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各大城市科技創新排名,北京穩居科創發展榜首

0
中國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課題組近日發佈了《中國城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5)》,針對中國288個地級及以上城的科技創新水準進行全面評估,剖析中國城科技創新的現狀與趨勢。北京、深圳、上海在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中名列前茅,其中北京已連續多年穩居榜首。2024年度中國城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前10位的城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廣州、成都、合肥、天津。   中國城科技創新發展指數 《中國城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5)》顯示,排名前20位的城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廣州、成都、合肥、天津、武漢、珠海、無錫、寧波、青島、長沙、廈門、西安、常州、重...

【川普新政】川普新政再掀稅制變化,2025年七大稅務熱門議題一次看

0
邁入2025年,全球稅制與政策領域將迎來許多重大變革,包括川普再任美國總統的新政2.0與新稅制變化、國際反避稅浪潮、職場性平工作法、產創條例修正草案、健勞保雙漲與企業減稅優惠,以及越南稅務最新變動,都將影響企業經營模式。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安永圓方國際法律事務所列出七大稅務及性平熱門議題,包括最低稅負、全球供應鏈重塑、移轉訂價、性平工作法、產創條例修法、企業減稅、越南稅法兩大更新等,都是今年企業必須注意的熱門議題。 最低稅負與川普新政 企業如何因應? 為了降低在BEPS 2.0支柱二下,本國課稅權被外國「共享」的潛在可能,2025年多國紛紛都陸續實施或調整其本國最低稅負稅率到...

【川普新政】川普2.0時代來臨,建議中國大陸台商重新布局供應鏈

0
2018年川普揭開中美貿易戰序幕,導致中國大陸部分供應鏈開始向東南亞及印度與墨西哥遷移;拜登時代則沒有取消對中國大陸產品加徵關稅,改以聯合盟國斷絕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與晶片來源,以及強調友岸外包等方式,試圖削弱中國大陸經濟影響力,台商則紛紛啟動調整至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生產,以因應地緣政治遷徙。 隨著「川普2.0」時代到來,世界恐再次動盪,越南及墨西哥均被川普點名可能提高關稅,台商近年建立的新供應體系將面臨新一波挑戰。鑒此,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日前舉辦「川普2.0時代來臨,中國大陸台商的機遇與因應」研討會,深入探討中國大陸總體經濟展望以及供應鏈調整影響、川普關稅計畫帶來的潛在衝擊與影響、台商企...

2025 CES四大趨勢一次看 

0
匯集全球頂先品牌和新創企業參與的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已於1/10順利落幕,CES 2025聚焦終端消費性產品擴大AI的投入與深化,今年亮點除了人形機器人互動性繼續提升,AI代理(AI Agent)更是全面進入工作與生活領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整體而言,CES 2024聚焦AI從雲端落地終端,CES 2025則聚焦終端消費性產品擴大AI的投入與深化。歸納四大觀展重點:一、人形機器人互動性提升,開發平台推出將驅動互動升級;二、AI PC劃分高階與主流市場差異,高階效能更接近工作站等級;三、AI Agent全面進入工作與生活領域,軟硬整合Edge AI A...

川普重返白宮:2025年美國的預期施政和對國際影響

0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Trump)與其團隊將於2025年1月20號重返白宮、再度執政。此次的第二任期又稱作川普2.0,其歸屬美國共和黨,同時掌握參議院和眾議院。對於Trump團隊來說,將會有充分的時間改變Biden政府執政時期的許多政策。本文係整理美國新任總統Trump於上任前的施政觀點,並延伸介紹其未來對美國的施政走向及可能對國際間帶來的影響。 政治導向的轉變 美國未來四年的政治導向,很可能會由左派逐漸轉化為右派,行政、司法、立法三權分立的美國政府是一部很大的國家公務機器,Trump只是掌握行政權。共和黨掌握參、眾兩議院的初期,Trump與其團隊未必能完全駕馭此一龐大的國家機器,其中的...

