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作者 文章來自 Naipnews.members

Naipnews.members

1295 貼文 1 評論

「智慧載具產業共同研究中心」揭牌,產學合作培育產業科技人才

0
近年來無人機應用在全球大幅成長,也讓無人載具產業受到世界關注。亞洲大學與「翔棋科技」2024年5月簽訂MOU合作備忘錄後,雙方展開具體合作,在亞大設立的「智慧載具產業共同研究中心」於3月31日正式揭牌,雙方將深化產學融合,為台灣智慧載具產業注入新動能。 無人機國產化 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表示,賴清德總統曾提到,無人機產業兼具國防、經濟重要意義。台灣無人機發展兼具天時、地利及人和,將打造台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亞洲中心。亞大推動AI、半導體、資安、量子電腦等,校內有AI半導體、雲端、資訊安全等許多研究中心,現在又多了「智慧載具產業共同研究中心」,希望能鏈結產學,讓計畫落地執行,與翔棋相關...

《北美智權報》377期重磅出刊 聚焦全球智權關鍵判決與產業趨勢

0
《北美智權報》377期2025年4月1日火熱出刊。本期以德國慕尼黑法院撼動SEP訴訟格局的里程碑判決為封面故事,深入剖析全球專利戰場最新動態。 慕尼黑法院確立FRAND抗辯鐵則 歐盟法律衝突浮上檯面 德國慕尼黑上訴地方法院3月20日對VOICEAGE EVS訴HMD案作出判決,無視歐盟執委會(EC)先前法律意見,正式確立「擔保金優先於FRAND合理性審查」裁判框架。此判決要求SEP實施者必須按專利權人最終報價提供足額擔保,否則將直接喪失FRAND抗辯資格,表面上大幅簡化權利人禁制令取得程序,實質讓訴訟過程變得更複雜。值得關注的是,法院同時批准HMD就FRAND爭點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業...

2025上半年川普2.0的雙面外交手腕,揭開美國地緣政治新格局

0
美國總統Trump重新上任的2025年第一季,全球地緣政治已經波濤洶湧。從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途經墨西哥灣到整個北美洲,Trump在運河使用權和海灣命名掀起主權意識,和墨西哥與加拿大兩位鄰居掀起關稅壁壘,並且喊話希望加拿大成為美國的一州。為了讓烏克蘭和俄羅斯能停戰,Trump積極從中斡旋,Trump希望格陵蘭島能加入美國,並且表達歐洲關稅壁壘太高,國防的花費太低,美國和歐盟的關係隨時可能驟變。亞洲方面,Trump則是喊話要掌控中東的加薩走廊(Gaza Strip),對東亞的中國、台灣、南韓、日本表達關稅的提高,希望東亞島鏈的盟國能提高軍備和國防的花費。Trump在剛...

原料藥是藥品專利權期間延長期間的侵權物嗎?

0
藥品專利權期間延長期內的侵權仍是專利侵權,但卻不是以申請專利範圍為判斷基準,而是以第一次許可證記載的[有效成分及用途]為基準。因此如何被認定是否為第一次許可證,以及第一次許可證記載內容為何,就非常重要。 專利權於各國法規中都有一定的存續期間,只要期限屆滿,專利權利消滅,變成公共財產,任何人就可以加以利用,不會被認定為侵害專利權。因此,原則上是不可以延長。但是,醫藥品、農藥品或其製造方法發明專利權之實施,在依法必須先取得許可證方可實施前提下,在未取得許可證之前,都無法實施上市,惟專利權期間是不等人,一直在走。為此,以補償專利權人為出發點的專利權期限延長法規便產生,台灣專利法第53條規定...

美國電力需求創歷史新高 能源產業面臨轉型關鍵期

0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Deloitte)於3月中發布了《2025能源、資源與工業產業趨勢展望系列報告》,《報告》以美國場域說明電力需求持續成長,歸因於電氣化擴大、數據中心增設與製造業回流等趨勢。預計至2030年,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將對公用事業帶來電力需求增長和必須考慮轉型之挑戰。《報告》歸納5大趨勢供公用事業參考作為解決方案:(1) 分散式能源整合將為電網增加韌性與彈性;(2) 公用事業將採用先進技術提升電網效率、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和儲能技術應用;(3) 公用事業加強碳捕捉(CCS)與碳移除(CDR)等多元碳管理技術,以全面減少碳排;(4) 在勞動力方面,公用事業應積極招聘能源轉型專業...

