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pnews.members
中國半導體大廠中美兩大戰場專利佈局概況
如果通訊產業未來的發展會走向「一個世界,兩個系統」,那半導體產業絕對是「一個世界,兩大戰場」。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戰及科技戰持續的情況下,戰況更是激烈。據數據顯示,2020年度中國專利年度公開數量維持4萬件以上,同比增長13.7%。整體而言,83%的積體電路領域中國專利是由中國權利人申請的,只有17%由國外權利人申請,和2019年度相比持平。雖然中國專利權人申請比例較高, 但排名首兩位的專利申請人卻是外國企業,分別是韓國的三星電子及台灣的台積電,此一統計結果值得玩味。
在國家加快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相關政策支援和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雙重驅動下,中國半導體產業規模持續成長。據中國半導...
台灣篇:壓抑通膨、提振民間消費,是2022年首要課題
2021年只剩下一個月,目前各家研究機構都樂觀地預估,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6%以上的好成績。實際上,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今年前三季的GDP年增率,已經高達6.74%,是近十年來難得的表現;展望2022年,研究機構也認為,縱使今年的計算基期已經墊高,但台灣明年的經濟成長率,還是有機會達到4%以上。
「影響未來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還是疫情!」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指出,經過這兩年的震盪後,Covid-19疫情將會朝流感化發展。他以英國為例,雖然新增病例數出現增長,但由於全體人口的疫苗施打涵蓋率已經超過七成,患病後的重症、死亡率也隨之降低,所以政府並未重啟限制措施。
而到1...
美國篇:經濟擺脫衰退後,物價上漲也將趨於溫和
拜登(Biden)政府在11月初通過約1.2兆美元的基建支出案以改善美國道路、橋梁、管路、港口和網際網路連線,透過政府的力量擴大基礎建設,增加就業機會,這也會持續幫助美國經濟成長,未來數年的時間裡,美國景氣仍然會維持較為樂觀的經濟成長環境。
美國聯準會(FED)在11月初的FOMC利率會議,正式宣布執行,每個月縮減購債規模的貨幣政策,也就是每月減少150億(100億美債和50億MBS債),預計在2022年中結束QE,聯準會資產負債表成長到8.8~9.0兆美元的規模,未來半年還是會持續資本市場充足的資金挹注。
這釋出兩個資訊。第一個是:美國在中國武漢肺炎爆發後,經濟終於恢...
台大成立重點科技研究學院,三大學程明年初登場
為促進台灣重點領域產業發展、推動產學合作,台灣大學規劃「重點科技研究學院」,並設立積體電路設計與自動化、元件材料與異質整合、奈米工程與科學等三大學程招收碩博士生,近日剛完成111學年度碩士班甄試錄取作業,預計最快明(2022)年2月就會有學生入學。
為促進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立法院院會在今(2021)年5月14日三讀通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透過鬆綁大學法、學位授予法等,協助國立大學成立國家重點領域研究學院,培養相關領域研發人才,促進產學長期合作。
台大校長管中閔在今年初委託台大電機系教授闕志達規畫「重點科技研究學院」,這項計畫執行期程為10年,將和和台...
中國《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實施辦法》來了! 首仿藥專利的挑戰策略及應對
中國的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指的是銜接藥品上市審批程序與藥品專利糾紛解決程序的制度。2020年10月,在新修正的中國《專利法》第76條中,引入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的相關規定,明確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和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制定藥品上市許可審批,與藥品上市許可申請階段專利糾紛解決的具體辦法。
而在2021年7月4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發佈了《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實施辦法(試行)》,對於首個挑戰專利成功並首個獲批上市的化學仿製藥,給予12個月市場獨占期,並自發佈之日開始施行。
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的途徑
根據《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實施辦法(試行)》...
