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pnews.members
從民法占有制度思考專利侵權行為人有無不當得利
民法第179條規定不當得利之獲利者所應返還之利益乃「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之「利益」。不當得利的返還意在調整利益不當歸屬的問題。如果侵權人對侵權物或侵權方法並無相關專利,則其侵權行為的「不當得利」完全來自於系爭專利的利用。因而,根據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467號民事判決,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可做為專利權人的救濟方式。
不過,若侵權人實施自己的專利發明時,其同時也侵害他人專利,因為單一行為同時存在合法與非法,則該單一行為所產生的「不當得利」與「合法利益」區分不易。因此,該類不當得利是否應酌減,應有討論空間。本文欲從民法「占有」規定來思考該議題。
侵權人的「實施權」
雙方間利益不當...
電腦程式保護的兩難(上):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為Google v Oracle案畫下句點
2021年4月5日,Oracle與Google長達十年且舉世矚目的著作權訴訟終於落幕,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終認定Google為合理使用。但判決有時不代表爭執圓滿解決,而是為後續更多討論拉開序幕,本案也是如此。本篇主要彙整多數法官支持的合理使用分析,後篇則以Thomas法官的不同意見書為主,瞭解最高法院判決後,還遺留下哪些問題。
Oracle與Google在本案爭執的是Java SE應用程式介面(後稱Sun Java API)程式碼,Google從中複製約11,500行宣告程式碼,加上自行編寫的部分後建立Android平台,方便熟悉Java語言的程式設計師進行開發。一開始,Google曾...
科技部TTA新創研發有成,勇奪COMPUTEX d & i awards 11項大獎
邁入第13屆舉辦的「台北國際電腦展創新設計獎」(COMPUTEX d&i awards),已成為全球資通訊指標競賽,不僅展現科技廠商精銳技術與創新實力,更能讓全球業者一窺未來科技的研發趨勢。由科技部領軍的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TA),2021年共有11組參賽團隊獲獎,獲獎率創下歷年新高之外,更一舉奪下金獎及特別獎殊榮。
因應疫情,競賽類別呼應時事脈動與遠距商機
雖然近期疫情嚴峻衝擊全台產業,卻也是新創的發展契機。2021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首次結合實體活動與線上展會的創新模式,舉辦COMPUTEX d&i awards鼓勵創新研發,共吸引來自7個國家、共1...
擴充法院的智慧容量:談法院取得專業知識之多種機制
法院審理案件必須認定事實、適用法律,但人知識有限,世事卻是無窮,審判者不可能知道各行各業乃至各種領域的專業知識。為彌補審判者在專業知識上的不足,法制設計上或司法實務發展出有多種法院取得專業知識機制。從一般最普遍熟悉的鑑定、智慧專業審判所運用的技術審查官,到司法院自行令頒的專家諮詢,乃至司法實務上曾出現的法庭之友意見徵集等等,筆者在過去的審判經驗中都曾經嘗試使用。本文之作,即在於彙整分享這些取得特殊專業知識的過程與心得,並進一步展望即將於今年7月1日起上路施行的另一全新專業知識取得機制 — 專家證人,期待藉此讓審判上專業知識的呈現與取得,能夠獲得各界更多的重視與資源投入,從而直接或間接提升司法裁...
AR/VR的後疫發展局勢與大廠布局
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簡稱IDC)指出,2020年對AR/VR產業來說是個重大的轉折點,疫情破壞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作,隔離措施導致人力短缺和遠端作業,企業必須採用更多新工具來改善營運效率,AR/VR技術應用正是其中之一。IDC預估全球AR/VR支出,將自2020年的120億美元,成長至2024年的728億美元。隨著企業對於AR/VR需求大幅增加,各大廠在疫情期間更加積極布局相關產業。
2021年將成為VR、AR關鍵成長的一年
根據IDC統計,2020年全球虛擬現實終端出貨量約為 630 萬台,VR、AR終端出貨量佔比分別...
