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作者 文章來自 Naipnews.members

Naipnews.members

1360 貼文 1 評論

RIMOWA案更審:智財商業法院如何回應最高法院?

0
繼最高法院於2020年就RIMOWA一案發回更審後(可參見前文:從RIMOWA案看著名表徵保護),2021年底,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頗為詳盡地回應最高法院的提問,提出新理由並重為判決。 本文闡述之「110年度民公上更(一)字第2號」判決,是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後稱原審法院)針對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369號」判決之更審結果,本案上訴人(即一審被告)涉及侵權的八款行李箱中,有三款(即附表2項次2至4,後稱系爭行李箱)維持侵害公平交易法(後稱公平法)第22條之判斷,其餘五款則改為認定與被上訴人(RIMOWA)之百褶設計不相似。 是否為著名表徵? 針對發回理由「平行溝槽與折紋組合...

美國專利法直接侵權與引誘侵權之法理一致性—再訪聯邦最高法院Akamai Techs., Inc. v. Limelight Networks, Inc.案

0
在美國專利法的發展中,主要的法理是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 CAFC)所發展,而最終審機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偶爾會解釋專利法的法條內容。 不過,最高法院在定義相關概念之餘,仍開放CAFC建構判斷基準。本文意在介紹最高法院之Akamai Techs., Inc. v. Limelight Networks, Inc.案(稱「Akamai III案」)判決,其涉及「間接侵權」的直接侵權要件判斷之問題。 直接侵權...

「申請人所承認的先前技術」適用之確認-2022年Qualcomm Inc. v. Apple Inc.案

0
2022年2月1日,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以司法審查確認專利審判及上訴委員會(PTAB)在審理專利權之挑戰者提出之多方複審(IPR)程序時,PTAB不得將「申請人所承認的先前技術」(AAPA)視為用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和非顯而易見性之獨立的先前技術證據,但可以將該AAPA作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認知之一般常識的佐證依據。本文將簡介本件美國案例,並搭配台灣最高行政法院的實務見解(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度判字第266號判決),具體提出相關申請人撰寫專利說明書,和專利權之挑戰者或專利權人在專利無效爭訟攻防上的建議。 2022年2月1日,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

唱呼銷售型商品(服務)申請商標 ~ 不能忽視申請地官方語言讀音近似的問題

0
商標近似與否的判斷,取決於商標給予相關消費者之整體印象,而外觀、意涵及讀音通常為整體評估之依據;然而商業習慣的標示以及消費者的購買方式,可能會影響商標在形、音、義上判斷的比重,像是商品或服務以唱呼為主要促銷方式者,讀音會被賦予比重較重之考量,而在多語通行之地區如歐洲,更要考慮到不同語言間外觀不近似,但發音可能近似的問題。 根據歐盟商標審查基準,商標近似與否的分析須擴展到整個歐盟,但若在歐盟的一部分存在混淆的可能性,基於程序精簡(例如避免花費過多時間審查商標在所有官方語言中的特定發音或含意),該分析不需要擴展到整個歐盟,可只關注會員國造成混淆誤認的部份區域消費者,則就足以構成駁回理由。...

光學異構物化學構造的顯而易見性: 2018年UCB, Inc. v. Accord Healthcare, Inc. 案

0
醫藥是許多人日常所必須使用到的,但是較少有人會想知道自己使用醫藥的構造為何,更不用說進一步了解其中的化學構造。然而,醫藥的化學構造通常是專利所層層保護的部分,而且是醫藥專利侵權訴訟中常被侵害的熱點之一。由此可見醫藥化學構造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 其中,醫藥化學構造中的光學異構物更鮮有人探討,因此,本文藉由UCB, Inc. v. Accord Healthcare, Inc. (Fed. Cir. 2018)案件來探討光學異構物化學構造的顯而易見性。 本案系爭專利 本案系爭專利為美國再領證專利第38,551號(RE'551專利),此專利的專利權人是優時比 (UCB)藥廠。系爭專利之...