專利權期限
專利法賦予專利權人在一定的法定期間內,享有專有排除他人未經其同意,而從事專利範圍內容的製造、販賣、為販賣之邀約、使用或進口等行為,上述一定的法定期間,便是「專利權期限」。
專利權從公告日那天開始給予專利權;發明專利權的到期日是申請日起算20年、新型專利10年,設計專利為15年。專利權的保護並非從「申請日」開始計算,而是從「核准公告之日」才開始受到保護。
專利申請經核准審定後,申請人應於審定書送達後三個月內,繳交證書費及第一年年費後,始予公告;屆期未繳費者,不予公告,其專利權自始不存在。發明專利權期限,自申請日起算20年屆滿。新型專利權期限,自申請日起算10年屆滿。設計專利權期限...
大麻商標違反公共秩序之判斷: 歐盟普通法院2019年T-683/18號判決
「公序良俗條款」在民商領域實踐的重要性常常不亞於「誠信原則」,其中公共秩序在歐盟法被稱為「公共政策」,屬於國家意志的一環,往往以法規方式呈現,若申請註冊歐盟商標時違反此條款,屬於「絕對核駁事由」之一。而隨著歐洲對使用大麻採取日益開放的態度,相關商業活動發展的同時,自然也會涉及商標註冊的議題,鑒於歐盟各成員國對於大麻政策並不一致,歐盟普通法院於2019年12月12日 T-683/18號判決中,展示了審查帶有大麻要素的商標申請案,具體該如何檢驗是否違反公共政策 。考慮到歐洲及美洲國家逐漸開放的大麻政策,在這樣的國際大環境下,台灣也應該留意相關的發展。
台灣民法第72條「公序良俗條款」 規...
使用對手商標作為網頁文宣是否構成初始興趣混淆? 第八巡迴法院2021年Select Comfort Corp. v. Baxter案
智慧床墊的市場越來越大,美國的市場領導者是擁有「睡眠密碼」(Sleep Number)商標的Select Comfort公司。其競爭對手利用睡眠密碼商標做關鍵字廣告及網路文宣,但在實際銷售床墊時,並沒有讓消費者產生混淆。此類型問題在美國被稱為「初始興趣混淆」,美國有的巡迴法院承認初始興趣混淆,有的則不承認。而在2021年5月,第八巡迴法院在Select Comfort案中,第一次承認初始興趣混淆理論。
原告可調整充氣式床墊Sleep Number
原告Select Comfort是一家設計、製造、行銷可調整式充氣床墊及相關產品的公司,其最有名的產品系列,使用的是「睡眠密碼」(Sleep...
落實漁電共生的環社檢核機制,法律問題如何解套?
民國(下同)98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公布,政府開始實施「保證收購」20年之「躉購費率」制度,自此之後,太陽光電在台灣開始快速發展。但因過去太陽光電開發案的環評標準過於寬鬆,公民團體近兩年開始積極推動「漁電共生」環境與社會檢核,雖然此概念立意良善,若要在台灣真正落實,仍有諸多法律層面的問題待解決…
依據經濟部能源局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108/109年度),109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為582萬瓩,已占台灣全國總發電設備裝置容量5751萬瓩的10.1%。由於太陽光電在發電時不排放溫室氣體,有助於減緩全球氣候變遷,在台灣能源轉型的路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太陽光電電廠的施工...
提升台灣全球技術競爭力,應大力支持設立產業學院
本刊在前文(全球百大創新機構10周年:誰是歷久彌新的長勝軍?)中曾經報導過,在連續十年進入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創新機構百強的29家廠商裡,大多數為美國、日本的大型企業,但也有6家是來自於韓國、法國、瑞典、瑞士。那麼,台灣的位置又在哪裡呢?
很遺憾地,台灣並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或研究機構是全球創新機構百強連續十年進榜的長勝軍,不過在2021年的百強名單中,台灣也有5家企業進榜,與韓國相當;雖然還是比不上軍容壯盛的美國跟日本,也算是在領先群了。
但這樣的領先基礎並不穩固。今年進榜的五家台灣企業與機構中,只有工研院、鴻海、廣達電腦曾經進榜3次以上,反觀同樣有5家企業進榜的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