AI語音辨識的產業應用
語音辨識在應用的概念上,是訓練一個AI模型去偵測聲音並傳送一個文字訊息或語意理解後轉成語音命令來控制智慧裝置,讓人類生活因智慧科技而更加便利。基於產業對於AI語音辨識之需求,透過語音辨識雲端服務可提供產業進行客製化語音辨識模型,達到智慧控制或操作之模式以協助相關產業進行人機互動的創新應用。如圖1所示,包括智慧居家、語音助理、車聯網、行動載具等皆以雲端服務的形式運作,透過應用程式介面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簡稱API)隨時接受使用者提出的需求。
許多新創IT公司與大企業都看好語音辨識的應用,紛紛投入AI語音辨識領域,並持續提升...
從專利申請看人工智慧AI應用趨勢
毫無疑問的,人工智慧AI是近幾年科技業界的顯學,早期可能只是覺得AI很炫,像是互動式AI機器人或是打敗圍棋世界冠軍的AlphaGo等等,一般人對AI的應用還不太了解。然而,近2年新冠疫情肆虐,AI技術只是小試牛刀,已經讓人大開眼界;像是智慧測溫、智慧醫療、智慧運輸等等,這些應用都是無接觸式完成的,大大降低了染疫風險。其實,AI的應用又豈止如此,從近年來申請數量不斷攀升的AI專利來看,AI技術的發展仍有一段路要走,也有許多潛在的應用市場待開發。
如果要觀察一項技術在市場的發展,產量、產能、產值…這些都已經是後端的數據了,如果有什麼偏差的地方需要修正,能修正的幅度通常是有限的;如果是面對...
人工智慧AI領域「後起之秀」:百度智財權策略解密
如果從人工智慧AI的技術發展史來看,中國的百度公司可以說是後起之秀;如果從專利申請的角度來看,與IBM、Toshiba、Samsung和Microsoft這些老鳥相比,也可以說是相對的「菜」。然而,百度這個「後起之秀」已成為中國市場人工智慧領域的霸主,據《2020人工智慧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為止,百度於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所申請的AI相關專利達9,364件,專利授權數為2,682件,高據榜首。此外,在2018年3月發表的WIPO Technology Trends 2019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報告中,百度是唯一一家入列前...
簡介「5G 小型基地台之專利布局分析」報告
為了協助我國企業進行專利布局、有效掌握市場商機,智慧局 (TIPO) 的健全專利檢索運用環境計畫委託了專利檢索中心進行產業專利分析,2020年度年完成了「高階印刷電路板之專利布局分析」及「5G小型基地台之專利布局分析」兩份報告。這兩份報告架構完整資料詳盡,特別是後者,不僅分析了主要大廠針對5G小型基地台之專利布局,也提供了5G標準必要專利的最新專利統計數據及5G小型基地台的市場競爭分析。由於整份報告多達200多頁,故本文只作重點簡介,有興趣詳閱完整報告之讀者可逕向專利檢索中心索取。
5G標準必要專利概況
在廠商投入大量研發資源開發技術之前,除了要考慮技術商品化及市場接受度以外,完整的智...
《產學合作專題報導》- 6 科技部:把產學合作和創新創業變成大學DNA!
對於大學來說,教授做研究、寫論文重要,還是投入產學合作重要?科技部政務次長林敏聰指出,教授出去開公司不再是「不務正業」,有好的研究成果才能產學合作甚至成功創業,科技部要改變大學的論文文化和本位主義,藉由籌組區域跨校的科研產業化平台,將產學合作和創新創業變成大學DNA!
科技部政務次長林敏聰指出,學術是學校本身很重要的DNA,在很早期的時候,學校教授出去開公司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這幾年來,產學合作和創新創業變成學校新的DNA,強調這個DNA不代表不能做好研究,因為有好的研究成果才能產學合作和創業,研究能量比較大的學校,通常技轉能量也很夠,科技部鼓勵大學裡研究作很好的老師踏出來做應用,把...