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專利法制介紹:「專利」與「簡易專利」之權利要件與權利取得程序
印尼的專利法制分為《專利法》(2016年修正)與《工業設計法》(2000年修正)。《專利法》規範「專利」與「簡易專利」(simple patent)。「專利」授予給「新發明」,其具有進步性並可於產業上利用;而「簡易專利」雖亦授予給「新發明」,但該新發明屬既有產品或製成之改良,並具產業利用性。「專利」與「簡易專利」的保護年限分別為從申請日起20年與10年。
專利之權利要件
「新穎性」指發明在申請日當日未近似於已經揭露的技術。「已經揭露的技術」有兩類。第一類技術為於申請日或優先權日之前,該技術已於印尼或境外發表(方式包括書面、口語說明、或透過實施、使用、或其他方式等),而該發表內容能使熟知...
營業秘密在台灣漸受重視,訴訟前需有通盤考量
營業秘密訴訟在台灣只要一發生,往往都會是社會高度關注的議題。不過,營業秘密案件的複雜度往往比專利案件還高,企業也會擔心一旦興訟,反而會增加公司機密外洩的可能性,蒙受更大損失。那麼,企業究竟該怎麼進行營業秘密相關的管理和法律案件呢?
在眾多智財權議題當中,營業秘密在近年來逐漸受到台灣企業的重視。根據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2021年國內企業智財現況調查報告》,從2013年開始,擁有營業秘密的台灣企業比例逐年上升,尤其在2019年時甚至有近6成的受訪企業都表明擁有營業秘密(圖1)。
擁有營業秘密的台灣企業,已經愈來愈多
不過,與營業秘密相關的各項風險,也讓企業界備感威脅。在同一...
中國數位藏品新業態興起,應盡早劃定監管紅線
趨利避害。
這已經是中國區塊鏈技術在各領域應用普及時的共識,但依舊難免會被一些不法分子或投機炒作個人或單位所濫用。
在這個背景下,加強行業自律既是強化企業或平台主體責任的重要手段,也是釐清正規業態與不當應用的合理分界線。
2022年6月30日,在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牽線下,近30家機構聯合在北京發起《數位藏品行業自律發展倡議》,除反對二次交易和炒作,提高准入行業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共識。據悉,發起方包括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長城學會、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等,以及螞蟻、騰訊、百度、京東等中國互聯網公司,這也是目前該行業覆蓋方最廣的自律公約。
當前,以區塊鏈NFT技術為代表的...
馬來西亞專利法制介紹:權利要件與權利取得程序
馬來西亞的專利法制分為《專利法》(Patents Act 1983,最新法律為2022年修正)與《工業設計法》(Industrial Designs Act 1996,最新法律為2013年修正)。《專利法》規範「專利」與「實用創意」(utility innovation)。「發明」(invention)可授予專利;而「實用創意」又稱為「小發明」(minor invention)。《工業設計法》涉及在物品(article)上施以工業程序或工具所呈現之形狀(shape)、配置(configuration)、花紋(pattern)、或裝飾(ornament)等特徵(features),該特徵為眼睛所...
專利申請案號
專利在送出申請後,智慧財產局會給出一組編號,讓後續雙方在溝通時,有個依據可以知道在討論哪一個申請案,這組編號稱之為「專利申請號」。
專利申請案號編碼方式
「專利申請案號」,係指專利申請案經收文後,給予每件專利申請案的代碼,以作為審查過程中對專利申請案進行管理之依據。目前專利申請案號為阿拉伯數字9碼,前3位數代表專利申請年份;第4 位數代表申請專利之類別,1代表發明專利,2代表新型專利,3代表設計專利;第5到第9位數代表申請的順序流水號,每年從00001開始。例如:102123456,表示為民國102年第23456 件發明申請案。
衍生設計申請案號
衍生設計申請案號編碼方式,...
