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工作室模式能否協助我國企業再次成長?

0
風險工作室(Venture Studio,或稱為Startup Studio)在美、歐地區行之有年,強調創投在協助新創時不應單純僅以資金挹注為主。由於當前新創在數量、技術、人才、商業模式等多樣性逐漸提高,試想,如果有個地方能讓新創點子成真並商業化,且能源源不絕孵化出新的新創(而非提供場域讓新創進駐與業師資源,這與加速器/孵化器的模式相當不同),形成一種製造新創的新創工廠,那會是什麼情景? 一種盛行於歐美,但在台灣剛起步的風險工作室 這正是風險工作室的主要任務:透過特定執行流程與速度來產生大量新創,這種較新的觀念或許在台灣還不盛行,但在企業與政府急於創新的情況下,傳統加速器被動的等待新創...

2021風險投資趨勢:美國以金額取勝、亞洲數量第一、金融科技最熱門

0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創新創業投資的熱潮越燒越旺,銳不可擋。在2021年,全球獨角獸(unicorn)的數量達到959家,與2020年的517家相比,激增69%;截至2021年底,有44家新創獨角獸的估值超過100億美元,亦即所謂的十角獸 (decacorn)。在整體風險投資金額的部分,2021年創6,210億美元新高,與2020年的2,940億美元相比,成長翻倍 (111%);其中美國以3,110億美元占全球過半比例。然而,如果以融資案數來看,則是亞洲地區以12,485件融資案奪冠,占全球36%,7年來首次超越美國;而亞洲地區風險投資之成長主要來自中國創投公司之快速成長。 CB ...

那些校園創投在意的事

0
前期文章《弭平大學中的學術研究與創新創業間的內部矛盾 》提到「筆者從投資者處聽到有關大學技術的最大抱怨之一是:通常比其他初創公司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進入市場,因此投資風險比較大,吸引力比較小。」究竟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創投公司究竟想要的是什麼?身為校園創業家要如何抓住投資人的心?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些議題。 校院新創與一般新創本質上相同,但細節上卻有許多差異的地方。最大的不同當然是主角,校院新創的主角不是學生就是學校老師(通常以大專院校為主),而一般新創則是學生老師以外的創業家所創立的公司。此外,一般新創從技術推廣到尋求資金,大多一手包辦;反觀校園新創在這方面都會有學校單位協助,由於各大專...

看以色列如何培育新創企業

0
位於中東地區的以色列,人口不過900多萬,卻能以蓬勃的新創發展聞名國際,吸引超過500家跨國企業進駐研發,不但人均專利數位居世界第五,同時在科技產業保持領先地位。新創企業在以色列能有無後顧之憂的創業環境,主導科技產業政策的以色列創新局(Israel Innovation Authority)功不可沒! 以色列新創成功要素 以色列的新創之所以有名,除了早期吸收來自蘇聯的猶太裔科學家及工程師移民,並與猶太裔美國人維繫緊密的人脈網絡,以色列國防軍(IDF)、國營事業也培育了優質的科技人才,再加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育成中心及投資人,都前往以色列設立據點。此外,大量跨國企業也在以色列扮演重要角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