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pnews.members
簡介AI聊天機器人專利分析報告:美中在伯仲之間
自2022年底美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OpenAI推出生成式聊天機器人ChatGPT後,即成為不同領域的業界追捧對象,好像只要跟ChatGPT沾上邊,便會「錢」途及商機無限。雖然目前全球至少有5個國家禁止使用ChatGPT,及10多個國家及地區打算立法規管,但在龐大的商機驅動下,仍有各國科技巨頭紛紛投入ChatGPT的技術及應用研發。
洞燭機先是攻佔市場的關鍵,而自由運營 (Freedom to Operate,FTO) 則是企業必須的商業安全考量,因此財團法人專利檢索中心 (PSC) 特別製作了《AI聊天機器人專利分析報告》(下稱《報告》),以「生成式聊天機器人」為主題,針對生成式聊天機...
簡介人型機器人專利分析報告:日本布局早,中國近年成長快
中國人民網研究院於11月27日發布了《人形機器人技術專利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報告》由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及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冬明撰寫,提供了相關產業的專利佈局與申請策略供業者、學研機構及政府決策單位參考。《報告》顯示,目前人形機器人專利申請主要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法國及美國;其中中國、日本專利申請人總專利數均超過6000件,而中國已成為人形機器人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和有效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家。
人型機器人技術範疇
依據中國於2020年11月19日頒布的國家標準《機器人分類》(GB/T 39405-2020),機器人可被分為工業機器人及服務型機器人兩大類,而服務型機器...
智慧局公布第3季專利商標申請趨勢 台積電、台新銀行雙雙奪冠
智慧局TIPO於10月30日公布了2023年第3季我國智慧財產權數據。今年第3季智慧局受理3種專利申請合計18,310件,較去年同期略增1%,其中,發明專利12,670件,增加1%;商標申請23,632件,下降7%。發明專利中,我國台積電申請443件,連續8年居本國人之首,外國人以三星電子285件躍居第一;商標部分,本國人以台新銀行264件、外國人以騰訊38件最多。
專利申請
TIPO數據顯示,本國人發明專利與外國人三種專利均為正成長。我國智慧局受理申請之3種專利件數共18,310件,其中,件數最多的發明專利申請12,670件,較上年同期略增1%,另新型(3,782件)及設計(1,85...
WIPO公布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報告:2022年全球專利申請數創歷史新高、近七成來自亞洲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近日公佈《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WIPI)年度報告,在印度和中國創新者的推動下,全球專利活動再次寫下新紀錄!2022年全球創新者共提交了346萬件專利申請,比去年同期成長1.7%,這也是連續第三年實現專利申請成長,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和德國是2022 年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前五大國家。
2020年和2021年COVID-19大流行,加速了工作和生活模式的轉變、刺激新商品和服務進入市場,也讓商標申請類別數量出現了驚人的成長。但在2022年回歸正常後,商標申請下降14.5%,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s)申請活動同樣繼前四年成長後,2022年...
活化專利 帶動經濟:從歐洲到香港 盤點2023年專利盒政策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於10月25日發表《2023年施政報告》,也是其在任內的第二份施政報告。當中針對發展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部分,提出了推行「專利盒」(Patent Box)的稅務優惠議案,預計2024年上半年向香港立法會提交法例修訂建議,對由專利所產生的合資格利潤的稅率,由現時16.5%減至5%,以鼓勵更多創科研發、轉化應用及商品化。目前採行專利盒政策的多為歐洲國家,在亞洲地區並不多,像是中國、日本、韓國等專利大國都沒有採取這項措施。究竟專利盒對於鼓勵研發創新及專利商品化有沒有實際助益?本系列文章分兩期刊出,本刊期將盤點2023年歐洲的專利盒政策,再看看英國的實施成果;接著下一刊期會...
