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外界期望,USPTO新局長端出了哪些政策?

0
上任至今才一個多月,USPTO新任局長Kathi Vidal已經推出了不少政策。乍看之下,像是設計專利法條文的公眾意見調查或者專利審查員的在職訓練都算不上大事,但背後代表的卻是USPTO對於新興科技應用以及提升專利品質等議題的解決方案。這也讓外界期待,這位新局長未來還會有那些新點子。 本刊在前文(USPTO新局長終於上任,三大難題該如何面對?)曾經分析過,業界對於美國專利商標局近年的表現有不少批評,不過Kathi Vidal在上任之後,也明快地做出許多讓人眼睛一亮的決定,也讓人開始期待這位新局長在逐漸熟悉業務後,還會有什麼大刀闊斧的改革。 4月21日,USPTO公布了對於美國專...

我國政府可以從《新加坡智財戰略 2030》學到什麼?

0
新加坡政府和新加坡智慧財產局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Singapore, IPOS)於2021年4 月26日的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活動上公佈《新加坡智慧財產權戰略2030》(Singapore IP Strategy 2030, SIPS 2030)。《SIPS 2030》是一個為期 10 年的藍圖,旨在將新加坡打造成為全球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 IA)和智慧財產權(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的樞紐地位 (A Global Hub for IA / IP)。《SIPS 2030》有三個主要目標,分別是 ...

2022年Q1智財申請出爐,發明專利外熱內冷、商標微幅成長

0
智慧財產局公布2022年第1季智慧財產權趨勢,智慧局共計受理3種專利申請合計17,498件,較上年同期增加2%,而商標申請24,450件,比去年同期略增0.3%。發明專利方面,本國人申請件數增加10%,其中台積電申請723件居冠、外國人以高通242件最多。商標方面,以「農業食材」產業為申請最大宗,本國人在「農業食材」件數最多並已連續兩年正成長,外國人則在「技術研究」件數最多且成長顯著;申請人中,統一企業以220件商標申請案拿下本國人之首,外國人則以廣東龍順國際物流76件最多。 外國人發明專利申請成長10% 台灣智慧局受理申請的三種專利案件中,以發明專利12,534件為最大宗,件數較上年...

元宇宙 vs. 智財權

0
元宇宙 (Metaverse) 不是一種技術,它是一個市場、一種應用、一個商機、一種體驗…。 簡單且具體的說,元宇宙是一個虛擬現實的世界(宇宙),用戶可以在其中互動、玩遊戲、工作、以及體驗現實生活;元宇宙是一個使用電腦耳機和特殊設備進行社交互動的 3D 虛擬世界網路。進入元宇宙,用戶可以沉浸在其中世界並與虛擬對象和虛擬化身於視覺效果中同步進行互動。 元宇宙 (Metaverse) 不是一種技術,它是一個「技術集」,要實現元宇宙,需要的技術包括區塊鏈 (blockchain)、虛擬現實 (virtual reality)、增強現實 (augmented reality)、人工智慧 (...

NFT顛覆音樂產業,智財權議題無法迴避

0
歌手黃明志在NFT平台上賣歌,一覺醒來變富翁、3小時賺進新台幣2,500萬元,NFT不僅是音樂界的熱門話題,更成為創作者的獲利新管道。雖然NFT象徵著音樂產業的未來趨勢,所有的權利義務仍要回歸創作者與利用人間的智能合約規範。身為音樂創作者,必須思考NFT內容、提供給購買者的權益,以及創作者的獲利來源與期待。購買NFT的利用人,則須衡量購買目的與用途、欲享有的權益,以及評估成本效益報酬。 非同質化代幣(NFT)可以代表任何不可分割的物品,加上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特別適合用來代表藝術品、音樂創作等限量、甚至唯一的存在。其中,最廣為人知、也最多人在上面發行 NFT的當數以太坊(Ether...

三年試點期結束,中國即將成立知識產權上訴法院?