2022年EPO審查指南更新概述

0
我們即將迎來EPO審查指南的2022版本,該版本已於3月1日起正式生效。本刊期將為專利領域從業人員快速瀏覽一番,以利撰稿、答辯,同時一窺EPO的政策方向。 請求項與說明書的高度一致性 專利權人的權力範圍由請求項構成,而請求項的含意則由說明書提供詳細的解釋,反之,當請求項存有疑義而說明書無法釋疑時,就導致所謂「不支持」的瑕疵,為避免此一瑕疵,請求項與說明書間應具有一致性。以上是世界各國專利領域的通則,但這個一致性也僅限提出申請時,隨著審查與申請人對請求項的修正,請求項與說明書理當有所差異,當此一差異不影響說明書對請求項的釋義與支持,就仍為各國法規所容許。因此,實務上為了保留請求項修正的餘...

異質整合系列-1:藍圖及應用概觀

0
集體電路 (IC) 發明至今已有50多年,自1991年問世以來,國際半導體技術藍圖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ITRS) 一直是半導產業往前邁進的指南,藍圖預測半導體技術會遵循摩爾定律 (Moore's Law) 的縮放節奏邁進。不過,在2016年7月ITRS所釋出的半導體產業「未來藍圖」報告顯示,估計微處理器中的電晶體體積將在 2021 年開始停止縮小,這意味著微處理器中的電晶體數量將不會再如摩爾定律所說的會逐步增加,也就是說摩爾定律已宣告死亡。隨著摩爾定律的死亡,國際半導體技術藍圖ITRS也將步入歷史。取而代之...

美國著作權局拒絕AI畫作申請登記著作權

0
由英國的Ryan Abbott教授所領導的人工智慧發明人團隊,在2018年開始,就宣稱由人工智慧DABUS自己完成的二項發明,在全世界申請專利。同時,由於美國仍對著作權保留了登記制度,該團隊也宣稱由人工智慧完成的一幅平面美術著作,向美國著作權局申請著作權登記。2022年2月14日,美國著作權局公布正式的審查決定,否定該團隊所申請的人工智慧美術創作。 創意機器所創作的美術著作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著作權保護,都採取創作完成自動獲得保護。美國原則上也是如此,但若要控告他人侵權,則必須向美國著作權局完成登記。由於美國特有的著作權登記制度,故AI人工智慧發明人團隊選擇向美國登記一項由人工智慧完成...

2022電動車三大亮點

0
想像一下,未來只要按下一個按鈕,您的電動車在炎熱的日子裡是白色的、在寒冷的日子裡是黑色的,誰說車子的外觀只能一成不變?這是BMW在2022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2)所展示的創新技術,也是今年電動車發展的三大亮點之一… 過去CES是每年消費性電子新產品與技術的展演舞台,隨著汽車朝向電子化、數位移動的發展大勢,越來越多電動車的最新概念選擇在CES展上曝光於世,CES 2022約有300家汽車相關企業參展,電動車及自動駕駛無疑是CES展上一大熱門。 電動車亮點一:BMW推出E ink變色技術 今年CES展上,德國汽車大廠BMW透過一款iX Flow概念車展示了讓車體瞬間變色...

從亞洲供應鏈市值100強觀察半導體產業競爭

0
DIGITIMES Asia團隊近期發表「亞洲供應鏈100大市值調查報告」,其中,半導體與汽車製造業超過半數,2021年亞洲半導體產業表現依然亮眼,總市值比2020年成長36.3%,除了台積電不負眾望奪下百大市值榜首,2021年入榜的五家台灣半導體企業,市值合計達到7,053億美元,超過中國、日本和韓國的總和。但另一方面,中國和日本半導體市值成長最多,是台灣不可小覷的強勁對手… 市值排名是反映企業價值創造績效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DIGITIMES以2021年12月31日為截止日期,對在亞洲供應鏈中從事製造活動的上市公司的市值數據進行排名。前100名公司分為科技產品/設備、消費品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