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智慧財產局深化歐盟智權合作 助企業突破歐洲市場壁壘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0
90
KIPO局長金完基(左)與EPO局長António Campinos(右)於會談後合照留念;照片提供:KIPO 。

韓國智慧財產局(KIPO)局長金完基5月1日於德國慕尼黑,與歐洲專利局(EPO)及德國專利商標局(DPMA)完成系列戰略協商。此次會談聚焦三大主軸:簡化歐洲單一專利申請流程、強化人工智慧與綠能技術審查合作,以及建立韓企專利佈局支援體系,被視為韓國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與《新電池法》的關鍵智財佈局。

歐洲單一專利制度實務協作

為降低韓企進入歐洲市場門檻,KIPO與EPO達成多項具體協議。雙方將於2024年第三季在亞歐三地舉辦「歐洲單一專利(Unitary Patent)制度實務說明會」,深入解析該制度自2023年6月實施以來的操作細節,包括單一申請程序、多語種文件提交規範,以及盧森堡統一專利法院的爭端解決機制。針對跨國專利權轉讓程序,兩機構正研擬「全球專利權轉讓」互通機制,未來企業在韓國、美國、日本、中國、歐洲五大專利局(IP5)任一成員完成登記,即可同步適用於其他管轄區域,預計減少85%行政作業時間。此外,KIPO將協同EPO開發專利融資評估系統,協助新創企業以智財權為擔保取得跨境資金。

KIPO局長金完基 (左) 與德國專利商標局局長Eva Schewior (右) 於會後合影並簽署商務協議;照片提供:KIPO。

韓德全面升級技術審查同盟

KIPO與德國專利商標局正式簽署修訂版《全面合作備忘錄》,為雙方自1994年締約以來最大幅度更新。新版協議新增人工智慧演算法、氫能源儲存技術、電池回收創新等合作領域,並規劃自2025年重啟中斷十年的審查員交換計畫。此計畫將優先針對生成式AI的技術貢獻認定標準、綠能技術效率評估方法等前沿議題,進行審查基準一致性比對。值得關注的是,兩國宣布自2026年啟動「協作檢索計畫」,當同一技術於韓德同步申請專利時,雙方審查員將共享檢索資料庫並共同判定新穎性,目標將平均審查週期從22個月縮短至15個月以內。

KIPO局長金完基(左四)與歐洲在地韓國企業包括三星電子、LG能源解決方案等等進行深度磋商,並於會後合照;照片提供:KIPO。

企業痛點診斷與政策因應

在正式會談前,金完基於4月29日率團赴KOTRA慕尼黑貿易中心,與三星電子、LG能源解決方案等逾20家進駐歐洲的韓企進行深度磋商。與會企業普遍反映歐洲專利制度存在三大挑戰:單一專利的多語種翻譯成本居高不下、專利異議程序導致權利不確定性,以及綠能技術專利範圍界定模糊。對此KIPO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包括設立德英雙語申請文件檢核窗口、協調EPO增加韓國審查官參與異議案件比例,並預告將於2024年底發布《歐洲綠能專利申請實務指南》,明確規範電池技術與碳捕捉技術的專利說明書撰寫標準。

KIPO局長金完基與歐洲在地韓國企業進行深度磋商,與會企業向局長反映歐洲專利制度存在的挑戰;照片提供:KIPO。

三方首長強調戰略價值

KIPO局長金完基在聯合記者會指出:「此次協議不僅是程序簡化,更是從制度層面為韓企打造『專利安全網』。我們統計顯示,2023年韓企在歐盟遭遇的專利爭端中,67%源於跨國申請文件不一致,新版合作機制將從根源解決此問題。」

EPO局長Antonio Campinos引用數據強調合作必要性:「韓國去年在歐洲專利申請量達12,343件,連續五年穩居全球前五名,其中電池技術申請量年增24%,顯見深化制度接軌的迫切性。」

德國專利商標局局長Eva Schewior則透露技術標準化藍圖:「韓德在固態電池領域的交叉授權量過去三年增長58%,透過聯合審查機制,我們將在2027年前建立全球首套氫能源儲存專利分類標準。」

後續行動與聯絡資訊

根據協商結論,三方將於2024年6月成立常態性工作小組,定期檢視合作進展。首場歐洲單一專利培訓工作坊已定於9月在首爾舉行,屆時將邀請歐盟專利法院法官現場模擬訴訟程序。企業界與智財從業人員可透過KIPO國際合作處查詢。

參考資料:

  1. 특허청, 유럽과 지식재산 협력으로 우리 기업의 유럽시장 진출 뒷받침,資料來源:KIPO

 


發表留言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此輸入您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