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的後疫發展局勢與大廠布局
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簡稱IDC)指出,2020年對AR/VR產業來說是個重大的轉折點,疫情破壞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作,隔離措施導致人力短缺和遠端作業,企業必須採用更多新工具來改善營運效率,AR/VR技術應用正是其中之一。IDC預估全球AR/VR支出,將自2020年的120億美元,成長至2024年的728億美元。隨著企業對於AR/VR需求大幅增加,各大廠在疫情期間更加積極布局相關產業。
2021年將成為VR、AR關鍵成長的一年
根據IDC統計,2020年全球虛擬現實終端出貨量約為 630 萬台,VR、AR終端出貨量佔比分別...
簡介「5G 小型基地台之專利布局分析」報告
為了協助我國企業進行專利布局、有效掌握市場商機,智慧局 (TIPO) 的健全專利檢索運用環境計畫委託了專利檢索中心進行產業專利分析,2020年度年完成了「高階印刷電路板之專利布局分析」及「5G小型基地台之專利布局分析」兩份報告。這兩份報告架構完整資料詳盡,特別是後者,不僅分析了主要大廠針對5G小型基地台之專利布局,也提供了5G標準必要專利的最新專利統計數據及5G小型基地台的市場競爭分析。由於整份報告多達200多頁,故本文只作重點簡介,有興趣詳閱完整報告之讀者可逕向專利檢索中心索取。
5G標準必要專利概況
在廠商投入大量研發資源開發技術之前,除了要考慮技術商品化及市場接受度以外,完整的智...
半導體製造已成顯學,台灣應關注過度投資的後續效應
2021年美、中兩國的經濟戰略思維均發生不小的變化,前者是與盟友加強產業夥伴關係,後者是意圖建立技術自主能力,而半導體業正是兩國都積極扶植的重點產業。這對掌握了全球大多數半導體產能的台灣來說,又會有何影響?
2020年被新冠肺炎疫情摧殘殆盡的全球經濟,可望於2021年出現大反彈。由於2020年低基期的影響,各大研究機構原本就預測今年的經濟成長數字會十分亮眼,再加上許多國家正穩定施打肺炎疫苗,也開始嘗試經濟解封,更加奠定了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因此,根據IHS Markit的預估,2021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可望有5.1%的好表現,其中美國、歐元區在2021年更可能達到5.7%、3.9%的高...
解析台美設計專利較早申請日利益主張中相同設計之審查判斷
綜觀美國設計申請實務,主張較早申請日利益之情事,不只是國際優先權,還有分割案和連續申請案也可主張。通常USPTO的審查人員不會進行「相同設計」的實質審查,若是在設計專利核准之後,由侵權訴訟之利害關係人,第三人或其商業競爭對手提出優質證據,向PTAB主張專利權無效,就會進行「相同設計」的實質審查。本文以台灣及美國相關案例說明主張優先權或較早申請日利益中相同設計的判斷實務,也說明台美設計專利的相同設計判斷標準的差異。
※本文摘錄自
巴黎公約第4條A項(1)款確立了國際優先權原則,對於同樣內容的申請只對最先提出申請之人授與專利權。優先權主張可將「先申請原則」及專利要件之審查判斷基準日...
化合物的顯而易見性系列 — 6:Daiichi Sankyo Co. v. Matrix Labs., Ltd. (Fed. Cir. 2010) 案
系爭專利
本案 (Daiichi Sankyo Co. v. Matrix Labs., Ltd. (Fed. Cir. 2010) 系爭專利是美國專利第5,616,599號 ('599專利),Daiichi Sankyo Company, Ltd.和Daiichi Sankyo, Inc. (統稱「第一公司」) 擁有'599專利,專利範圍涵蓋1-biphenylmethylimidazole化合物及其作為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 (ARB) 的治療高血壓的用途。'599專利的請求項13涵蓋了化學化合物olmesartan medoxomil,食品藥物管理局許可的ARB,第一公司以其作為商業...
