料,走向第三期強人工智慧(Strong A.I. ),讓電腦擁有人類的智慧可說是人類最終極的夢想,但也產生更多的可能性挑戰和倫理道德議題。在日前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工研院、全國工業總會、5G產業創新發展聯盟共同主辦的「2023智權系列研討會」中,由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研究員樊晉源分享人工智慧主要國家技術專利發展趨勢。樊晉...

智慧健康機器人的三大創新應用

0
全球高齡與失能人口成長,2023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預計突破8億人,更有超過12億人口失能,且隨人口增加呈現上升趨勢,高齡社會將面臨大幅提升的健康醫療需求。隨著智慧健康機器人技術日漸成熟,除了有助於緩解醫療人力不足,也可在其他情境滿足健康需求、替使用者減輕負擔。資策會MIC觀察到,智慧健康機器人目前已在休閒活動、日常生活,以及安全與照護三大領域發揮效用。 資策會MIC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分析師盧冠芸在第36屆MIC FORUM Fall《智匯》研討會中指出,機器人技術能緩解人力不足問題,並進一步提升生產力,因此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中國、南韓等各國,均致力於以政策推進機器人技術的...

生成式AI產出之著作權登記:USCO 2023年《Zarya of the Dawn》著作權登記案

0
2022年9月15日,美國藝術家Kristina Kashtanova以自己為著作人,向美國著作權局(US Copyright Office,USCO)申請《Zarya of the Dawn》之著作權登記。登記後不久,USCO從社群媒體得知《Zarya of the Dawn》之創作過程涉及Midjourney 人工智慧(AI)之使用。USCO認為Kashtanova並未於申請時揭露AI使用情形,有提供不實陳述之嫌,有意撤銷其登記…… 本案背景 2022年9月15日,Kristina Kashtanova向USCO提出著作權登記申請。依其提供的資訊及著作樣本,要登記的標的是一本名為《...

邊緣AI助力智慧製造邁向自主化

0
隨著製造業的數位轉型,智慧製造已成為當前的大趨勢。為實現真正的智慧製造,必須走向自主化,讓機器能即時感知環境並做出決策。在這個過程中,邊緣AI的低延遲和高效運算,正扮演關鍵的推手。 由台北市電腦公會,以及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與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合辦《AI邊緣運算在智慧製造》論壇中,齊集了包含英業達、中華電信、凌華等針對不同領域深耕的一線業者,分享如何發掘AI邊緣運算在智慧製造中所具備的影響力。 過去的工業製造多依賴機械自動化,具備一定程度的重複效率,但仍需人工監控調整。隨著科技發展,製造業開始數位轉型,利用各種數位工具提高生產彈性和效率,形成所謂的智慧製造。 而為何需要邊緣...

美商務部收緊晶片禁令 大幅降低受規管的技術門檻 遊戲玩家也遭殃

0
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 10月17日發布了一紙公告,宣佈修改及加強其於 2022 年 10 月 7 日發布的限制的更新,以解決中國軍事現代化帶來的國家安全疑慮。總結這次修正及加強有2大重點:(1) 調整高階運算晶片是否受到限制的規範、(2) 採取新措施應對規避限制的風險。有部分評論將此次修正及加強歸因於華為強勢推出Mate 60手機,認為此舉挑戰了美方的底線;然而,也有評論認為這是「殺人一萬,自損三千」的做法,對中國出口晶片的限制也對美國的半導體供應商造成很大傷害,特別是N...

生成式AI帶來的法律與專利挑戰

0
AI已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的戰略目標,加上ChatGPT帶動生成式AI大爆發,AI對於法律實務及專利制度所帶來的衝擊與挑戰已不容忽視。 AI法律的規範進展 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工業技術研究院、全國工業總會、5G產業創新發展聯盟所共同舉辦的「2023智權系列研討會」,今年將AI人工智慧之專利與法律挑戰列為重點主題。 資策會科法所所長蕭宏宜指出,台灣的AI法制建構主要分為AI基本法草案和公務機關使用生成式AI兩大層面,生成式AI參考指引草案的重點在於禁止使用生成式AI寫機密文書、公務員不得向AI提供公務機密,各機關若使用生成式AI執行業務應揭露相關資訊。 由於AI技術發展太快、應用...

美國聯邦地方法院判決Thaler v. Perlmutter: AI生成作品不受著作權保護

0
人工智慧(AI)生成作品是否受著作權保護(copyrightable),可說是這幾年來相當熱門的議題。與此同時,AI未來是否取代創作者或大幅壓縮其收益,更是業界高度關注的焦點。近日好萊塢編劇與演員罷工、走上街頭抗議,正突顯出相關問題亟待解決。 本案原告Stephen Thaler擁有名為「Creativity Machine」的電腦系統(以下稱Creativity Machine),聲稱Creativity Machine可自行產出視覺藝術作品。原告擬向美國著作權局(Copyright Office)註冊Creativity Machine產出的藝術作品(題名為「A Recent E...

談以營業秘密保護AI生成的內容物

0
「原創性」做為取得著作權保護之條件,是按照目前著作權法學理或司法實務所無法改變的現象。主流觀點是AI程式的「創作」不涉及人類直接的「精神作用」或「思想或感情之表現」,故其原創性的存在是否定的。 假設某公司之營運是提供由AI程式所創作之內容物。在現行著作權法架構下,該公司是否能主張個別AI著作之著作財產權,此頗有疑慮。即使無法獲得著作權法保護,因為AI著作本質上是「資訊」,則從台灣營業秘密法來保護AI著作,或許是可思考的方向。 商業情境 L公司開發一款APP(稱「音樂AI)),該APP為商業化之AI輔助音樂創作軟體。音樂AI有連結至旋律資料庫,其中的旋律是透過AI程式所生成(稱「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