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即將來臨的專利商標審議新制,智慧局準備好了沒?

0
在北美智權報324期《林宗宏:導入對審制能讓有切身利益的當事人充分主張,專利師公會樂觀其成 》一文中,簡介了法律界專業人士對專利商標審議新制的看法及期許。不可否認的是,不管是產業界還是法律界人士,對即將來臨的審議新制都相當期待,但面臨「翻天覆地」的改革,主要的主管單位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智慧局,TIPO)究竟準備好了沒有?本刊期便由智慧局法務室主任何燦成及商標權組商標高級審查官兼商標品質推進小組召集人王德博細說分明。 雖然照目前修法進度來研判,應該最快也要2025才有可能正式生效;然而,由於此次變革幅度很大,除了智慧局和相關代理人外,廠商、企業等專利/商標權人也應提早做好準備,以面對即將...

想要進軍海外市場?先降低兩大專利權潛在風險!

0
台灣產業向來以外銷導向為主,自然必須具備因應各種商業風險的能力。其中,又以智財權的潛在風險最為致命,像是產品被控有侵權疑慮,遲遲無法進入當地市場銷售;在買家雲集的展覽會場,突然被要求撤除展示攤位,形象大受影響。縱使後續平息了這些爭議,但商機可能也已經消逝,廠商的損失更無法估計。 就算度過了侵權危機,也不代表從此一帆風順。產品若想在當地市場站穩腳跟,免不了跟通路、經銷商打交道,在進行業務合作的談判時,如果產品沒有完整的智財權保護,恐怕一上市就被競爭者抄襲仿冒,連帶影響當地合作廠商的利益,業務合作也難以開展。簡單來說,台灣企業征戰全球市場時,必須將「被控侵權」以及「保護不足」兩大風險都超...

吸引國際企業進行智財布局,日本特許廳有哪些秘訣?

0
台灣與日本的經貿關係向來十分密切,例如在經濟部智慧局(TIPO)每年的前十大台灣發明專利申請人名單裡,總是少不了日本企業的影子,而每年超過1萬件的申請量,更使日本成為台灣最大的進口案來源國。 但另一方面,為了吸引外國企業到日本進行研發和智財布局,日本特許廳(JPO)這幾年來不斷地提升審查品質和效率,更推出許多申請人友善的審查途徑。他們的做法與經驗,非常值得各國企業與專利主管機關參考。 JPO總務部國際政策課多國間政策室長田內幸治表示,JPO的強項之一,就是專利申請案的審查速度。根據統計,世界5大專利局(IP 5)在2020年的專利申請首次OA等待期評比中,JPO的10.1個月排...

期待以可靠穩固的智財權強化國力 USPTO 《2022-2026年戰略計劃草案》 徵求公眾意見

0
2023年1月6月,美國專利商標局 (USPTO) 發出公告,表示USPTO正在就《2022-2026年戰略計劃草案》 徵求公眾意見;民眾可以於2023年2月17日之前透過電子郵strategicplan@uspto.gov將意見反饋給USPTO。最終版本的2022-2026戰略計劃將於2023年春季在USPTO官網的戰略規劃網頁 (Strategic Planning webpage) 上發佈。 USPTO的計劃草案提出了5大目標,分別為 (1) 推動具包容性的美國創新力及全球競爭力;(2) 促進可靠的智慧財產權的高效傳遞 (IP);(3) 促進保護智慧財產權免受新的和持續的威脅;(4...

中國2022年知識產權統計出爐,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21萬件

0
2023年1月16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行知識產權工作新聞發佈會,公布2022年中國授權發明專利79.8萬件、實用新型專利280.4萬件、外觀設計專利72.1萬件;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7.4萬件。中國是世界上首個發明專利有效量超300萬件的國家,發明專利有效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2.4萬件,比2021年成長24.2%。 中國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指出,2022年全年中國授權發明專利共計79.8萬件、實用新型專利280.4萬件、外觀設計專利72.1萬件;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7.4萬件、專利複審結案6.3萬件,無效宣告結案0.79萬件。另外,中國申請人...

全球永續報告趨勢觀察

0
根據KPMG《2022全球企業永續報告大調查》,全球已有近八成的領導企業皆發布永續報告書,全球營收前250大的企業(G250)多數已設定減碳目標,越來越多企業了解必須在實踐氣候目標上發揮關鍵角色,依循「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簡稱TCFD)的企業也有近倍數的成長。然而調查中發現,僅有64%的G250企業認為氣候變遷對其業務構成風險,且只有不到一半的企業將「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喪失納入風險考量,這些都是未來需要加速推展的關鍵領域。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安...

美國眾議院PTAB調查報告:提升運作透明度是當務之急!

0
美國在2011年成立的專利初審與上訴委員會(PTAB)專責審理專利無效性案件,並以其審理效率和人員的專業度備受好評;但在組織上,PTAB仍為USPTO的內部單位,人員升遷、日常事務都受到相關的行政規範限制。根據2022年底的一份美國眾議院調查報告,當行政管理的負擔愈來愈重時,PTAB案件審理的獨立性考驗,也因此愈來愈大。 美國政府問責局(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是美國國會的下屬機構,負責為國會提供聯邦部門的審計、績效評估和調查服務,是美國聯邦政府體系中的最高審計機構,職能上與我國的監察院審計部十分類似。因此,USPTO及其下轄的PT...

歐盟數位經濟雙法終於塵埃落定,2023年啟動監管措施

0
為了打造公平、開放、透明且負責的數位競爭環境,歐盟在2020年提出《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 Act, DSA)與《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 Act, DMA)草案,歷經近兩年協商及立法程序之後,DSA與DMA均已於2022年11月生效。 關於DSA與DMA如何維護安全數位環境以及建立公平數位市場,第276期已介紹若干重點(可參見前文:歐盟邁向數位單一市場的新里程碑:數位服務法(DSA)與數位市場法(DMA))。以下將從使用者/消費者、企業及線上平台三者角度,再次彙整DSA與DMA所制定的新遊戲規則概要。 DSA與DMA如何保護使用者/消費者...

2022年中國AI專利技術趨勢回顧

0
中國工業資訊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日前發佈了《中國人工智慧專利技術分析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截至2022年9月,中國深度學習、智慧語音、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申請相關專利分別為23萬餘件、8萬餘件、18萬餘件、8萬餘件,專利申請呈現穩步成長的態勢,其中又以百度、騰訊、中國國家電網、華為四家網路科技企業在相關AI技術領域表現最為突出。 中國AI基礎技術專利申請趨勢 在眾多基礎技術中,中國的電腦視覺技術起步較早,在人工智慧技術早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2013年以後,伴隨多層神經網路技術的突破,基於反向傳播演算法的深度學習技術大幅進步,在中國技術與政策...

林宗宏:導入對審制能讓有切身利益的當事人充分主張,專利師公會樂觀其成

0
TIPO為推動「專利商標兩造對審及簡併救濟層級」之修法,已於2021年6月預告「專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及「商標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2稿,並於預告期間收集各方意見後,經審慎審酌,部分已採為草案內容,並修正專利法及商標法第3稿草案,於2022年4月19日函報行政院審查(簡稱《報院版》)。唯半年過去,草案仍在行政院待排程審查,希望政院可以加快審查腳步,盡早送立法院進行三讀,加速台灣接軌國際的腳步。 長久以來,我國行政救濟程序冗長、多方均呼籲改革。歷年來全國工業總會、專利師公會,產業界、學者專家多次建言,在參考外國法制修正我國救濟制度後,智慧局提交政院審查之專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報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