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作者 文章來自 Naipnews.members

Naipnews.members

1360 貼文 1 評論

111年專利師考試情報與參考書介紹

0
111年專利師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預計將於8月19日至8月21日舉行,這約兩個月的準備期間,也是決定日後得否上榜的關鍵期。各路的專利從業人員無不磨拳擦掌,準備在這場考試中大顯身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兩個月準備期間所使用的書籍,也影響著考場上得分的多寡。過往,市面上鮮有專為專利師考試而出的書籍,更甭論專利師考科的題解書,然而,目前坊間有一本為這場專利師考試量身打造的題解書籍《專利師歷屆試題詳解 (含生物技術)(110~107年)》,在這場「錙銖必較」的考試中,希冀本文介紹的題解書,能助考生在考試中脫穎而出。 目前的專利師考試為期三天,其中,考試科目有共同考 ...

2022中國科技產業新政觀察

0
中國的「十四五規劃」是從2021年至2025年的國家規劃,也是中國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認為,「十四五規劃」主要在因應美中科技戰,對台灣產業影響最大的在三個方面,也就是半導體產業、5G新基建和數位經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研究總監陳子昂指出,中國經歷美中科技戰「卡脖子」的困境後 ,「十四五規劃」首次提出「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除了產業基礎發展,還強調經濟和安全並重。隨著中國企圖打造強化自主可控的產業鏈,影響兩岸產業競合態勢的,莫過於半導體、5G、智慧物聯(AIoT)等產業。 此外,「數位經濟」及「數位中國」也...

PTAB指定一項PGR決定作為設計專利功能性審查的指導性原則(一)

0
2020年6月11日,美國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指定一個對有關設計專利功能性審查的決定為信息性決定(informative decisions)提供指導性原則。PTAB的先例性決定對所有委員會小組都具有約束力。信息性決定雖不具有約束力,但它們確實為委員會提供了關於經常性問題的規範、對委員會第一印象問題的指導、關於委員會規則和實務的指導,以及對在許多情況下通過分析經常性問題可能產生的問題的指導性原則。 ※「PTAB指定一項PGR決定作為設計專利功能性審查的指導性原則」將分為三期刊載,本文為第一部分 本文中將介紹PGR2019-0003決定,分析與設計專利功能性審查相關的...

專利權受侵害的民事救濟

0
侵害發明專利權之行為除罪化後,侵害他人專利權已經沒有刑事責任,只有民事責任。當專利權受侵害時,根據「侵害發生之前」以及「侵害發生之後」,專利權人得依據專利法請求民事相關救濟。 侵害發生前之請求權 專利權人對於尚未發生實際侵害,但已經完成侵害準備的行為者,得請求該完成準備行為之人,防止發生侵害專利之行為,以加強專利權保護。例如,行為人已購置機器、原料,準備進行製造、販賣具有發明專利的物品,上述預備行為很可能進一步將成侵害專利權的行為,專利權人此時無須等待專利權遭受實際侵害,始請求加害人除去其侵害,只要能證明有侵害可能性之行為,專利權人即可制止此等預備行為的進行,以防止將來實際的侵害行為發...

專利入門者應知道的國際優先權知識

0
當先前技術文獻的數量越多,則所請發明越容易不具備新穎性或進步性。因此,應儘速將完成的發明向智財局提出專利申請案。然而,對於外籍專利申請人,因為國際專利申請的決策時間、專利申請文件翻譯的時間或專利代理人作業的時間等因素,其在我國的專利申請日勢必會晚於其在該國的專利申請日。其將面對兩個申請日之間所產生的技術文獻,而這技術文獻有可能時其發明本身,例如其在該國的專利申請案在台灣專利申請日前即被該國公告其專利申請內容。 為減低對外籍專利申請人的衝擊,專利法設有優先權制度,以讓該申請人得主張其在母國的專利申請日為專利審查的基準日,即優先權日。台灣專利申請人於外國申請專利時,通常亦享有「優先權」。...