談侵害營業秘密行為之危險性與其論罪
根據營業秘密法第13條之1,侵害營業秘密行為涉及四類犯行:(1)第一類為「以竊取、侵占、詐術、脅迫、擅自重製或其他不正方法而取得營業秘密,或取得後進而使用、洩漏者」;(2)第二類為「知悉或持有營業秘密,未經授權或逾越授權範圍而重製、使用或洩漏該營業秘密者」;(3)第三類為「持有營業秘密,經營業秘密所有人告知應刪除、銷毀後,不為刪除、銷毀或隱匿該營業秘密者」;(4)第四類為「明知他人知悉或持有之營業秘密有前三款所定情形,而取得、使用或洩漏者」。
四類行為的危險性能否足以達到一程度,其使得即使遭侵害的資訊被法院判定不合營業秘密要件,也必須判被告屬未遂行為,而應依第13條之1第2項和第13條之...
學研機構目標就是把研發成果推廣出去 要如何保護營業秘密?
為引導法人研究機構健全營業秘密管理,智慧局於11月8日辦理了「法人研究機構的營業秘密管理趨勢與實務分享」交流會,廣邀各界共襄盛舉,期能引導法人研究機構重視並強化營業秘密管理,循序漸進落實保密機制。基本上研究機構在產出很多研發成果後,是希望廣為推銷出去的;但對企業來講,本身就是希望獨有,因為這是企業的競爭力,當然不希望跟別人分享,兩者幾乎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運作上面會有一些差異。針對法人研究機構如何管理營業秘密的議題,本次交流會邀請到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及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科院),以各自領域的營業秘密管理現況為主軸進行分享,並由資策會科法所創智中心根據國內外推動研究機構營業秘...
因缺乏合理保密措施 超過六成營業秘密案件獲不起訴處分
據法務部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為止,有約六成多到七成的案件結果均是不起訴處分,而不起訴的主因是提告人未採取「合理保密措施」。究竟何為「合理保密措施」?很多時候可能企業認為已經做好做滿,但法院就是認為還不足,因此便存在落差,且以目前情況觀之,落差還蠻大的。然而,經過多年磨合,TIPO智慧局國際及法律事務室主任何燦成表示,目前司法實務已經差不多有穩定的見解,所以不管是企業或是法人機構,都應該設法去要符合其標準。
11月8日於經濟部智慧局主辦、資策會科法所執行之「法人研究機構的營業秘密管理趨勢與實務分享」交流會中,智慧局主任何燦成除了以具體案例來說明營業秘密保護的重要外,也詳細介紹了...
英國與歐洲紛紛提出主要戰略產業政策
在美中進行競爭之際,歐盟與英國則抓緊機會發展綠色科技,以彌補地區經濟成長率不振的狀況,透過大量的政策與補助,歐洲地區正在尋求綠色產業的全球話語權。
英國積極投入汽車與運出產業脫碳戰略
由於交通運輸在英國碳排放中所佔比例最大,因此轉向零排放汽車和貨車將成為英國實現淨零排放之旅中最大的碳減排措施。2023年9月,英國公佈零排放汽車 ( zero emission vehicle ,ZEV )指令意味著該國將擁有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電動車轉型監管框架,該框架要求到2030年,英國銷售的 80%的新車和70%的新貨車實現零排放,到2035年則增加到100%。該指令設定最低年度目標,首先要求202...
合理使用之轉化性解釋(上):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AWF v Goldsmith
利用他人著作並融入新創意,究竟是需要授權之衍生著作,或是屬於合理使用之利用行為?在2023年AWF v. Goldsmith一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就如何解釋「轉化性」形成兩派對立意見。本篇彙整該案判決理由及協同意見書,不同意見書內容則留待後篇介紹。
1981年,攝影師Lynn Goldsmith(即本案被上訴人)受託為流行音樂家Prince Rogers Nelson拍攝人像照,幾年後,《浮華世界》(Vanity Fair)請求Goldsmith「單次」有償授權該次攝影作品,作爲插畫參考。藝術家Andy Warhol受聘製作插畫,衍生創作的紫色絲網肖像畫即刊載於1984年11月號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