2050全球氫能市場達1.2兆美元 亞太地區占一半 技術領先歐美

0
亞太地區正處於潔淨氫能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作為實現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工具,氫能在減少碳排放、推動能源轉型和經濟增長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鋼鐵製造、化工、航空、航運等高排放產業的逐漸轉型,亞太地區對氫能的需求正在急速增長。根據預測,亞太地區的氫能需求將從2030年的6700萬噸增加至2050年的2.35億噸,成為全球最大的氫能需求市場。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24年12月下旬舉辦了《氫供給『政』加速實現減碳未來》研討會,聚焦探討氫能政策與基礎建設之重要趨勢,希望能共同加速擴大氫能供給;並同步發布勤業眾信《亞太地區的潔淨氫能:啟發思維的燃料》報告 (下稱《報告》),...

《2024氣候科技現狀報告》:AI應用為氣候投資亮點、能源新創獲得更多資金青睞

0
PwC近期發布《2024氣候科技現狀報告》(State of Climate Tech 2024),在歷經三年投資高峰後,全球對氣候科技新創企業的投資交易放緩,但人工智慧(AI)應用、氣候變遷調適及前瞻性能源解決方案的新創企業,仍然受到資金青睞。 在氣候科技投資達到高峰三年後,2024年開始出現反轉。氣候科技融資金額從2022年第四季到2023年第三季的790億美元,下降到2023年至2024年同期的560億美元。從事AI相關技術的新創公司2024年前三季籌集60億美元,占氣候科技總投資的14.6%,主要投資領域包括自駕車以及農業、智慧家庭和智慧能源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氣...

2024《中國企業專利創新百強榜》發布,華為專利申請量第一、廣東百強企業數量首次領先!

0
廣東中策知識產權研究院日前發佈《2024中策-中國企業專利創新百強榜》,華為、中國國家電網和騰訊位列榜單前三名,而OPPO、京東方、百度、格力、重心,中國石油分列第4~10名。另外,今年廣東首度領先北京,成為專利創新百強入榜最多的區域。 《中策-中國企業專利創新百強榜》是中策研究院每年推出的公益性研究專案成果,以中國企業為研究物件,設定數量規模、品質水準、結構佈局和轉化效益等四大評價指標,使榜單各面向的分析結果更加貼合中國企業專利發展的實際狀況。 從中國企業專利創新百強榜「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TOP 10觀察,國家電網、華為、騰訊、OPPO和京東方分列前五名。此外,「海外佈局專...

《台灣永續風險大調查報告》8成企業憂永續風險傷競爭力,企業如何因應永續風險?

0
KPMG安侯建業日前發表第二屆《台灣永續風險大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企業表示永續風險將衝擊其核心競爭力,永續風險不僅是刻不容緩的挑戰,還攸關企業未來的生存與獲利,如何培養迎戰這些風險的「社會應對力」,將是企業ESG績效展現的分水嶺。 永續風險如何衝擊企業營運? 根據KPMG調查發現,企業投ESG的預算趨向兩極化,近五成大型企業願投入新台幣千萬元、而七成中小企業願意投入的資金則未達百萬元。企業普遍因為內部對於永續缺乏共識,且難以具體衡量ESG行動的成果,導致尋求跨部門合作、預算投入的時候往往會卡關,受訪企業表示,缺乏認知、溝通與影響力成果,加上難以凝聚內部眾人之力投入ESG,是目前...

《台灣永續風險大調查報告》地緣政治惡化排第一、社會與經濟風險關注度急遽攀升

0
KPMG安侯建業發佈2024年《台灣永續風險大調查》報告,今年地緣政治風險躍升永續風險榜首,其中社會與經濟面向的永續風險關注度急遽攀升,九大永續風險將於5年內影響超過50%台灣人口,但超過七成企業尚未開始或做好準備,台灣整體社會對於永續風險的投入不足,將成未來重要警訊。 今年最受關注的十大永續風險中,有五項是社會風險,除了前次2022年調查中上榜的「少子化」、「超高齡化」、「經濟不平等及貧富差距大」分別為第二、三、五名,本次更有「社會對立」、「心理健康惡化」躍升進前十名,成為受訪者最關注的社會風險。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指出,除了「極端氣候災害頻傳」、「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