蘋果電腦「Think different」商標未真正使用而廢止? 歐盟法院2022年Apple v EUIPO ‐ Swatch案

0
蘋果電腦從1997年起,就使用「Think different」口號,進行宣傳行銷,獲得極大成功,並且在多國註冊「Think different」商標於電腦相關產品上。瑞士的Swatch手錶則於2015年起使用「Tick different」商標,兩家公司因而產生商標訴訟戰。蘋果電腦控告Swatch商標侵權;Swatch反向歐盟智慧財產局主張蘋果電腦已經長期沒有使用「Think different」商標而應予廢止。2022年6月8日,歐盟普通法院判決支持廢止蘋果「Think different」的決定。 蘋果電腦在歐盟註冊的「Think different」商標 蘋果電腦公司在歐洲,分...

單一顏色商標:智慧財產法院判決偉嘉紫色案

0
同一標識在不同國家註冊是否獲准,往往受制於各國商標審查法制及實務差異而有不同結果。惟核駁與否,其實某程度也透露出主管機關與法院評價證據時所抱持之觀點。 本案原告美商瑪斯公司(Mars, Incorporated)於2009年以單一紫色(色號為Pantone 248C,如下圖所示,後稱系爭標識)向智慧財產局(TIPO)註冊商標,並指定使用於當時商品及服務分類表之第31類「貓及小貓用飼料及非醫用飼料添加物」商品,惟經智慧局以欠缺先天及後天識別性為由核駁。原告不服,遂向智慧財產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系爭標識不具先天識別性 法院首先表示,單一顏色在消費者認知中多屬裝飾性質,故通常不...

2022年美國專利訴訟調查

0
LexisNexis旗下的Lex Machina於2022年5月分發表了2022年美國專利訴訟報告 (下稱《報告》),《報告》聚焦聯邦地方法院、聯邦上訴法院以及專利審理暨訴願委員會 (PTAB) 的變化趨勢,將2019 年至2021年這3年期間的資料加以比較。《報告》涵蓋從2012至2021年在美國聯邦地院提起的46,230起專利案件,以及從2012至2021年向聯邦上訴法院提出上訴的 4,443 起專利案件。值得一提的是,《報告》還首次納入了Lex Machina針對聯邦上訴訴訟全新推出的 Legal Analytics。 近3年 (2019~2021) 美國專利訴訟重點趨勢 以下為...

後疫情時代,半導體產業將出現劇烈變革

0
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經濟支柱,在這兩年表現也非常亮眼。不過,疫情帶來的消費硬體需求已經趨緩,還有愈來愈多國家投資建構半導體產能以及發展新製程技術。台灣的半導體業者,又該如何因應這一波產業變革? 從2020年開始的半導體缺貨潮,到了2022年還不見緩解,也把半導體產業的產值不斷向上推升。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研究所(MIC)估計,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規模即使在2021年爆出25%以上的成長率,但預測2022年還是有10%以上的成長力道。「半導體產業的供需失衡現象,可能要到2023年才有辦法解決,」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鄭凱安表示。 在這波半導體業高速成長裡,台灣可說是最大受益者。從2020年...

稀土於半導體產業有維他命之效

0
在台灣,稀土的產值很小,不可與半導體在產業規模上相提並論。但就重要性而言,稀土元素的微量添加確實讓它在不同產業應用起了點石成金的作用,從而有「工業維生素」、「工業味精」或「工業潤滑劑」等美譽。本文以下就稀土元素在半導體領域的應用專利為例,探究稀土元素在半導體產業是如何產生工業維他命的效果。 選自鈰以外之稀土類化合物的研磨劑組成物 研磨、拋光是半導體晶片加工過程中的重要工藝。化學機械研磨或稱化學機械拋光(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是積體電路製造過程中實現晶圓表面平坦化的關鍵技術。它主要是應用化學研磨液混配磨料的方式對半導體表面進行精密加工,而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