0
包括美國、日本、甚至台灣都對專利、商標等智財權案件設置了專責的上訴法院,中國大陸則是在試點三年後,有意將現行設置在最高人民法院內的知識產權法庭,進一步改制為專門負責知識產權上訴案件的法院。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對於產業界又會有何影響? 今年二月底,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向中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報告時,拋出了知識產權領域的專責上訴法院,使知識產權司法審判體系能更趨完整的風向球。隨後,多名人大委員也紛紛附議,一時間,建立中國版CAFC已成為中國科技與法律界的熱門話題。 為了因應專利、營業秘密等案件在審判上的特殊性,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很早就開始在各地中級法院內設立專責的知識產權法庭,又陸...

俄羅斯以智慧財產權作為被制裁的報復手段

0
作為對聲援及支持烏克蘭的國家的反擊,俄羅斯採取了罕見的手段,以智慧財產權作為國家的戰爭策略。 俄羅斯政府於3月初發布法令表示,俄羅斯企業已沒有義務向「不友好」國家 的專利、實用新型和工業設計所有者提供損害賠償,這些「不友好」國家都是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國家。 這意味著俄羅斯企業可以無需支付授權金或徵求權利人的同意,任意使用「不友好」國家的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IP),包括發明專利、商標及工業設計等等;而受影響的公司無法針對俄羅斯的侵權者主張任何權利。 由於台灣也在俄羅斯「不友好」國家名單之列,因此台灣專利/商標權人應多加注意。 在法令公告不久,...

科技的專利檢索與專利佈局

0
專利數據庫是免費且蘊含大量情報的數據庫,如果能善用相關資源,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掌握競爭情報,也能從中找尋新的合作機會以及解決方案。早期美國及日本的企業常通過專利情報來監督競爭對手的技術發展;近年來中國大陸也積極培訓科研人員掌握專利檢索與信息情報蒐集的能力。創新的基礎不再是從0到1的發想,而是通過前人的經驗積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步邁前。 專利分析是一門公開的競爭情報學 台灣近期在修訂《國安法》,要重懲經濟間諜,防止核心關鍵技術外洩,但條文中所針對的是「營業秘密」而非專利。專利制度鼓勵「公開換保護」,發明人向政府提交專利申請,經過審核通過後,國家給予該專利範圍內的獨占權,專利權人可以從中獲...

WIPO跨國智財權布局統計: 專利申請持平,商標、設計明顯成長

0
每年年初正是各國專利和商標主管機關陸續公布前一年業績數字的時候,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也在2月10日,對外公開了2021年由WIPO管理的國際智財權服務統計,包括專利領域的專利合作條約(PCT)、商標領域的馬德里體系(Madrid System)以及商標領域的海牙體系(Hague Sysyem)。 與一般國家智財權不同的是,這三項國際系統除了增進跨國申請的效率外,本身並沒有實施的效力,但仍然可以從每年的統計數字變化,看出智財權所有人進行國際佈局的意願高低,對於觀察各主要專利、商標、設計權人的申請動向,是個很有價值的指標。就拿2020、2021年的數據來看,PCT、馬德里體系...

中國贛州離子型稀土開採提取技術研發 智財權自主擁有

0
中國稀土資源豐富、礦種獨特,重稀土礦以江西、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地區的離子型稀土礦為主,尤以江西龍南地區的重稀土礦為最多,占中國重稀土工業儲量的80%以上;贛州市的中重稀土開採量占中國半壁江山,因而有「稀土王國」之稱。 離子型稀土技術可以說是中國自主擁有的智慧財產權。然而,南方離子型稀土礦的開採提取技術已經過40多年的發展,稀土回收率雖有了改善,但仍有不少理論和實際問題有待解決,包括新型高效低污染浸取劑和沉澱劑的研發、原地浸礦過程中的擴散機制等都是未來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化學提取技術研究的重要方向。 20世紀60年代末在江西省龍南發現離子型稀土礦,其礦石中的稀土元素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