CAR-T免疫療法的演變、核准與專利戰
癌症屬於一種非傳染性疾病,因此無法藉由人體免疫系統根除。雖然,外科手術,放射線和化學療法等標準療法持續進步,但癌症患者的總體生存率並沒有明顯提高。20世紀,癌症已經是人類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每年剝奪許多生命,因此,各國生物科技政策與醫藥科技公司,莫不以癌症預防、檢測與治療作為首要發展。其中,CAR-T細胞治療的發展特別受到關注,引發了許多大藥廠間的商業併購與專利戰爭。
以人類免疫系統預防疾病,特別針對應用於感染性疾病之預防,是一門被高度關注之研究領域。治療性免疫系統的發展,可追溯至1798年,當時Edward Jenner申請「基本疫苗接種技術」以治療天花(smallpox)。而到了1...
疫情加速全球機器人市場成長,三大應用領域揭曉
根據新創募資平台Crunchbase統計,疫情促使創投提高對於機器人領域的投資,2020年機器人領域募資金額為55.6億美元,光是健康醫療、物流運輸、生產製造等三項應用,即佔所有投資總額的八成(79%),成為機器人研發的優先領域。
2020年機器人新創平均募資金額突破1,300萬美元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分析師盧冠芸指出,根據新創募資平台Crunchbase統計機器人領域的募資數據,疫情促使創投提高對於機器人技術新創的平均投資金額,期望機器人新創加速技術突破以應對疫情。整體而言,2020年募資總金額與投資總數雖有下滑,然而單一新創平均募資金額突破1,300萬美元,較前一年...
打造台灣兆元生醫產業,生醫商品化中心擔任學研醫交流平台
由於藥物研發時間長、投資大、風險高,一顆新藥平均需耗費10年以上時間,花費約達26億美元,就台灣目前藥物研發環境而言,無論是藥物探索、藥物驗證及最佳化、臨床前試驗等環節,仍以學研界為主,而後期承接者多為資本額不大的中小企業,專業人力也有所不足,難以獨力承擔每個環節的風險直到藥物成功上市販售。
正因為生醫發展的特殊性質,因此需要生醫商品化中心在其中擔任整合角色,串接學研界研究及產業界發展能量,才能協助新藥廠商成功跨越藥品發展的各個關卡,並適時提供所需資源。
蔡英文政府上台致力推行《五+二產業創新計畫》,開始整合過去10幾年來台灣累積的生技產業資源,生醫商品化中心的任務是集結經濟部...
近期學名藥廠值得關注的ANDA專利判決
美國簡易新藥申請程序(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ANDA)所引發的專利訴訟,其常影響相關學名藥市場的競爭變化,而值得藥廠或藥事主管的關注。本文意在介紹近期的相關判決,並討論其對藥物研發的專利保護或學名藥品市場之意涵。
請求項解釋:Allergan Sales, LLC v. Sandoz, Inc.案
Allergan Sales, LLC v. Sandoz, Inc.案判決涉及「請求項解釋」的問題。「請求項解釋」指解釋請求項文字的意涵,除了用於專利有效性判斷之基礎,亦為侵權分析時比對請求項與侵權物間各對應元件之基礎。事實上,關於「侵權分析」爭...
AI醫藥市場大幅成長,北美地區佔據全球最大市場份額
根據Mordor Intelligence統計,2020年醫藥市場中的人工智慧(AI)價值44.9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348.8億美元,2021~2026年的複合年成長率高達將39.8%。雲計算技術的迅速成長推動各產業採用AI解決方案來挖掘大量數據,醫療業開始鼓勵使用AI技術進行醫藥研發,透過數據蒐集與患者有關的症狀,並在機器學習的支援下,利用AI系統處理現代臨床照護所產生的複雜資料。
何謂醫藥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AI)是一種模仿大腦神經網路並使用多層資訊(包括演算法、模式比對、規則、深度學習和認知運算)來學習如何理解資料的技術。啟用AI 的工具可以識別原始資料當中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