2025行動通訊產業新趨勢

0
根據GSM協會(Groupe Speciale Mobile Association,GSMA)發布的《2025年行動經濟報告》,2023年全球使用行動網路用戶將達55億、行動服務與數位技術經濟產值將達11兆美元。展望2025年,國際電信大廠把焦點望向正在開始起飛的5G獨立組網(5G SA),而為將人工智慧(AI)技術應用在無線存取網路(RAN)上,AI-RAN生態聯盟也逐漸成形中。 根據GSMA發布的《2025年行動經濟報告》發現,2024年,行動科技和服務將創造全球GDP的5.8%,相當於6.5兆美元的經濟價值,隨著世界各國越來越多地受益於行動服務和數位技術,包括5G、物聯網和人...

分享美國著作權局《著作權與人工智慧報告》第二部分:哪種使用AI的創作方式可獲得著作權保護?

0
美國著作權局在2025年1月發布《著作權與人工智慧》報告(下稱《報告》)第二部分,討論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生成內容是否受著作權保護(Copyrightability)的問題。其認為,單純輸入提示詞、由AI生成內容並非人類創作,無法獲得保護。但若人類利用AI協助其創作,人類對創作有貢獻,仍可獲得保護。 美國著作權局在撰寫《著作權與人工智慧》前,先對外徵求意見,收到超過10,000份回覆意見,其中大約有一半涉及著作權保護資格的問題。絕大多數回覆者同意,完全由AI生成的內容不具備著作權保護資格,但人類利用AI作為創作工具,只要具有人類貢獻(human contribution...

從專利申請看全球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0
自2019年以來,全球醫療健康專利申請量已突破36.3萬件,其中,中國的申請量持續成長,已超過18.7萬件,占全球醫療健康專利總量的51.7%,遠超其他國家。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醫療健康技術的專利申請,總量已超過11萬件,占比超過三成,AI已成為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中國知識產權出版社近期發表《醫療健康行業2024年專利分析白皮書》,針對170個國家及地區進行專利資料統計,在2019至2024年期間,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專利申請總量超過36.3萬件。2019至2021年,專利申請數量呈現穩步成長趨勢,但自2022年起,全球醫療健康產業的專利申請數量出現下降,整體專利申請未能延續...

面對國際關鍵礦物資源出口限制的十大因應之道

0
隨著國際局勢日趨複雜,部分資源出口國針對戰略性礦物實施出口管制,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巨大挑戰。為應對這一風險,國家與企業必須尋求多元化的解決方案,減少對單一來源的依賴,並加強供應鏈的韌性,以確保資源穩定供應和長期發展。以下是面對國際關鍵礦物資源出口管制的十大因應之道。 1.盤點關鍵礦物資源及特用化學品 首先,必須識別哪些礦物資源和特用化學品對國內產業而言是關鍵,且高度仰賴進口。這些資源至少包括以下三個特性:第一,通常是與國防、能源、科技產業密切相關的戰略資源;第二,依賴單一國家或少數國家供應且替代品少之高供應鏈風險資源;第三,國內相關產業對該資源需求量大且對其供應中斷敏感。國際間關鍵礦物...

CAFC放寬國內產業要件的認定,顛覆ITC的過往標準:2025年Lashify案

0
美國關稅法第337條為一種邊境保護措施,當進口之產品有不公平行為(例如著作權、商標、及專利侵權),且可能危害到美國的產業時,權利人就可以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ITC)提出調查申請,以阻止侵權者進口產品,或繼續銷售已經進入美國的產品。由於337調查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在美國進行重大投資的公司,因此ITC侵權案件中的專利權人,必須要符合國內產業(Domestic industry)的要求。 針對此標準,ITC長期以來皆著重在美國本土製造的重要性,認為「純粹的進口商」(mere importers) 難以滿足國內產業的要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