《一人部門的IP日常手札》讀後感
為促進各界對智權知識與實務應用觀念之瞭解,智慧局 (TIPO) 產業專利知識平台(IPKM)以「中小企業智權管理」為主題,製作了連載漫畫系列《一人部門的IP日常手札》,將職場上的智權實務議題,化為輕鬆的日常職場劇,希望藉由兼具教育性與娛樂性的刊物,讓專業領域的智權內容不會太過生硬,為更多人創造深入認識智權的第一個橋樑。身為一個半調子的IP人和資深的傳媒人,在欣賞完第1話後,想在此分享一下讀後感,也希望這本漫畫可以讓更多人看到。
首先,筆者很欣賞這部漫畫的畫風,線條簡潔清晰,不會拖泥帶水,而且細節部分表達得很好。以女性眼光來看,畫風非常優美,甚至可以媲美一些市面上的日本漫畫。此外,這漫...
專利申請管理的系統性思維
將「專利申請管理」視為一系統時,則可將其展開為次系統,並賦予各次系統一些目的或要求;進而針對各次系統做細部規劃。另由產品的生命週期系統概念,其要求產品的生產階段應和出廠後的使用階段之整合性規劃,此運用在專利申請管理系統的規劃上,即將答辯過程視為專利說明書進入審查機關後的「使用」(審查)階段。本文闡釋「專利申請管理」的六個次系統。
「專利申請管理」的目的在於建構一個專利說明書的品質系統。亦即,如何透過程序的控制與改善,而產出高品質的專利說明書,並使得未來的「專利」在授權或訴訟市場上經得起「消費者」(被授權人或被告)的挑戰及評價。
在Benjamin S. Blanchard及Wo...
新加坡專利申請與紛爭解決制度概觀
雖然新加坡在土地和人口規模上都屬於小國,但經濟實力一直不容小覷,在東協(ASEAN)國家之中,也一直扮演領頭羊的關鍵角色,更不用說現任WIPO總幹事鄧鴻森(Daren Tang)就來自新加坡。本期《東協智財系列》即將介紹新加坡專利制度的幾項特色,以及近年來的重要發展。
在前期文章(我國政府可以從《新加坡智財戰略 2030》學到什麼?),本刊曾經詳細介紹過新加坡在2021年所公布的《新加坡智慧財產權戰略2030》。這份發展藍圖很清楚地把新加坡定位成全球無形資產和智慧財產權的「樞紐(Hub)」;換句話說,新加坡要做的不是一味衝刺新加坡本地企業的專利申請量,而是讓各國企業來新加坡進行智財權...
台積電及應材2022年上半年分居本國及外國發明專利申請人之首,半導體先進製程已成兵家必爭之地
TIPO智慧局於2022年7月公佈了台灣今年上半年的智慧財產權趨勢,焦點放在專利及商標申請趨勢。2022年上半年,台灣受理3種專利申請合計34,753件,較2021年同期略減1%;商標申請46,578件,略增0.4%。發明專利方面,台灣大型企業及大專校院申請件數各增加3%,另外國人申請件數成長6%;申請人中,台灣半導體領導大廠台積電共申請1,163件,連續6年高居本國人之首,外國人以應用材料438件最多。商標申請以「農業食材」產業為最大宗,本國人及外國人分別在「農業食材」(13,240件)及「技術研究」(3,964件)產業之申請件數最多,且在近2年均維持正成長;至於商標申請人方面,台灣本土以統...
2022年WIPO全球大獎,鼓勵中小企業投入IP
從2022年開始,世界智財權組織(WIPO)設置了特別獎項,用來鼓勵全球中小企業將智慧財產權投入實際產業應用。從剛出爐的入圍、得獎名單來看,這些位於世界各國的隱形冠軍們,確實也展現出不遜於大型企業的技術研發實力。
過去兩年由於疫情的影響,WIPO的年度會員大會只能以線上方式進行,終於在今年疫情稍緩,得以在7月下旬舉辦實體會議──這也是現任WIPO總幹事Daren Tang(鄧鴻森)在2020年上任後,首次主辦的會員大會。
然而,這次大會的另一個意義,就是頒發首次的WIPO全球大獎(WIPO Global Award)。在開幕致詞中,Daren Tang就曾經指出,IP在今天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