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與碧桂園帶來的啟示:人民幣即將出現波段式大貶?

0
中國地產巨頭恆大地產自從出現票款不能如期對兌以來,拖了2年,恆大地產都未向中國政府申請破產保護,卻在近期於美國紐約申請破產保護;若再搭配中國地產龍頭碧桂園也在近期停止支付外債利息,不免讓人覺得太巧合。中國兩大地產巨頭幾乎在同一時間不願再償還外債,這種看似巧合的情況,讓人無法不懷疑背後隱情,顯示這很可能只是中國債務危機的冰山一角。 針對恆大與碧桂園事件,金管會表示台灣金融業對整體中國房地產曝險占比不高。然而,這樣的說詞並未能消除人們的疑慮,因為中國一直都不奉行市場經濟,不能用市場經濟去解讀其風險。如果再把更多相關事情一併考量,我們應該更關注的是,這是否暗示了一個更大的風險:人民幣將面臨...

馬來西亞新創生態系崛起,台灣合作機會在那裡?

0
展望2023年,MYStartup 將持續投入馬來西亞的創業社區的建立,並透過新規劃的項目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科技生態系統,此外,該機構也正在強化與本地和外國合作夥伴的合作關係。其目標只有一個:截至2030 年讓該國孵育 5,000 家新創業者,並推動馬來西亞躋身全球創業生態系統 20 強之列,在新創生態系成熟之前,預計將由政府端主導馬國新創發展。 協助馬國新創生態成長的《2021-2030馬來西亞生態發展藍圖》 2021年疫情爆發後,由於遠端工作與軟體驅動的需求促進以新創為首的數位經濟更快速成長,因此建立完整的新創發展環境更成為各國刻不容緩的需求。 由於鄰國新加坡的新創體系完整,馬...

從無人機物流專利窺探無人機潛在未來商機

0
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簡稱UAV)的應用越來越多元,在世界各地的空域中變得越來越普遍,物流運輸便是一例。無人機可用於從物流中心運送貨物至目的地,然後可返回物流中心以取回其他貨物以用於另一次運輸至另外的目的地。 2013年,亞馬遜(Amazon) 創辦人Jeff Bezos在接受採訪時,首次公開「利用無人機送貨給客戶」的新型物流概念, Bezos播放了一段 Prime Air 演示視頻,展示了他的八旋翼無人機可在30分鐘內將包裹直接送到你家門口的提議,當時很多人提問這樣一個大膽的想法如何真正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如今,透過5G聯網及人工智慧技術,無人機將商品直...

麥肯錫公布的2023新興科技有哪些?

0
根據麥肯錫最新發布的報告《2023年科技趨勢觀察》(Technology Trends Outlook 2023)指出,今年最大亮點是生成式人工智慧,該技術能夠透過特定情境和更廣泛的潛在應用(例如協助撰寫電子郵件草稿)產生高達 4.4 兆美元的經濟價值,進一步提升社會的整體生產力。不過,即便該技術可以釋放巨大的價值,但企業也不應忽視基礎人工智慧技術與機器學習的自動化為各產業帶來成長潛力,而除了人工智慧外,量子科技與未來交通也是這次麥肯錫指出的重點技術。 企業在各種新興技術投資依舊層出不窮 隨著安全、隱私與數位韌性在各產業中變得更加重要,可信任的架構和數位身份在去年的盤點的 14 個趨勢...

東南亞企業創投發展概況

0
過去數十年來,企業創新的發展運用大量不同的方法和框架,這些框架隨著時間的更迭反覆出現或消失,傳統上而言,大規模的創新多半由大企業的研發 (R&D) 部門推動,這些部門在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確保企業在技術前沿與市場掌握的學習曲線呈現平緩,並能透過規模化強化市佔率,大型企業在全球分工與技術發展單一的時代具備這種競爭優勢。 「投創」成為企業新型創新模式 不過,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消費者偏好變化快速、多種數位技術同時出現,加上風險投資的崛起改變企業的創新方式:由於許多數位技術與人才的出現來自公司外部,企業開始建立創新生態系,並從「內部創新」轉成「開放式創新」模式,像是從...

中國網約車聚合平台監管新規:資質核驗是底線,非法營運要打擊

0
「結合各地實際,探索規範措施。」 2023年4月26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等五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切實做好網約車聚合平台規範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稱《通知》)。 該《通知》首度對包括高德打車、花小豬、百度地圖、美團打車、騰訊出行、華為Petal出行等在內的俗稱「網約車聚合平台」的規範管理提出明確要求。 作為連接供需兩端的平台型經濟體,網約車聚合平台與網約車平台存在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是直接面向當地市民或乘客提供出行叫車服務,並直接接受地方管理部門的監管。 因此,在監管體系設計上,《通知》對網約車聚合平台也延用了網約車「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管理理念。 一方面,《通...

擬制喪失新穎性的直接置換

0
說到擬制喪失新穎性,大部分人都把重點放在「先前技術」的適格性。但是,在實際運用擬制喪失新穎性相關規定的時候,先前技術的適格性可以說僅僅是門檻,真正的重點在於要如何判斷所謂的「內容相同」。 然而在審查階段之實務上,很少有案例可參酌,造成實務工作者在遭遇該事項之問題時難以掌握應對要點,因此,筆者在本文中以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的110年度民專訴字第32號判決為例,試著討論關於擬制喪失新穎性直接置換的判斷要點,希望能作為讀者之參考。 本期我們來談談擬制喪失新穎性判斷時的直接置換。 擬制喪失新穎性規定之概要 說到擬制喪失新穎性,大部分人都把重點放在「先前技術」的適格性。但是,在實際運用...

區域製造下機械產業在東南亞的機會

0
機械設備產業在區域製造,甚至友岸製造的發酵下地位逐漸提升,以工具機為例,雖然當前業者受到經濟下行與國際關係挑戰,但在各國積極拉攏製造業回國的情況下,東南亞也開始成為國際工具機業者的佈局重心。 國際工具機業者在東南亞的佈局策略 TRUMPF 德國工具機大廠TRUMPF,目前生產佈局集中在歐美與中國,東南亞的據點 以提供銷售展示目的為主,於泰國曼谷、越南河內、菲律賓太古、印尼雅加達、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加坡等地區佈局,TRUMPF 於2018年起決定提升東南亞的營收,聚焦於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越南五國,加強市佔率。雖然以銷售為主,但迎接區域製造的趨勢,公司開始於東南亞設立技...

G20後中歐投資協定是否有機會死灰復燃?

0
從剛結束的G20會議可以觀察到中國大陸正積極與他國互動,特別是歐洲各國,以突破來自美國的科技封鎖。事實上,過去中歐即規劃《中歐全面投資協定」(The 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CAI,下稱中歐投資協定》來協助雙邊經貿發展,但在國際局勢下該協定被擱置,透過這次的破冰,《中歐投資協定》或有機會再起爐灶。 中美兩國各方面走向分歧,可關注中歐投資協定是否復甦 在美國祭出各種保護手段下,不久前被封殺的《中歐投資協定》在中國於G20會議後積極與歐洲各國互動後,或許可以關注該協議是否能重生的商機。當然,當前俄烏戰爭情勢讓中國與西方...

中國工業物聯網2023年發展趨勢與市場商機

0
面臨美國強力科技封鎖,中國極力建立自身製造體系,二十大後發展成為製造強國立場不變,其中,工業物聯網的重要性逐漸提高,中國製造業已開始從量變轉向質變。 二十大後的中國產業發展方向 甫才結束不久的中國二十大會議揭露未來中國十年的發展戰略,包含「科技自立自強」、「提升供應鏈可靠韌性和安全」、「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創」,這是之前十九大並未出現的,而也代表著中國正加速與美國脫鉤,走向「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其中,製造業是重中之重。 自從該國政府打壓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企業,並限制教育科技,在十三五與十四五規劃中強調實體經濟的重要性後,可推斷未來中國要強化的是先進製造業,以先進製造、而非由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